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神、仙、佛、圣、妖、魔、鬼、怪、精、到底有何区别?

更新时间: 2025-09-19 19:50:19

阅读人数: 110

本文主题: 怪??神

这些虽然是我国的传统神话中经常提到的,但现在还能解释清楚的人,好像真的不多。

要弄清楚这个区别,熟悉中国传统的神仙小说那是自然必不可少的了。

我们这里不谈上古大神,只说后世之神。

有些上古时期的诸如女娲、共工、祝融、刑天等为先天自然之神,与后世所谓的神是有严格区别的,一般俗称为大神或称上古大神。

神是人死后受到敕封而到天上或地府做事的人。请注意是死后,言下之意就是,神肯定是由魂魄归天后而成的,没有带走自己阳间的肉身,而且一般在天上工作,诸如《封神榜》最后封的皆为神。

成神的人不需有宗教背景,不需要学习修炼相关宗教经典,更不需要是道士或是和尚,只要你有缘份,或是阳间十分优秀的人,或是受人间百姓尊敬的人,都有可能在死后被天庭封为神,分在天上或地府当官任职。

比如,后世的包拯、文天祥、关羽等人,他们都不信奉道教佛教,更没有进行过修炼,只因阳世影响太大,为人优秀,死后就被天庭吸收为神了。

所以神这个概念并不是单纯道教的概念,这和仙佛是有区别的。

仙追求的是“天道”,是人类或者其他动物通过吸收天地灵气达到人道合一的境界,最终得以长生不死,永久驻世的存在。

从广义上讲,仙有五种: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狭义的仙即指天仙和地仙。

这里只说一下狭义的仙,即与神相区别的仙。

仙这个概念是纯粹的宗教性质的,是道家的专有,无论是不是道士,成仙的人或物总是和道教是息息相关的。

仙是肉身成圣,功德圆满之人,所有的物体皆可成仙。

第一种是被动成仙,无论是人、动物、植物甚至是非生物,都可以被动成仙。

比如受仙人点化,或被仙人仙气感染,或服食道家仙丹灵药,或生长环境吸天地灵气,都可以使物体成仙。

此中例子有很多,相信大家都举的出例子。

所以,只有人和少量动物可以修仙,当他们信奉道教,主动修炼道门正宗法术,多行善事,其中的有缘人就可以修成仙道。

但必需是修炼正宗法术,如果修炼了旁门,即使有成,也成不了仙道,只能是妖魔。

成仙以后,如果没有受到官方承认,只能算是散仙,未入真流,但已得逍遥长生之体。如果受到官方承认,就入真流,成为真仙。

此时,可以选择在天庭为官,也可以不去,毕竟是自己修的仙,不服玉帝管。

当然,也可以找一方仙山名岛,自在逍遥,终日下棋喝酒访友,没事去听听天尊们讲经,不问世事,逍遥自在。

佛追求的是”灭”,是人类通过念佛或者说修禅达到涅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由于脱离了身体的缘故,所以可以达到佛说的无苦的境界,是一种高级状态的灵体。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佛教把一切众生分成十大类,也就是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天界、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前四种是已经解脱了六道轮回,生死苦海的圣人。后六种是还没有解脱生死轮回的六道凡夫。

圣——人破凡境则为圣,弹指可悟乾坤 。(此为洪荒流小说设定,不属于传统体系,可直接略过)

圣人历万劫而不灭、染因果而不沾。与天道同在,与大道同存。

一念可知过去、现在、未来任何人、事、物,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毁灭无数宇宙,可开天辟地、再创洪荒。

谈妖与怪,这个词在西方常称为怪物,一般指容貌恐怖的动物或兽人,而在东方常合称称为妖怪。

妖怪是一个笼统的贬义词,泛指一切有超能力或是法术的非神非仙非人非鬼的由动植物修炼的已经幻化出人形(有的未必幻化成人)的物体。

其中,妖以动物修炼而成的居多,例如蛇妖,免妖;而怪以植物修炼而成的居多,比如树怪。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动植物们在修炼过程中如果一心向善悟道的话,是完全有资格修炼成仙的。

妖与怪是动植物们修炼方向向邪恶这一面发展的不良结果。在修炼过程中(也就是未成妖怪或仙,但已有部分法力之前),这些动植物们常被称为精,比如狐狸精、人参精等,比称妖怪略有善意,但也可一概称为妖怪。

魔从狭义上来说和妖基本相同,但有两个区别。

其一,魔在法力上是远比妖要强大的多的,一般的神仙都不一定是其对手,是资深的妖怪,且带有一点反政府性质。

其二,魔有可能是仙和神误入邪道而堕落成的,妖则是动植物土生土长的。

了,这也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最常熟悉的了。

鬼为至阴之物,一般俗称为魂,言下之意就是阳寿尽了,阳间的躯体没了,只剩下了蒙胧的非实体的单元。

鬼绝大多数由人死后,魂离体而化成,只能在阴间活动,如果回了阳间也只能在夜晚出来。

由于人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变成纯阴之体,自然多了一点超能力,但极其微弱。所以说鬼的力量很弱的,大家可以不用惧怕(但小编的内心还是有点害怕的)。

