国内首套中小学生原创科幻小说书系来了!福田为科幻文坛输送新生力量
12月13日,仰望星空:科幻文学的无穷可能性——“致青春·中国青少年成长书系”科幻文学卷新书发布会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
“致青春 · 中国青少年成长书系”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知识出版社策划的一套具有独特视角的书系,收入的作品全部为“新人新作”,旨在挖掘和培育文坛新生力量。此次推出的“科幻文学卷”共6册,其中5册为深圳少年创作,分别为长篇小说《果核》《星际流浪客》《回到月球表面》《反S联盟》和短篇小说集《宇宙密码》,该套书系的发布意味着国内首套中小学生原创科幻小说的诞生。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对此书系作出高度评价:“这套书有关于超能力、科学技术、宇宙文明的各种构想,我很难想象这竟然是青少年作者的作品。但事实摆在眼前,作品就在面前。让我们跟着这些少年进入他们描绘的广袤星宇,去做一次探悉未知的神奇游历。”
“这本书的故事其实是我和我朋友对于路边一棵树的思考和延伸,整本书围绕着‘时间紧缺’这个问题展开的,我将‘时间’的概念物质化,表达了我对时间全新的思考,同时,建立富有矛盾性的角色,我认为这样的角色是更加饱满、有魅力的。”
“初中的时候,我就对‘创造一个世界’的想法非常感兴趣。这个世界里,有着许多只有在这个世界才会发生的故事,拥有着这个世界独有的魅力。数学家们用极坐标方程描绘图形的边际,天文学家们用度规张量描绘星系之间的拉扯和嬉戏,弦物理学家们用拓扑描述高维空间的轮廓和形状,而我选择用文字来描述我的宇宙。”
《回到月球表面》的作者李文汉:
“我主要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入笔,尝试用我们这一代人的视角和角度发声,加入了很多我这个年纪的学生常纠结的一些问题以丰富其故事性,通过解析自己并以此塑造小说中的角色。我希望能借此来引起同龄人,甚至不仅仅是同龄人的一些共鸣。”
“反S联盟里的人都来自不同的星球,但是在面临宇宙性灾难时,他们团结地走到了一起,共同克服了困难,这是一种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我们今天也面临着许多全球性问题,比如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等,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的。同时,我也想通过这本书来尝试跨界融合科技的硬实力与传统文化的软实力。让传统文化与日新月异的科技融合在一起,是一个很大胆的想法,但是我希望这种融合能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也能让我们的科技更有文化底蕴。”
短篇小说集 《宇宙密码》作者代表章程:
“科幻小说不只是对未来世界的浪漫想象,也有人类对自身的深刻反省与自我批评,实际上,大多数优秀的科幻小说都以社会现实为背景,利用对未来和过去的想象,探索解决现实矛盾的方法,揭示社会变化和人与人的关系。它不是无条件的乐观主义,但也绝不是消极悲观的,相反,优秀的科幻小说可以提升人类的思考力与促进社会更文明的发展。它不是人类终结的神话,它是超越或改变人类的神话。”
发布会上,张忠亮代表深圳市文联、深圳市作家协会、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对小作家们表示了祝贺。
“今天的发布会是深圳市首次集中的、成规模的第一套科幻文学卷的新书发布会,是深圳校园写作成果的一次重要展示。这得益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知识出版社的鼎立支持,得益于福田区委区政府、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持续发力,还得益于深圳这座城市从事于写作的学校、老师、家长等各个链条多元地对孩子们的写作、综合知识的提升、科学知识的培养给予的大力支持。”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宣传部正联合深圳市文联、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及国内权威文学协会,创设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为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作者搭建支持平台。
“这套书是与福田作为深圳中心城区、作为科技和文化创新城区的气质相一致的,是福田坚持办学有优教的教育精彩演绎,是福田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区、培育城市文明新生力量的重要成果,是深圳青春校园文学的里程碑式作品。”
