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里的这些修辞手法,学会后,作文就有救了!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使用修辞的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我们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等。
说起修辞手法,很多同学会说“修辞手法最简单了,我不用学习都会!”那么,热爱生活的同学们,你能在我们生活中找到哪些修辞手法呢?我们每天哼唱的歌曲中又有哪些修辞呢?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对偶,能使文章形式工整,读起来悦耳顺口。周杰伦的《星晴》这首歌中,就有一处非常明显的对偶句——“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的歌词都是典型的对偶。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雾里看花》
“你回眸多娇,我泪中带笑。” 《红尘客栈》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为了谁》
“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杯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当》
“踏遍万水千山,走遍海角天涯。”《好想好想》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歌词中的比喻非常的常见。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我们一起通过歌词来分清楚这三种类型。
“这民族的海岸线像一支弓。”《龙拳》
这句歌词将民族的海岸线比作了一支弓,一方面将抽象的“海岸线”描绘得形象可感,另一方面也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强势和潜在的爆发力,体现了对民族强盛的坚定信念。这句歌词是很明显的明喻。
“梦在远方,化作一缕香。”《菊花台》
这句歌词妙在将梦比作香,化无形为有形。歌词将本来没有联系的“梦”与“香”放在一起,带动听众对两种事物共同点进行联想,加深歌词给人的印象。从这里的“化作”可以看出,这句歌词属于暗喻。
“我举杯,饮尽了风雪。”《发如雪》
这一句也是比喻句,它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此处用“风雪”借喻沧桑的人生经历。借喻中只有喻体,不出现本体和喻词。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小学篱芭旁的蒲公英,是记忆里有味道的风景。” 《蒲公英的约定》
在这里,词作者将视觉和味觉互通。
以上我们介绍了歌词中的三种修辞,那么考考大家,下面的这些歌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窗台蝴蝶,像诗里纷飞的美丽章节。”《七里香》
“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爷爷泡的茶》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东风破》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 《发如雪》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青花瓷》

把周深的歌词写进考试作文,惊艳阅卷老师
周深的一首《大鱼》,唱哭了许多人。 《大鱼》更被评为年度十大金曲之一,连夺九奖,这首歌也让他赢来了事业的巅峰。
执子手吹散苍茫茫烟波......
自从第一次听到你的声音,就觉得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纷乱,你的声音总是能让浮躁的心得到慰籍。
自从第一次听到你的声音,就觉得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纷乱,你的声音总是能让浮躁的心得到慰籍。
“浅喜似苍狗,深爱如长风”,《过尽千帆》的歌名更像是对他从年少时起唱歌,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写照。
年少时那个腼腆不自信的周深,不仅带给我们空灵干净的声音,还有歌中浪漫的、美好的歌词。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作文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处理。
网友用林夕歌词教写作手法:一个"凝"字堪称一绝
网上有一篇名为《林夕教你写作文》的文章,将林夕填词的方式和形式给读者讲解写作手法,颇受读者欢迎。展示作者是如何在几百字的遣词用句里发挥出文字功力。
比如歌曲《约定》的填词,仅用了222字,主人公内心的暗涌,漫天的黄叶,对未来的浮想联翩。其中特写男主角:“剪影的你轮廓太好看”;再特写女主角:“凝住眼泪才敢细看”,女主角被感动得要哭,用一个“凝”和一个“敢”,让表情跃然纸上,堪称一绝。
初中语文老师张庆国表示,“对于写文章而言,诗、词相对凝练,写作要求高,作文只有先有量变才能质变,积累更为重要,学习歌词里的写作手法还是很有益处。”
中学生王思思认为,“特别喜欢看歌词,有时候还会把好的词抄写下来,确实能从中学到很多新的词汇和写作手法,我很喜欢。”
(1961年12月7日),原名梁伟文,华语乐坛著名填词人,词风唯美深刻,内涵丰富隽永,自成一格。 记者 刘霜
相关资讯
上篇: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