鬼的出路一般有三:一是投胎转世为人或动植物;二是在地狱里受苦。这两条最为常见。

还有一条是尸解成神,一般来说是人在阳间或多行善事,或修道,或受高人指点,或受敕封,但却没有机缘肉身化仙只能在死后尸解飞升为神的人。

上面谈了这么多,尤其是神与仙,免不了又要陷入神与仙哪个级别高的陈年老调问题上了。

其实,那不过是将级别官职与修行的圆满层次弄混了。

神与仙的级别问题,是其修为的圆满层次不同,修成正果的途径不同,一为肉身成圣,一为死后飞升,仙确实是比神的级别和圆满层次要高。但和所谓的官职是扯不上关系的。

举个例子,《封神榜》中封的中天北极紫微大帝,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之类的神,这都是大帝级的,官阶非常之高,远比一般的仙要高的多。何况,一般的仙还没有公职呢!

神、仙、佛、圣、妖、魔、鬼、怪、精、到底有何区别?

尧为何命羿射杀凿齿、九婴、大风、猰貐、修蛇、封狶六大妖怪?

在上古时代,自然险恶,人类弱小。野兽妖怪众多,妖魔鬼怪不断,人类必须在智者的带领下才能繁衍,时不时会遭到团灭。所以上天就会派天神下凡帮助人类。在尧帝时代,人类虽然得到生息发展,但天上出现了10个太阳,地上是洪水,山中是野兽,还要面对一些强大的妖怪。于是人类神话史上第一个英雄出现了,他就是羿!

羿本天神,受命于帝俊,带着神弓和神箭,去帮助主尧帝征服自然灾害,救助人民于水火。 羿用神弓神箭射落了天上的九个太阳之后,尧帝就要求羿一定要去射杀六个妖怪,它们就是凿齿、九婴、大风、猰貐、修蛇、封狶。

所以后世文献中记载了:“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俢蛇于洞庭,擒封狶于桑林。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淮南子·本经训》)

据《山海经》中记载那个时候妖怪太多,为什么尧帝偏偏要羿去射杀这六个妖怪呢?那就要看看这六个妖怪的来头了。

凿齿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妖怪,世代居住在南部沼泽地带,相貌丑陋,长有象凿子一样的长牙,手中持有盾和矛。并且要命的是它跟食人族一样,以捕食人类为生,经常去围攻人类。所以,尧帝为了保护自己的臣民,第一个要剿灭的当然是凿齿了,于是命令羿去讨伐。《山海经·海外南经》记载:“羿与凿齿 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什么意思呢?就是羿去杀凿齿,凿齿举起自己盾牌,用自己的长牙去和羿战斗,不过结果还是被羿用弓箭射杀了。

九婴乃是上古凶兽,非常不得了。据《淮南子》记载:“九婴,水火之怪,为人害。”简单明了说出为何要射杀九婴的原因。在北狄有一条大河,水深千丈,波浪汹涌,人称凶水。凶水中有一只九头怪物,名叫九婴,既能喷水,又能喷火。十日并出时,凶水也沸腾了,九婴嫌水中太热,就跳上岸来,见人就吃。当时基本没人来挡住它,九婴的外形就是九头蛇!

传说,九婴有九个脑袋,有九条命,所以羿去讨伐它的时候,它毫无畏惧。它九口齐张,喷吐出一道道毒焰、一股股浊流,交织成一张凶险的水火网,企图将羿困住。羿知道它有九条命,射中一个头后,非但不会死,而且会很快痊愈,故再使连环箭法,九支箭几乎同时插到九婴的九个头上,将其诛杀。

十日并出之后,大地之上出现了许多大妖怪,大风便是其中一个。在《山海经》中介绍了这家伙,“状如犬而人面,见人则笑,其行如风。”形状大小跟狗一样,但有人的面孔,看到人就笑,行动如风迅速。是不是太恐怖了!

传说大风和孔雀是亲戚,孔雀非常凶残,大风也不例外,一展双翅能遮住半边天,双翅一肩动就刮起了飓风,大树被连根拔起,房屋成批倒塌,不仅毁坏农田庄稼而且还伤害人。尧帝就要羿去青丘之泽把它给射杀了。杀大风没费多大劲,一箭就搞定了就跟射三足金乌一样。

猰貐虽然我把它排在第四,却是羿射杀的第一个妖怪。其实,猰貐蛮悲催的,本来是个天神,结果被自己的同事在背后给弄死了,活过的时候就变成了吃人的妖怪。

猰貐又称窫窳,在《山海经·海内西经》中记载“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它为什么会变成一个人面、马足、赤身的妖怪呢,故事是这样的:

传说猰貐本是天神,天神贰负,受了手下天神“危”的挑唆,去谋杀了猰貐。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处死了挑拨贰负去杀猰貐的危,重罚了贰负。命手下天神把猰貐抬到昆仑山,让几位巫师用不死药救活了它,谁知猰貐活了之后,竟神智迷乱,掉进了昆仑山下的弱水里,变成了形状像牛,红身,人脸,马足,叫声如同婴儿啼哭的猛兽。在十日并出时跳上岸危害百姓,被后羿的神箭射死。

修蛇,不少人应该是知道的,有个成语叫巴蛇吞象。巴蛇就是修蛇!《山海经》记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修蛇,非常长,胃口也非常大,头是青色,身子是黑色,它不仅吃牲畜还袭击人,修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带,于是尧帝就让羿去射杀它。传说羿首先用箭射中了修蛇,然后一直追赶它到遥远的西方、将其斩为两段。修蛇的尸体变成了一座山丘,现在称为巴陵。

封狶,是古代的一种大野猪,性贪婪,居于水泽之中。封狶,是太阴之物,能够司雨。因为封狶动不动了就引起大暴雨,导致河泽发生洪水导致人们流离失所,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居住。虽然没有直接去吃人,杀人,但是尧帝还是让羿去射杀它。于是,羿在桑林的地方将其诛杀,杜绝了因为封狶而引发的洪水。

综上,可以看出来,尧帝让羿射杀的六大妖怪,都有其共同点: 其一,乃是十日并出时出现的;其二,这些妖怪都是非常厉害的,并且残害人类发展。 所以,尧帝作为人类领袖必须要解决这些妖怪!

《仁王》逢魔之刻里的妖怪们,究竟是怎么来的?

对玩家而言,“浓姬”一名即使并不熟悉,也应常有耳闻。身为日本战国时期著名大名,绰号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的正妻,浓姬与丰臣秀吉之妻宁宁、前田利家只之妻阿松并称“战国三夫人”,同比日本的地位虽不及三国时期的貂蝉,但起码也与二乔相当。

如此背景下,浓姬自然经常被各种战国题材的游戏选中。这不,在《仁王》里她又出现了。不过在这个“恶鬼”横行的战国末期,设定中已经在本能寺之变身亡的浓姬拥有了另外一个身份——雪女。在剧情中,浓姬因妖魔之力在现世复活,却因与织田信长阴阳相隔而陷入绝望。强烈的怨念使她化为“雪女”,将本能寺一带陷入无尽的雪之地狱。

雪女可以说是《仁王》中唯一一个“美型”的妖怪了。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仁王》中几乎所有的怪物都能在日本古代流传下来的传说中找到原型。而且不仅《仁王》,在其他涉及到日本历史题材游戏中,我们也能经常见到这些现在看来丑陋且设定诡异的妖怪。到了近现代,这些妖怪不仅被日本的游戏、漫画、动画、小说等载体不断影响再造,还在不停衍生出例如“裂口女”、“如月车站”、“日本校园的七大不可思议事件”等新的神怪鬼奇故事。

由于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日本古时的人们一直是听天由命,认为是靠大自然的恩惠才延续下来。这造就了这一民族崇拜自然,认为万物皆有神灵附身的独特宗教——神道教。这种泛神灵宗教的流行造就了日本“八百万神明”的独特观念,其中甚至有“一粒米上住着七位神明”的说法。

《画图百鬼夜行》中的著名怪物“河童”

因此,从神道教的角度来看,如何诠释“神”这一概念,也和中国有不小的区别。《古事传记》中记载:“凡称迦微者,从古典中所见的诸神为始,鸟兽草木山海等等,凡不平凡者均称为迦微。不仅单称优秀者、善良者、有功者。凡凶恶者、奇怪者、极可怕者亦都称为神。”神道教敬畏这种人类无法企及的自然之力,而对日本人来说,不论是善神、妖怪、凶鬼,它们的存在都再正常不过,因此一切出乎常理的自然现象,都可以被视为是“神灵作祟”。

唐朝时,日本派驻许多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并引进先进文化。同时,佛教也在这一阶段被传入了日本本土。虽然佛教与神道教的“神鬼”观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在当时唐朝巨大的影响下,有相当一部分宗教书籍进入日本。诸如“百鬼夜行”中国的古老传说故事,也在这一阶段影响了日本,使得这些神灵鬼怪的故事融入到日本的绘画、戏剧中,进一步扩大了本土居民认知到的神明数量。

喷火车轮中有一张男人脸的妖怪“轮入道”。女人脸就是另外一种怪物了

随着佛教的兴起,大量汉字佛经在日本流传开来。在当时,有一定文化水平,懂得汉字的日本人实属少数。由于日语和汉语的发音差别较大,所以传播佛教必须降低文字传播的门槛。在这样基础上,日本平安时代的佛教僧侣开始将日语的发音分解到各个不同的汉字,进而逐步发展成平假名和片假名,最终将日语落实成了日文。

标签: 成仙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