福田正形成一个让青少年学生内在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张扬、能够发散、能够不断延展的好的环境和氛围。
“该系列科幻作品中,大部分作者都来自福田,这与福田区教育局在学生阅读与写作培养、对青少年学习和创作科幻文学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如果抛开写作来谈阅读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实际上写作是一个在阅读的基础上被阅读的过程,这次让我最高兴的我们的孩子实现了从阅读到写作的跨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包明德认为:
“作品闪烁着少年纯美的光芒和对无垠世界的梦幻,寄寓时空与因果之联想。他们的天宇是浩远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从北京发来贺词:
“这些作者以多元化的风格、开阔的视野、突破年龄来进行关于科幻文学的厚重的写作尝试,孩子们对生态危机、技术滥用、生命伦理的严肃思考让人惊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在发布会上,围绕“致青春·中国青少年成长书系”科幻文学卷的文本价值及其对科幻小说阅读写作的借鉴意义,资深媒体人、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评委姚峥华 ,科幻文学作家刘洋,青年学者、儿童文学作家袁博三人进行了对谈。
“科幻文学现在进入了黄金的创作期,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为它提供了沃土。这套书的创作题材和风格都非常多元,未来世界、人机互换等,涉及面非常广,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单单关心了新技术和科技,还表达了非常浓烈的人文关怀,比如《反S联盟》里面就体现了一种对欲望社会的反思和批判,这个是非常难得的。”
“从这套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出孩子们对前人作品的致敬,更多的是对前沿科学的最新进展的关心。从这套书系我看到了科幻文学的未来,看到了各种无限的可能性。”
“深圳,是中国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致青春中国青少年成长书系·科幻文学卷》的作者为深圳福田区中小学生,并非偶然。创新创造精神的培养,成为深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套由福田少年创作的科幻小说体现出一个以创新创造著称的年轻都市面向未来的思想之光。”
信息来源:晶报(记者:刘红豆)、福田区教育局
❶ 凝共识、聚众智、谋远景,福田召开“十四五”规划发展专场座谈会
❷ 福田交通“百日行动”显成效,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❸ 沙头街道:“零接触”测温箱房引领城中村防疫新“风尚”
❹ 深圳新媒体界重磅评选揭晓!“幸福福田”喜提两奖项
❺ 网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正式揭牌

“科幻小说之父”笔下的少年船长原型是谁?
司徒慧海从图书馆出来,一蹦三跳地喊道:“终于找到了,我胜利啦!”
不久前,司徒惠海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一所知名的航海学校。做一名远洋海员是司徒惠海从小的愿望。
司徒惠海出生在一个海员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吃“海上饭”的“老把式”。家庭的熏陶和耳濡目染,激发了司徒惠海做海员的决心和热情。
为学好基础知识,从小学到中学“连跳”三级。16岁的他以优异成绩高中毕业。
在“谢师”座谈会上,人们扳着手指数:按照海员考试规则,司徒惠海航海学校毕业后,不出意外30岁前可以拿到船长证书。人们称赞地说:“你是最年轻的船长!”
司徒惠海却直摇头,说:“世界上最年轻的船长只有15岁!”
“这是真的?”伙伴们产生了质疑。
司徒惠海从小读了许多著名的航海读物,《麦哲伦航海记》《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海底两万里》《郑和七下西洋》等他都读过。其中,最让司徒惠海着迷的是一本名为《15岁的船长》的书。“桑德才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船长。”司徒惠海坚定地说:“不信,我把书找给你们看。”
《15岁的船长》是世界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
