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科幻文学“大满贯”得主罗伯特

更新时间: 2025-09-20 20:20:10

阅读人数: 559

本文主题: 想象 小说

10月18日上午10点,加拿大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身着休闲装,和自己的老朋友刘慈欣一道出现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媒体专访现场。尽管已经不止一次来到成都,但对于此次的成都之行,罗伯特·索耶依然期待满满,“我和所有的科幻迷们一样激动,想要和老朋友们交流探讨,想要第一时间获得科幻圈子里的最新资讯。”

作为一位在全球都享有声誉的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不仅热衷写作,已出版了25部长篇科幻和大量中短篇科幻小说,实现科幻奖项“大满贯”,同时他还热衷于在不同场合推广科幻文学。他认为,每个人,尤其是城市的领导者,都应该阅读一些科幻作品,“好的科幻作品,能拓宽想象力的边界,并且帮助他们获取很多科技前沿资讯,我相信这会给到他们一个前瞻性的视野。”

在科幻领域耕耘几十年的罗伯特·索耶,对中国科幻圈有许多了解。他感叹,在中国科幻圈,年轻人是科幻读者中的主力,“我也很想从刘慈欣先生这里得到一些启发,如何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科幻文学。”

对于新一代的中国科幻作家,他也给出了中肯建议。他认为,每一位从事科幻写作的人,首先要尊重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而不是去迎合其他国家的市场,“要忠于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叙述方式去表达。”他认为,世界科幻大会的举办对于中国科幻作家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借助这一平台,能够让中国的科幻作家、科幻作品被世界聆听。

科幻是基于科学土壤上的幻想文学。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带给科幻作家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专访现场,罗伯特·索耶也透露了自己的关注领域,“我很关注人工智能。我看了很多人工智能的著作,有些唱衰,有些唱好。我觉得科幻作品是一种谨慎文学,其职责就是去展示出任何一种新技术的未来潜能。”罗伯特·索耶认为,这种潜能可能带来积极的深远影响,但也可能会有负面冲击,“而科幻作品可以提供一种早期预警。”

提及为100年后的地球人说上一段话,罗伯特·索耶笑了:“我会跟他们说,非常高兴人类成功了。因为一百年前,我们还在担心作为这个星球的物种,人类能不能够生存到下一个100年。”

有媒体注意到,罗伯特·索耶的衣服上,佩戴了两只不同形态的大熊猫配饰。被问到这一穿搭的用意时,罗伯特·索耶笑着答道,两只大熊猫配饰是友人相赠。他告诉记者,大熊猫在加拿大很受欢迎,很感谢中国租借了两只大熊猫给加拿大,“我要把这两只大熊猫配件带回加拿大,这也相当于是我个人版本的两只大熊猫。”

专访尾声,罗伯特·索耶再一次谈到了在成都举行的世界科幻大会,“这是迄今最大规模最棒的科幻大会。两年前,我就知道会很棒,但依然超出我的预期。”

科幻文学“大满贯”得主罗伯特

科幻文学“大满贯”得主罗伯特

10月18日上午10点,加拿大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身着休闲装,和自己的老朋友刘慈欣一道出现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媒体专访现场。尽管已经不止一次来到成都,但对于此次的成都之行,罗伯特·索耶依然期待满满,“我和所有的科幻迷们一样激动,想要和老朋友们交流探讨,想要第一时间获得科幻圈子里的最新资讯。”

作为一位在全球都享有声誉的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不仅热衷写作,已出版了25部长篇科幻和大量中短篇科幻小说,实现科幻奖项“大满贯”,同时他还热衷于在不同场合推广科幻文学。他认为,每个人,尤其是城市的领导者,都应该阅读一些科幻作品,“好的科幻作品,能拓宽想象力的边界,并且帮助他们获取很多科技前沿资讯,我相信这会给到他们一个前瞻性的视野。”

在科幻领域耕耘几十年的罗伯特·索耶,对中国科幻圈有许多了解。他感叹,在中国科幻圈,年轻人是科幻读者中的主力,“我也很想从刘慈欣先生这里得到一些启发,如何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科幻文学。”

对于新一代的中国科幻作家,他也给出了中肯建议。他认为,每一位从事科幻写作的人,首先要尊重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而不是去迎合其他国家的市场,“要忠于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叙述方式去表达。”他认为,世界科幻大会的举办对于中国科幻作家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借助这一平台,能够让中国的科幻作家、科幻作品被世界聆听。

科幻是基于科学土壤上的幻想文学。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带给科幻作家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专访现场,罗伯特·索耶也透露了自己的关注领域,“我很关注人工智能。我看了很多人工智能的著作,有些唱衰,有些唱好。我觉得科幻作品是一种谨慎文学,其职责就是去展示出任何一种新技术的未来潜能。”罗伯特·索耶认为,这种潜能可能带来积极的深远影响,但也可能会有负面冲击,“而科幻作品可以提供一种早期预警。”

提及为100年后的地球人说上一段话,罗伯特·索耶笑了:“我会跟他们说,非常高兴人类成功了。因为一百年前,我们还在担心作为这个星球的物种,人类能不能够生存到下一个100年。”

有媒体注意到,罗伯特·索耶的衣服上,佩戴了两只不同形态的大熊猫配饰。被问到这一穿搭的用意时,罗伯特·索耶笑着答道,两只大熊猫配饰是友人相赠。他告诉记者,大熊猫在加拿大很受欢迎,很感谢中国租借了两只大熊猫给加拿大,“我要把这两只大熊猫配件带回加拿大,这也相当于是我个人版本的两只大熊猫。”

专访尾声,罗伯特·索耶再一次谈到了在成都举行的世界科幻大会,“这是迄今最大规模最棒的科幻大会。两年前,我就知道会很棒,但依然超出我的预期。”

