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难忘军旅
我离开沸腾的军营生活转眼间已经三十四年了,岁月的流逝无情地磨灭了生活中留下的诸多记忆,可始终未能让我忘却军中岁月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多少次梦中回到了军营,多少次梦中战友重相聚,泪眼相望忆旧容。从军的道路漫长、艰苦,军营的生活紧张、单纯、难忘。至今回忆起来仍令人魂牵梦萦。
1986年11月10日下午2点在县武装部大院内,即将入伍的280名新兵胸前佩戴小红花列队整装,举行新兵欢送仪式。结束后新兵分乘多辆大客车前往渭南火车站待命,晚上8点登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经过大约十八九个小时的颠簸到达北京站,于下午四点左右到达海淀区清河镇营区,就这样我的军旅生涯开始了。
新兵连训练,是从学习条令、走队列、整理内务开始的。如何迈好军营这第一步,对每一个新兵都是个新课题。这第一件事就是叠被子,不要以为部队的豆腐块好叠,要一遍遍地压,一遍遍地叠,还要一遍遍地抠,一遍遍地捏,尽可能地使它的形状接近豆腐块,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队列训练也不例外,每天立正稍息、左转右转、迈步踢腿,就这简单机械的几个动作,一遍一遍地定型、操练、重复进行着。班长对我们要求很严格,经常要牺牲早晚休息时间,吃小灶,加班练习。为了练出标准的军人姿态,坚持每天成立正姿势站墙根,从脚后跟到后脑勺紧紧贴在墙上不少于半小时。从站姿、步伐到队列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头要正,颈要直……班长在队伍中穿梭,不时地停下脚步对大家的动作进行纠正,在班长的悉心指导下新战友们的动作逐渐变得规范起来。
新兵连的训练生活充满了挑战与刺激,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夜间紧急集合。这是一场全体新兵都必须参加的训练,也是锻炼我们快速反应能力的绝佳机会。第一次紧急集合的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那是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我们这些新兵经过了一天的训练刚刚进入梦乡,“嘟嘟嘟……”突然间尖锐的哨声打破了夜空的寂静。这是紧急集合的信号,许多战友从睡梦中惊醒,慌乱程度可想而知。我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集合,集合地点在操场上,虽然并不远,但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不免让人手忙脚乱。全连集合完毕随后连长带着我们到营房外要跑上几公里,背包没有打紧的抱着被子跑,有的战友一边跑一边裹床单,还有的战友把裤子穿反了,秋衣只穿进一只袖子,十分搞笑。这样的紧急集合是每个新兵永远都难忘的梦。
三个月艰苦而紧张的新兵训练虽然很枯燥很单调,但是也充满了欢乐并且非常充实。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我学会了如何提高自己,如何让自己尽快成为一个合格的真正的军人。新兵连训练很快就结束了,我被分配到了司令部警卫连,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正式兵。”
还记得第一年在部队过春节的情景,大年初一吃饺子这是中国人的习俗,在部队一个连一百多人,吃饺子那就只有自己动手了。年三十晚上各班领回饺子面和饺子馅拿到宿舍包饺子。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们有的和面、有的擀面皮,新兵们早已经迫不及待地拿着饺子皮,跟着技术好的班长学了起来……这样的情景无形中增加了战友情,热闹的场面让节日气氛变得很融洽,这是部队这个大家庭集体温暖的体现。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三年就过去了,这三年多的军旅生涯不仅是体力和技能的锻炼,更是一次精神世界的洗礼。在历经风雨、跨越难关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成长的喜悦,也品味到了挫折的苦涩。当我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学会了坚持与勇敢,也明白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这段经历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坚定和自信。回过头来看看我走过的路,也许经历坎坷仍没有到达理想的彼岸,也许努力拼搏却未完成胸中壮志,也许直到最后我的档案袋里也没有辉煌的记录。
几年的军旅生涯或许只是我人生中短暂的一页,但正是这短暂的经历,让我在体能、技能和意志力上得到了提升,更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感悟。军旅生涯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但它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记将永远不会消逝。回顾这段历程,我深知它对我人生的影响和塑造。那些曾经的艰辛和挑战,如今已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强大的力量。我坚信,这段难忘的军旅生涯,将永远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指路灯,让我在未来的旅程中,始终保持坚韧与勇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史晓晖,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企业退休工人,喜欢文学诗歌业余爱好写作。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杨 青
投稿邮箱:183074113@qq.com

盲人军医晋高级职称对越作战失去双眼
一位盲人军医破格晋升高级职称,这在沈阳军区历史上还是首次。这位军医便是王琦。入伍3个月奔赴前线荣立一等战功,但也被炮弹炸成重伤,导致双目失明、左耳失聪。但王琦不愿就此结束军旅生涯,而是选择通过自学盲文成为一名军医。如今,他不仅成功转型医生,更因为医术好取得的成绩被破格晋升。
4月28日,沈阳军区某干休所传出喜讯:卫生所主治医师王琦顺利晋升副主任医师。干休所领导激动地说:“盲人军医晋升高级职称,在沈阳军区历史上尚属首次,多亏了各级组织的关怀帮助!”