人们对凡尔纳的代表作《神秘岛》《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等并不陌生,可是没听说过凡尔纳笔下著名的小船长——迪克·桑德的故事。
司徒惠海是个不认输的小伙子,他跑遍了城里所有图书馆,终于找到了《15岁的船长》这本书。
《15岁的船长》并非凡尔纳的代表作,但是书中的主人翁迪克·桑德的形象给司徒惠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且,这本书的创作与凡尔纳的儿子米歇尔有着直接关系。米歇尔自幼顽皮好动,冒险精神比凡尔纳有过之而无不及。凡尔纳对此感到十分头疼。在尝试了多种方法后,他最终将米歇尔送上一艘远洋轮船。惊涛骇浪的海上生活,不仅没有使米歇尔屈服,而且使他练就了一身本领,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船长。
米歇尔的出色成就感动了凡尔纳,从而产生了创作《15岁的船长》的灵感。
《15岁的船长》的故事发生在1873年的2月,这是一个“流浪者”号货轮从奥克兰市返回旧金山途中发生的故事。
“流浪者”号是艘大型捕鲸船,船上除船长和五名水手外,还有船主的夫人、儿子、船主夫人的表兄。途中“流浪者”号在太平洋上发现了一艘尚未沉没的轮船,搭救了船上五名黑人和一只叫丁戈的狗。不幸的是,在“流浪者”号航行中,船长阿森和五名水手在捕捉鲸鱼时全部遇难。于是,船长的重担就由实习水手迪克·桑德担当。当时桑德只有15岁。船上厨师内格罗是个贩卖黑奴的坏人,耍尽阴谋诡计企图把船开到非洲,把船上的人当奴隶贩卖。期间,船上发生了许多险象环生、失而复得的事情。但是,小船长桑德没有倒下。在桑德的带领下“流浪者”号平安地返回了旧金山。
《15岁的船长》的故事激励和感动了无数向往海洋的青少年,司徒惠海就是其中一员。
司徒惠海的介绍使同伴们十分感动,对司徒惠海的航海知识赞不绝口,同时也提出了质疑:《15岁的船长》是文学作品,现实生活中有这种事吗?
司徒惠海也不得不点头认同说:“这是文学作品。”
但是,司徒惠海航海学校毕业后,真正踏上海船开始远航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改变了看法:“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知名航海家,都在年纪轻轻的时候走向了大海。”
一年,司徒惠海随船来到西班牙巴里亚多利德市,这里是哥伦布去世的地方,市中心广场有座哥伦布纪念碑。司徒惠海正在纪念碑前留影拍照,忽然来了一群身着海员制服、手里举着哥伦布画像的青少年。据说他们都是哥伦布的崇拜者,这天又正值哥伦布诞辰纪念日。
这群青少年得知司徒惠海是来自中国的海员,热情地与他攀谈起来。
司徒惠海得知这些“哥伦布迷”都想做海员时,惊奇地说了句:“这么年轻就想上船做海员?”
少年朋友的回答使司徒惠海惊叹不已:“哥伦布十岁就上船做了海员。”
远航归来后,司徒惠海找到一本《航海探险》的小册子,里面记载着哥伦布十岁上船做水手的故事。自此,开始搜集了解世界知名航海家最初登轮出海的年龄。
这次寻找,司徒惠海大有收获:世界著名的航海家,几乎都在青少年时期就奔向了大海。
证明“地圆说”的环球航海家麦哲伦出身在葡萄牙一个衰落的贵族家庭,幼年做过王后的侍童。不满16岁,他就成了一名海军士兵。25岁那年,他随船队远征印度,不幸作战负伤成了瘸子,但是仍然没有离开大海。1519年秋天,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大力支持下,率领五艘船只离开塞维利亚港,开始了证明“地圆说”的远航。此时麦哲伦39岁,已有22年远航和做船长的经验,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瘸腿”航海家。
出身于明朝云南一个小城伊斯兰家庭的郑和,在明成祖首次御派出西域时才24岁。后来,他真正率领庞大航队远下西洋时也只有34岁。
司徒惠海没有满足这些资料,逐步将世界上几乎所有著名航海家“查询”了个遍:环绕斯堪的纳维亚航行的“养鹿人”诺曼人奥塔,驾驶帆船绕行地球315天,时年不足30岁,已有多年航海经历。发现“冰岛”的诺曼人纳多德船长当时刚满30岁,已有18年的航海生涯。出身威尼斯贵族的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尼可罗·马克都是世人皆知的大探险家,是真正的探险英雄,他们完成的丰功伟绩都在青壮年时期,马可·波罗登上“威尼斯”号只有17岁,等等。
司徒惠海通过调研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几乎所有有成就的航海家都在青少时期怀着“航海梦”走向了大海,因为青少年最具探险精神和力量!
《15岁的船长》的主人公只不过是这些航海家的典型和缩影。司徒惠海在调研笔记中最后写道:“航海是年轻人的事业,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走向大海!”
