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大的货运邮轮是哪一艘
我们都知道海运是最便宜的交通运输方式。生活在海边的人可能对货轮有着独特的情感。那么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货轮是什么吗?现世界上最大的货轮是马可波罗号,前世界记录保持船是艾玛马士基号。
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的马可波罗号是现今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集装箱货轮,设计装载量为16,020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TEU)。比前世界纪录保持船艾玛·马士基号多出了820个。船身长约369.2米,宽约54.2米,吃水深度15.8米,载重187,625吨。5架空客A380头贴屁股排在一起也不及一艘马克波罗号长。至于两者间质量的对比那更是小巫见大巫了。它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豪华邮轮玛丽女王2号和法国的戴高乐号航空母舰都要大。这艘货轮甚至能同时撑下帝国大厦和埃菲尔铁塔。
马可波罗号由韩国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负责建造,法国达飞海运集团进行运营。来往于亚欧航线(FAL1), 上海——汉堡(经地中海)。海运仍是目前国际运输中最高效的方式。
于此同时,马克波罗号也仅仅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货轮,因为丹麦的马士基正在寻求方法重夺世界最大的头衔,意欲在2015年时设计制造出装载量超18000个标准集装箱的新货轮。
2012年12月20日,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货船“马可波罗”号日前满载圣诞礼品驶入英国南安普敦港,完成了它的处女航。
在此次处女航行中,船上装载了由远东运到英国的各种圣诞节礼品,包括电视机、室内装饰品、电动工具,以及服饰等。卸下货物之后,“马可波罗”号将开往德国汉堡。
艾玛·马士基号(Emma Mærsk)是一艘由丹麦海运巨擘快桅集团(A. P. Moller-Maersk Group)所拥有的大型集装箱船,也是一系列共八艘快桅E级集装箱船(Mærsk E-class)中的一号船。
2006年8月12日受洗下水、同年9月8日进行处女航的艾玛·马士基号是以快桅集团前任总裁阿诺·马士基·麦金尼·慕勒(Arnold M?rsk Mc-Kinney M?ller)已过世的妻子为名,自从下水之后就承袭了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之头衔。除此之外,由于世界船舶长度排名第一的超级油轮诺克·耐维斯号(Knock Nevis,船长458米)已于2010年在印度报废拆解,使得397米长的艾玛·马士基号同时也拥有还在航行中最长船只的头衔。
艾玛·马士基号排水量170,974吨,拥有11,000 TEU的载货能力,主要行驶于丹麦奥胡斯(?rhus)与东亚地区间的欧亚航线上,其经常泊靠的海港包括有欧洲的不来梅港(Bremerhaven)、鹿特丹与亚洲的深圳、香港等地,因此也是经常穿越苏伊士运河的常客之一。
一、世界最长的船(3E级集装箱船) 艾玛·马士基号
艾玛·马士基号是一艘由丹麦海运巨擘快桅集团(A. P. Moller-Maersk Group)所拥有的大型集装箱船,也是一系列共八艘快桅E级集装箱船(M?rsk E-class)中的一号船。
艾玛·马士基号排水量170,974吨
拥有15,000TEU的载货能力
由于世界船舶长度排名第一的超级油轮诺克·耐维斯号(Knock Nevis,船长458米)已于2010年在印度报废拆解,使得397米长的艾玛·马士基号在3E级集装箱船下水前同时也拥有航行中最长船只的头衔。
二、全世界最大船 TI级超级油轮
TI级超级油轮是一个由四艘超大型双壳油轮所组成的船级,这四艘分别命名为TI非洲号、TI亚洲号、TI欧洲号与TI大洋洲号的油轮,在前代的船只吨位霸主诺克·耐维斯号于2010年时报废拆除后,就继承了全世界最大船只的头衔。
这四艘油轮也是在原名“海上巨人号”的诺克·耐维斯号完工25年之后,人类首度建造属于极大型原油轮(Ultra Large Crude Carrier, ULCC)等级的船只。
三、世界最老的运作中邮轮 忠仆号
忠仆号是一艘于1914年建造的邮轮,运作时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可为最老的运作中邮轮,曾经被称为“世界最大的海上书坊”。该船已于2010年正式退役,卖给新加坡商人后,易名为“MV Doulos Phos”。2013年9月拖往巴丹岛进行改装,新船东计划在改装后将船置于民丹岛做为渡假旅馆之用。

胡塞的导弹,在解放军护航军舰面前拐了弯,中国货轮顺利通过红海
红海航运危机在最近两天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根据美军中央司令部发布的消息,也门胡塞武装对在红海南部海域航行的船舶进行了长达10小时的打击,从美国海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上起飞的F/A-18E/F战斗机使用空对空导弹,美国海军拉布恩号导弹驱逐舰使用舰对空导弹,一共击落了胡塞武装发射的2架自杀无人和5枚导弹。
尽管如此,仍然有船只被击中。近日晚间,世界最大集装箱货运公司、MSC地中海航运公司旗下的集装箱货轮“MSC United III”号在被胡塞武装警告了三次之后,仍然在没有军舰护航的情况下,试图强行穿越胡塞武装控制的曼德海峡,驶往巴基斯坦,结果被胡塞武装发射的导弹击中,目前没有发现人员伤亡,但船舶损失不明。
(“MSC United III”号集装箱货轮在红海海域被导弹击中)