1986年初,入伍刚满3个月的王琦主动请缨,奔赴前线执行作战任务。同年7月,在一次战斗中,王琦勇猛顽强,被炮弹炸成重伤,导致双目失明、左耳失聪,被评为特等伤残,荣立一等战功。尽管失去了光明,王琦却没有被黑暗击倒。 他说:“我的军旅生涯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在组织的关怀和鼓励下,他决定做一名军医,继续为部队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随后几年里,他加班加点自学盲文,先后考入北京京华医科大学和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掌握了医学理论和按摩技术
1994年,王琦被组织安排到某干休所担任医生,主要担负老干部的按摩、针灸等保健服务。王琦上任后发现,干休所的老干部和遗孀中,60%都患有颈椎病、腰腿疼、关节炎等常见病。他下决心练好医术为老干部们缓解病痛,一有时间就到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学习按摩、针灸等,医术迅速提升。
一次,一位因腰部扭伤而多年直不起腰的老首长上门就诊,王琦诊断后对他说:“相信我,您的腰一定能直起来!”随后的3个多月,他根据老首长的病症采用由表及里的手法,坚持每天为他多次按摩,虽然经常累得汗流浃背,但功夫不负有心人,老首长的腰竟奇迹般地直起来了。20年多来,王琦为干休所老干部和遗孀治疗累计1.5万余人次,有效率达95%以上。他还经常深入训练场,为官兵治疗训练伤,受到好评。
王琦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感动了前来就诊的患者,也激励了成千上万的盲人。2003年9月,王琦出席第三届全国残疾人模范表彰大会,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去年底,王琦即将满中级职称最高服役年限,如果不能晋升高级职称,就只有选择退休。
沈阳军区干部部有关人员介绍说,以王琦取得的成绩,评高职本应是水到渠成的事,可 由于全军尚未出台盲人晋升高职的制度机制,王琦又是军区首位面临晋升高职的盲人军医 面对这一情况,军区有关部门主动向上级汇报,得到上级机关的大力支持。
沈阳军区有关部门协调吉林省有关部门,让王琦参加考核并取得了国家中医骨伤专业副主任医师资格证。今年初,他们又专门从高职评委库遴选9名医学专家,专门为王琦单独组织了一场军内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评审会。由于王琦双目失明,评委们为他现场读题,王琦则以右耳听题、当场答题的方式,顺利通过中医基础理论、诊断等课目考核,并现场为专家评委进行临床手法治疗展示,最终以优异成绩通过评审。
王琦晋升高级职称的消息传开后,许多基层官兵不仅在网上为他道喜,更为各级组织点赞。对此,王琦感动地说:“只要穿着这身军装,我就要继续为实现强军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散文难忘军旅
我离开沸腾的军营生活转眼间已经三十四年了,岁月的流逝无情地磨灭了生活中留下的诸多记忆,可始终未能让我忘却军中岁月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多少次梦中回到了军营,多少次梦中战友重相聚,泪眼相望忆旧容。从军的道路漫长、艰苦,军营的生活紧张、单纯、难忘。至今回忆起来仍令人魂牵梦萦。
1986年11月10日下午2点在县武装部大院内,即将入伍的280名新兵胸前佩戴小红花列队整装,举行新兵欢送仪式。结束后新兵分乘多辆大客车前往渭南火车站待命,晚上8点登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经过大约十八九个小时的颠簸到达北京站,于下午四点左右到达海淀区清河镇营区,就这样我的军旅生涯开始了。
新兵连训练,是从学习条令、走队列、整理内务开始的。如何迈好军营这第一步,对每一个新兵都是个新课题。这第一件事就是叠被子,不要以为部队的豆腐块好叠,要一遍遍地压,一遍遍地叠,还要一遍遍地抠,一遍遍地捏,尽可能地使它的形状接近豆腐块,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队列训练也不例外,每天立正稍息、左转右转、迈步踢腿,就这简单机械的几个动作,一遍一遍地定型、操练、重复进行着。班长对我们要求很严格,经常要牺牲早晚休息时间,吃小灶,加班练习。为了练出标准的军人姿态,坚持每天成立正姿势站墙根,从脚后跟到后脑勺紧紧贴在墙上不少于半小时。从站姿、步伐到队列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头要正,颈要直……班长在队伍中穿梭,不时地停下脚步对大家的动作进行纠正,在班长的悉心指导下新战友们的动作逐渐变得规范起来。