张涛,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分会副秘书长、中国远洋海运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知名海员作家、航海高级工程师、“一带一路”研究会特聘研究员。张涛作为远洋船长,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建设》《中国海员》《航海》《海洋大观》《中国海事》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并出版了《我们都是无产者》《小海螺》《船长和黄金》《沧海横流》等多部反映海员生活的小说、戏剧和报告文学。《我们都是无产者》曾被评为国家优秀小说,并选入大学中文系教材。
2007年,出版了国内首部集知识性和文学性为一体的科普读物《路娃航海记》,并获得了中国航海学会的特别贡献奖。2015年后,先后出版了《海上天方夜谭》《纸上风暴》《有故事的魔岛》《冰山里的船长》《大海的见证》《舌尖上的航海》等多部作品。《海上天方夜谭》被推荐为国家优秀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航海爰好者的喜爱和热烈欢迎。
作者目前正在撰写《海上西游记》《魔岛消失前的日子》《海底一千零一夜》海上三部曲。
作者:【英】John Schofield
专家书评│《超时空少年》:一套既有幽默冒险又具文学气质的科幻小说
本篇书评作者为冷林蔚老师。冷林蔚,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十月·少年文学》杂志执行主编,专栏作家,发表各类儿童文学作品、科普作品及文学评论近百篇。主编有《2018中国校园文学精选》等丛书。
科幻冒险小说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儿童小说类型,目前童书市场上有不少此类作品,引进的和原创的都有。但是这类作品通常不太好把握尺度,要么科幻味儿太浓,情节太离奇,不太接地气;要么是传统的爆笑校园故事套一个科幻的外壳,科技含量太低甚至只是一个点缀;更有甚者,惊险刺激太过,坠入危害孩子身心的偏门左道,引发争议!
《超时空少年》这部小说却完全不落俗套 ,将整个系列的几本书都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有点儿陷入小说的世界回不过神儿来了,我甚至感觉自己就身处小说中的斯达克利镇,成为了少年防卫队的一员。总之这是一套既充满冒险,又搞笑,特别能引起身临其境之感的小说,一会儿把你吓得瑟瑟发抖,一会儿又让你笑得停不下来,就算你知道这些故事是作者虚构的,知道那些恐怖的怪兽,那些时间停止和重力消失的状况,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但是作者的笔墨又让你感觉到,这明明就是活生生地发生在你身边,甚至有可能就是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的故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 这套书不仅仅能够赢得孩子的喜爱,同样也能赢得成人读者的注意力,这充分体现了作家非凡的创作功力。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华莱士,他是英国一位非常有名的畅销书作家,而且被誉为是伟大的写作天才,他的自传体小说《好好先生》就曾被改编成电影,家喻户晓,备受赞誉。 《超时空少年》是丹尼•华莱士的儿童文学代表作,曾入围英国孩子超喜欢的新书Top10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荣誉,因为孩子并不会看作家的名气,想真正地获得孩子的喜欢,就必须用作品抓住他们的心。
《超时空少年》作者:丹尼•华莱士
这部小说如此令人着迷,首要一点是因为故事中的科幻设定都是非常新颖,同时又是非常日常化的 ,比如说该系列的《超时空少年1·世界终结者》写的是时间突然停滞了,也就是说在正常的生活当中忽然出现了一个时间的断层,所有的人都像是《睡美人》当中被施了魔法一样,成为了凝固的雕塑。在这种非常奇异的情况下,只有我们的小主人公男孩哈米什能够不受这个时间停滞的影响,这到底是为什么?哈米什是一个爱思考的少年,他在这种古怪离奇的境况下找到了跟自己一样拥有特殊能力的女孩,他们联合其他孩子一起组成了一个少年防卫队,在一个个的故事中解决各种问题和危机,最终成为世界的拯救者。
在该系列小说后面的故事当中,少年们面临的问题越来越棘手,比如在《超时空少年3·食人植物》中则是重力消失了,所有的人随时可能飘到天上……作家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此,他的幻想故事不需要借助各种诡异的道具,或者是来到某个恐怖的异度空间,他只是凭借日常生活的场景就能够非常自然地展开,而且正因为幻想与现实生活场景的无缝对接,让人有一种特别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能够充分引发读者的共鸣!这是这部科幻冒险小说令人着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一部优秀的小说除了要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还必须得有个性鲜明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这部小说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 主人公哈米什是个看上去有点瘦弱,但实际上内心十分强大的男孩,他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责任感,还很有合作精神与凝聚力,他和伙伴爱丽丝组成了完美搭档。爱丽丝是一个超级勇敢、独立能干的女孩,拥有超乎寻常的行动力,她和哈米什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而两个人个性上的冲突又会自然地引发一些笑点。除了两个主人公,故事所发生的那个小镇上的人物群像也都非常吸引人,甚至每本书中的怪兽都令人过目难忘,这也是小说能产生回味空间而不仅仅是快餐阅读的重要原因!