科幻小说集《希望之地》:用想象力创造未来

儒勒·凡尔纳曾说:“一个人能够想象出来的东西,另一个人都能把它变成现实。”潜艇、直升机、宇宙飞船、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重要发明和创新与科幻作品之间千丝万缕的练习,为这句话写下了主教。从而这句名言成为科幻与现实世界连接的最经典描述。

当下的科幻小说能为科技巨变带来什么?技术如何带领人类社会走向未来?《希望之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近日,未来事物管理局创始人姬少亭,科幻作家江波,蚂蚁金服人工智能技术总监张家兴以及湛庐文化编辑安烨来到上海,带来了由陈楸帆、江波、伊恩·麦克劳德等7位入围星云奖、雨果奖等优秀奖项的新锐作家联手奉献的硬科幻小说集——《希望之地》。

《希望之地》起源于未来事物管理局的工作坊计划,作为一家专注于做科幻文化的公司,现已签约国内外作者100多位,创作了800多部小说。科幻小说自1818年诞生起,就伴随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优秀科幻小说应该是基于科技变化带来的思考。未来事务管理局希望能让更多的科幻作家关注到中国当下的变化,蚂蚁金服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公司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对象。于是,未来事务管理局邀请了十几位科幻作家和蚂蚁金服人工智能项目的工程师交流探讨。因为这个机会,国内外的科幻作家有机会接触到蚂蚁金服正在研发的技术,在知悉技术机制的基础上,作者们创作出了一个个独立故事。

科幻作家用想象编辑未来,工程师们正在创造未来。姬少亭表示:“中国的科幻作者能为今天中国的科研力量、中国当下正在发生的科技巨变带来怎样的变化?这本书是一个开始。希望它在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以后还在被很多的读者思考,被新技术的出现去验证或推翻。”

江波在《希望之地》中贡献了一个关于“变脸”的故事,当金融罪犯可以利用人脸识别的技术漏洞瞒天过海,个人隐私开始被技术威胁。江波在工作坊初次体验人脸识别之后一直在思考,刷脸技术进入生活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问题?比如通过光线来改变人脸特征使得机器误判,这样可行吗?巧合的是,故事写完不久就看到一则关于用人脸识别犯罪的新闻报道。他认为:“科幻作家如果能跑在科技的前面预言一点东西,对于科幻作家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变脸》部分做到了这一点。”

关于书中描写的“黑科技”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会真实发生,张家兴及时做出解释:“这种手段其实是在用算法去欺骗算法,比如看上去是一只猫,用算法添加了一些东西,肉眼识别猫仍然是猫,但在机器眼中已经变成了一只狗。这篇小说的情节峰回路转,对技术的描写也非常有想象力。但现实中的人脸识别技术并没有小说中写得那么简单,本身技术模型就是高度机密,各公司会为它设置安全防控算法,还会通过红外、激光等综合手段全方位识别人的身份。”

“江波在这篇小说中做了一个非常贴近未来的推演,最妙的是这个推演后来真的实现了。其实无论是被引证还是推翻,这都是好事。我想这就是这次工作坊最大的价值——对现实进行思考和推演。”姬少亭补充道。

很多人说,《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的科幻元年,技术的更新换代让人们真切体会到了科技发展的速度。是科技追逐想象力还是想象力追逐科技,成为科幻作家和科技人员共同面对的问题。

江波认为,科技和想象是一体的,正如原始社会有神话,科幻小说也在科技的土壤上诞生。想象力是人类本质的一个部分,塑造着人类的世界观。而科技和想象是统一体,两者互相促进,共同进化。在讨论技术的时候,不能以单纯的有罪论或者无罪论去定义它,更多的时候还是保持技术中立,未来是希望之地还是死亡之地,关键还是在于把科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服务人类。

在姬少亭眼里,科幻是观看未来的文学,它很难背负预言未来的功能,但可以给出无数种想象。这些想象无论好坏,单纯描绘出每个人眼里未来的可能性,科幻小说在这200年间,也总会有那么几件押中的事情,人类踏上月球,发射卫星,发明平板电脑,到广泛使用大数据等等。正如刘慈欣问的那样:“假如未来是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而人工智能技术是它的油门的话,那么什么技术才能成为这辆汽车的刹车?”

也许对于科幻小说来讲,真正的价值在于提出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因为永远会有新技术的出现去颠覆或者解答,所以不必回答,思考就好。正是因为这种思考,才让一些不好的未来没有出现,这也是科幻的意义所在。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随着《三体》获得雨果奖,科幻作品广泛进入人们视野,《流浪地球》口碑和票房的双爆发让创作者和观众都浸入了科幻的浪潮,近日《上海堡垒》颇受争议又让大家开始怀疑,中国科幻电影是不是刚开始就要结束。

中国科幻还处于起步阶段,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姬少亭表示:“可以说《流浪地球》是启动,但不意味着接下来所有的作品都会越来越好,在之后我们还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作品书写不同的科幻未来,在成功中整理经验,失败也会带来启发和价值。有一部大家经常会忽略的优秀国产科幻电影是《疯狂的外星人》,影片灵感来源于刘慈欣的《乡村教师》,国产的优秀喜剧科幻电影寥寥无几,大家也往往会更关注那些水花大的作品。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的科幻作品太少了,不能仅仅凭几部作品就定义中国科幻。”

国产科幻已经获得足够的关注,潜在受众的受众是如此巨大,国人不看科幻不关心未来已经成为历史,《三体》在日本的爆红也说明,中国的科幻作品已经引起国际观众的注意。当有更多的创作者和支持者投身这个行业,对中国科幻市场有信心,每个人都在思考自己和科技的关系,这才是科幻作品的本质。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