而根据国际船讯网的最新消息,就在胡塞武装持续对通过红海的、涉及以色列的船只发动袭击的同一时间,解放军护航军舰护送一艘中国集装箱船经过同一海域,胡塞武装的导弹却突然拐了个弯,“恰好”避开不打中方船只。相关中国船只之后在解放军军舰护送下顺利通过曼德海峡离开红海,驶入安全海域。这次安全通行曼德海峡的SFT TURKEY轮,由Safetrans Line运营,船舶技术管理及船舶DOC公司均为中国企业。此外在同一天,还有两艘法国达飞轮船CMA CGM旗下的集装箱货轮,在法国海军军舰的护航下安全通过了曼德海峡。
这些轮船的不同命运表明,没有军舰护航保护的集装箱船强行通过曼德海峡而不受袭击的机率不高。从这些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出,也门胡塞武装是遵守了他们的承诺的。首先他们并不是无差别地攻击所有路过的轮船,而是只攻击前往以色列港口,或者从以色列港口开出的船舶;其次他们并不会永远攻击上述船只,他们给出的时间点是“直到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被运进加沙地带”。这也造成了美军的尴尬,即也门胡塞武装并不是西方媒体描述的那种完全不讲道理的“恐怖组织”。这给美国决定是否攻击胡塞武装又增加了一层困难。
(中国公司运营的SFT TURKEY货轮的航行轨迹)
也正因为如此,世界最大航运公司之一的马士基公司已经决定在未来几周,将安排数十艘集装箱船通过苏伊士运河和红海。当然未来几天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对世界航运业来说是个好消息。此前世界主要航运公司均避免通过红海,让下属船只改走南非好望角。这导致相关航线的航运价格大幅升高。不过尽管如此,世界集装箱航运价格也比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和2021年要低得多。
(上海至鹿特丹的集装箱货运价格近几年的变化,最近因为红海危机的上涨并不大)
美国在胡塞武装刚开始部分封锁红海航线的时候就启动了一个所谓的“繁荣卫士”计划,试图纠集一些国家共同在红海海域进行护航行动。到目前为止名义上加入的国家已经超过了20个,但实际派遣了军舰并听从美军指挥和调度的,则只有英国。其他西方国家,比如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均独自派军舰进行护航,不听美军的指挥。这就又造成了美军的另一个尴尬。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这个护航联盟也有政治联盟的意思,参加的国家无疑是在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以色列的支持。
但是除了少数国家之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支持以色列继续进行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这从联合国大会投票要求停火的情况就能看出来:只有美国和以色列表示反对,其他国家大部赞成,少部分弃权。
(位于中东地区的各国主要军舰部署情况)
由于中国在亚丁湾海域长期派驻有护航舰队,在吉布提还有海外基地,目前第45批次护航舰队正在当地执行任务,因此从一开始就有美国媒体宣称中国也可能加入美国的护航联盟。而美国国务院实际上已经对中国发出了邀请,声称美国“欢迎中国发挥建设性作用”,共同防止胡塞武装的袭击。
但很我们很清楚的是,中国在现阶段根本不可能加入这个联盟。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在巴以冲突中站在和平的一边,并不支持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进攻,这与世界大部分国家,尤其是所谓“全球南方”国家的诉求是一致的。如果加入了美国的护航联盟,中国的立场就完全变了;二是也门胡塞武装目前并未袭击中国船只,中国没有必要加入美国的护航联盟中,我们有能力独自为中国船舶进行护航。尤其是第一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胡塞武装会对中国的船只“避而不打”。
进一步讲,中方在巴以冲突引发的中东危机问题上所持立场,是真正客观公正的立场。更因为中国正在推动伊朗与沙特的历史性和解,同样对也门内战走向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伊朗和沙特实现彻底和解,被归入伊朗阵营的胡塞武装也会迎来真正的和平。
天津的“大四喜”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新活力
最近,中国北方经济重镇天津,在短短两天内接连发生了四件新事——新航线的开通、新产线的建设、新大单的签订、新首飞的完成。
这四件新事分别反映着中国在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工业制造、创新驱动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而综合来看,也正折射出中国经济整体回暖复苏的确定性,展现中国经济新活力。
中欧超大船型集装箱货轮新航线在天津正式开通
4月6日,“现代哥本哈根”轮在天津港码头作业
4月6日早上8时,“现代哥本哈根”轮缓缓靠泊在天津港码头,开始了繁忙作业。这艘载箱量达24000箱以上的超大船型集装箱货轮当日晚上从这里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延伸靠泊至欧洲主要港口。
这意味着,一条连接中国与欧洲的超大船型集装箱货轮新航线正式开通。新航线由12艘超大船型集装箱货轮执运,每周一班,将中国制造的机电设备等商品出口送至欧洲,将欧洲生产的商品运回中国。