真正的有趣的小说,除了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也离不开完美的细节烘托。 作者是场景和细节描写的好手,他特别擅长用细致入微的描写来展示场景,我们可以随便读一段来感受一下。这一段写的是在深夜,哈米什感觉到有怪物来到了他的窗前——
哈米什能听见那东西在向上爬,它沿着排水管爬上来,指甲勾住了下面的窗框,爬上房子一侧时,发出咕噜、咕噜、咔嚓、咔嚓的声音……
别动,哈米什想,一动也别动,然后——
巨大的身子几乎占据了整个窗框,完全挡住了月光。
他木棍一样的手指在擦窗户,仿佛在找购物窗的窗口。
它的呼吸使玻璃变得雾蒙蒙的,哈米什竭力不让它看出自己也在呼吸……
读了这样的段落,你是不是也和主人公一样进入到了那个场景当中? 我当时读的时候是有点儿被吓到了,忍不住看了看窗外。小说运用了非常富有现代感的排版方式,经常采用文字放大、花体、加底色等手段来烘托场景的紧张气氛,让人在读的时候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不过也完全不用担心会吓到孩子,一点点的紧张刺激是为了激发孩子的责任心与勇气,因为在每个故事的深处,还是寄托了作家对孩子深挚的情感。 作家真正尊重孩子的力量,在世界遇到危机的时候,他选择让一群孩子去发挥自己的勇敢与智慧,去拯救世界。虽然他们有时候也会出现问题,或者力不从心,但好在每次都能如约完成任务,这种对童年力量的充分肯定与许多经典儿童小说一脉相承。作为一名英国作家,小说里的幽默感是一种含蓄的富有内涵的幽默,需要稍微琢磨一下才能够体会得到,这也让作品与那种纯粹搞笑的小说有所区别,更加具有文学的气质。
图:《超时空少年》少年防卫队与食人植物
在当下的儿童阅读中,有时候我们会过于强调类型化童书与文学性童书的区别,实际上两者的界限并没有那么绝对。谁说一部小说不能既包含科幻、冒险、幽默等炫酷的元素,同时又富有美妙的文学性呢?丹尼•华莱士的《超时空少年》就证实了这一点!
“超时空少年”是英国畅销书作家、幽默大师丹尼‧华莱士写给孩子的趣味科幻冒险小说。 故事讲述在超级无聊的小镇上,时间突然暂停,除了几个少年之外,一切全部静止,随后怪兽来袭,陆续掳走大人,少年们联合起来,成立防卫队,打怪兽、战机甲、探索镜像世界、阻止外星生物入侵……
★英国孩子超喜欢的新书TOP 10
★畅销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
丹尼‧华莱士(Danny Wallace)
英国畅销书作家、幽默大师、荣获4项大奖提名的喜剧电影《好好先生》的编剧,他的第一本书Join me!被每日邮报评为:最有趣的故事书。第二本书Yes man,被改编成电影《好好先生》,由金·凯瑞主演,获得巨大成功。他在Shortlist杂志开辟有专栏,拥有100多万的读者粉丝。GQ杂志称他为:英国伟大的写作天才。
相关资讯
少年冒险科幻小说《火星学校喵老师》火星喵与地球孩子的奇妙之旅
竟然和火星喵老师一起救助了(真的是)外星人!本书主编凌晨与作者高高带大家一起走进火星学校,听谷瓦讲他和喵老师的精彩故事。 “火星喵”受到人类的欢迎和喜爱,还被火星学校请去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