新兵连的训练生活充满了挑战与刺激,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夜间紧急集合。这是一场全体新兵都必须参加的训练,也是锻炼我们快速反应能力的绝佳机会。第一次紧急集合的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那是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我们这些新兵经过了一天的训练刚刚进入梦乡,“嘟嘟嘟……”突然间尖锐的哨声打破了夜空的寂静。这是紧急集合的信号,许多战友从睡梦中惊醒,慌乱程度可想而知。我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集合,集合地点在操场上,虽然并不远,但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不免让人手忙脚乱。全连集合完毕随后连长带着我们到营房外要跑上几公里,背包没有打紧的抱着被子跑,有的战友一边跑一边裹床单,还有的战友把裤子穿反了,秋衣只穿进一只袖子,十分搞笑。这样的紧急集合是每个新兵永远都难忘的梦。
三个月艰苦而紧张的新兵训练虽然很枯燥很单调,但是也充满了欢乐并且非常充实。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我学会了如何提高自己,如何让自己尽快成为一个合格的真正的军人。新兵连训练很快就结束了,我被分配到了司令部警卫连,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正式兵。”
还记得第一年在部队过春节的情景,大年初一吃饺子这是中国人的习俗,在部队一个连一百多人,吃饺子那就只有自己动手了。年三十晚上各班领回饺子面和饺子馅拿到宿舍包饺子。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们有的和面、有的擀面皮,新兵们早已经迫不及待地拿着饺子皮,跟着技术好的班长学了起来……这样的情景无形中增加了战友情,热闹的场面让节日气氛变得很融洽,这是部队这个大家庭集体温暖的体现。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三年就过去了,这三年多的军旅生涯不仅是体力和技能的锻炼,更是一次精神世界的洗礼。在历经风雨、跨越难关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成长的喜悦,也品味到了挫折的苦涩。当我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学会了坚持与勇敢,也明白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这段经历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坚定和自信。回过头来看看我走过的路,也许经历坎坷仍没有到达理想的彼岸,也许努力拼搏却未完成胸中壮志,也许直到最后我的档案袋里也没有辉煌的记录。
几年的军旅生涯或许只是我人生中短暂的一页,但正是这短暂的经历,让我在体能、技能和意志力上得到了提升,更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感悟。军旅生涯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但它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记将永远不会消逝。回顾这段历程,我深知它对我人生的影响和塑造。那些曾经的艰辛和挑战,如今已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强大的力量。我坚信,这段难忘的军旅生涯,将永远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指路灯,让我在未来的旅程中,始终保持坚韧与勇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史晓晖,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企业退休工人,喜欢文学诗歌业余爱好写作。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杨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