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9.89万亿元人民币,累计增速由今年前2个月同比微降0.8%转为同比增长4.8%。这又一次为疲弱的世界经济贸易带来了“中国活力”。
3月底,世界银行发布报告,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上调至5.1%,高于1月份预测的4.3%。世行行长马尔帕斯日前表示,得益于中国经济前景的改善,世行还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2%,高于1月份预测的1.7%。
世贸组织本月初发布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1.7%,高于去年10月预测的1%。世贸组织表示,中国是其上调2023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条新航线由全球排名前十的韩国韩新海运运营。韩新海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柱明表示,选择在天津港开通新航线,不仅因为京津冀地区有成熟的产业和广阔的市场,中国经济复苏助力全球经济回暖也给企业带来了信心。
空中客车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
同时发生在4月6日的经济事件,还有新生产线建设和新出口大单的协议签署。
空中客车当日签署协议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以拓展A320系列飞机的总装能力。
空客天津飞机交付中心总经理施伦普表示,由于中国经济正在强劲复苏,中国民航市场的春天正在来临。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今年2月,国内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分别同比增长36.1%和756%。空客预测,未来20年,中国航空运输量年均增长率将达5.3%,显著高于3.6%的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向好,中国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持续增强。1-2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8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吸收外资在高基数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展现出了强大韧性。
新的出口大订单来自国际海运需求。中国船舶集团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签订协议,建造2型16艘超大型集装箱船,金额达210多亿元人民币。
在这个创下了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金额新纪录的订单中,6艘载箱量达15000箱的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由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建造,占所订船舶数量的近40%。
该型船以绿色甲醇作为主要燃料,可实现全航程净零排放,能满足全球最严格排放要求,显示了中国强大的船舶制造综合能力。这也是天津造船企业首次建造该类型船舶。
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的全部工业门类,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20多种产量居全球第一。
中船天津目前的船舶订单生产计划已排至2026年。企业有关负责人说:“订单将整个产业链企业都带动起来了。”
中航工业“吉祥鸟”在天津成功完成全状态首飞
4月7日,在航空工业天津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吉祥鸟”AC332直升机进行全状态首飞
4月7日,天津滨海新区。中航工业全新研制并在天津生产的四吨级先进双发多用途直升机AC332,成功完成全状态首次飞行这个“新首飞”,并与用户签订了24架采购协议和意向协议。
这款直升机被命名为“吉祥鸟”,意味着“好运”,将满足高原地区的通航运输、搜索救援和医疗救护的迫切需求。
总设计师李生伟表示,AC332在使用性能和成本上与国外同级别先进直升机相当,在海拔4500米、标准大气+25℃的起降条件下,能够实现飞行高度6000米、航程600千米和商载600千克的卓越目标。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2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实现七连增,达3.09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AC332成功完成全状态首飞,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又一个新成果。
相关资讯
突发!宁波舟山港一货轮上集装箱发生爆炸
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从权威部门了解到,今天下午,一艘停靠在浙江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船发生事故,初步判断为船上的集装箱发生爆炸,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2023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