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得奖了!她一开口,直接硬控我半个月...
“有一天这首歌会变老,就像老杨树上的枝芽。”
单依纯两句歌词直接硬控我半个月!
(在这里恭喜单依纯获WMA年度受欢迎歌手
《声生不息》群星合唱〈我爱你中国〉
现场的氛围被歌手与观众热烈的情感点燃,
我爱你中国,就像你如此清澈地热爱我们。
〈我爱你中国〉由汪峰作词作曲并演唱,收录于专辑《怒放的生命》,发行于2005年12月28日;
歌词是宏大的爱国叙事,旋律充满希望、充满力量、充满抗争、永不言弃的信念。汪峰以“流浪的孩子”的身份,深情地诉说着心中绵绵不绝的挚爱。忧伤的歌词中带着祝愿,朴素中蕴含力量,真诚地传达了天下游子对祖国的拳拳之心和深深眷恋。
就像你一直做的那样触摸我的灵魂
Have Ukulele Have FUN!
Ukulele弹唱教学|@草帽呀
POLAR BEAR Ukulele
明阳20系列限时6折!疯狂秒杀!
LIVE BETTER WITH UKULELE

追忆德德玛|她请席慕蓉写《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你写完了,我来演唱
今(28)日,76岁的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玛因病在北京去世,她的学生腾格里夫向红星新闻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歌唱家腾格尔等也发文悼念。
由台湾著名诗人席慕蓉作词,蒙古族音乐家乌兰托嘎作曲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德德玛众多代表作中的一首,也是海峡两岸艺术家的联袂绝唱。
乌兰托嘎曾分享这首歌的创作过程,“我们做过一个节目叫《草原往事》,当时从台湾把席慕蓉老师请来,席慕蓉讲了很多她的故事。后来德德玛老师说,你能不能让我认识一下席慕蓉老师?请她到我们家喝奶茶。这样呢,我就带着席慕蓉老师去了德德玛老师家。”
乌兰托嘎说,聊天的过程中德德玛对席慕蓉说,“你永远忘不了父亲的草原和母亲的河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流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歌,你能不能写完了以后我来演唱?让托嘎来作曲,咱们三方合作一次?”
德德玛在《中国文艺》讲述创作故事
内蒙古是席慕蓉的“乡愁”。作为这首歌的创作桥梁,德德玛说,看了播出的《草原往事》,“她(席慕蓉)在荧幕上落泪,我在荧幕下落泪。”
她建议席慕蓉把这些点滴创作成歌词,“我说你应该写歌词,多好的名字!歌名现在都已经有了,你往下你就写吧。她感动了,她回去就写了。过了一个月,她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我传真给你歌词。第一次传过来,她还听我意见,我给她乱七八糟说了一大堆,完了她说行,我明白了。过了一段时间,又传过来是最后一版,就非常好了。”
德德玛曾问席慕蓉为什么写“我也是草原(高原)的孩子”?她说自己当时也有这种感觉,“我也在北京工作,老想着内蒙古那片土地。她(席慕蓉)说当时她也挺激动的,她说我就是草原的孩子。”
德德玛还说道,“后来我跟托嘎老师说,你不要把它写得特别古典,也不要把它写得特别流行,就是又有蒙古族的味道,又有现代的感觉。差不多两个礼拜吧,他来到我们家,在我们家钢琴上自己唱,唱得非常非常的激动,我就觉得这个歌真好听,一下就把这个歌拿下了。”
《左手指月》歌词赏析。
这是经典的对立统一的写法。左手和右手本就是一体的,左右对立,却又绝对统一。一个“握”字,写出了一种绝对自信和操控权力。“握大地”,让人联想到制造万物的女娲,是创造生命的女神。“大地”对应“天”,又是对应写法。“大地”代表着生命,“天”便代表着命运。即左手握着生命,右手握着命运。“我”能否握住呢?
当然握不住,所以手掌裂了。不是从缝隙中,而是从掌纹裂了,说明握得有多紧,那种想要掌控生命和命运的愿望,表现得有多强烈!“十方”,是佛语,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泛指所有方位。不仅裂了,还十方都裂了,说明生命也没能把握,命运也没能握住,左手右手都没握住,力量的弱小和命运的不可掌控。掌纹像极了闪电,闪电代表着噩运,也象征着生命中的苦难,这是巧妙的比喻,表现了一幅极强的画面感。
整篇词由简短的对称写法入手,表现了想要掌控命运,却怎么也掌控不了变数的无奈,给全词奠定了凄凉的基调。
这句词堪称经典,浪漫而写实,凄凉而婉转。既然命运不可掌控,那么时间呢?“时光”是匆匆的,“兑换”也是匆匆的,年也是匆匆的。“兑换”是一个比喻,兑换是平等的,也是由繁入简的,时光复杂不可计量,但年却可以。是谁把时光匆匆兑换成了年?一开始我们也许还不关心主角的存在,直到这里,我们不禁好奇:“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有着如何的故事?”
一世百年,三千世,三十万年,好像什么都没看见过一样,只一眨眼之间。时光,有这么快吗?
由下句中的“雪”得知,此花开在冬季,应是梅花。一个“舞”字,说明剑法灵动。左手拈梅花,右手舞剑,说明这是一场雪地里动人的剑舞。为谁舞?
眉间,说明舞剑的是女子,即主人公是个女子。下雪季为一年的四季之一,“一万年的雪”,即四万年时间。在雪地里跳了四万年的剑舞,有人看,还是等人看?
落泪了,说明没人看,是等人看。一个“我”字,欲言又止,更加明确地确定了词中主人公的身份。主人公是主观的“我”,一个非妖即仙的女子,一个在等爱人的女子。“我”很伤心,雪飘过眉间,眼神向上看,泪水就自然掉落了。只有一滴泪,以少言多,仿佛泪水已经流干。可“我”究竟在想什么呢?由下文得知,这其实是一个倒装,应为“那是我最后一滴眼泪”。“我”已经厌倦了等待,下定决心不再想他和等他了。
左手一弹指右手弹着弦 舟楫摆渡在忘川的水间
于是,“我”拿着琴,划着船停在忘川水上,企图用琴声驱散烦恼,彻底忘记他。左手弹指,一挥间,说明时间过得快,实中写虚。右手弹弦,弦出琴音,是写实,说明时间过得慢。左右手的矛盾,其实也是心里的矛盾。要进忘川河,必过奈何桥,要过奈何桥,必喝孟婆汤,才能忘记前世。我喝了孟婆汤吗?没有。“摆渡”,是用船渡人过河的意思。“我”渡的不是别人,只是我自己。“我”以偷渡的形式,来到忘川河,企图以弹琴忘记他,这是不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大笑话呢?
这是一个极富动感的双向比喻。“莲”是圣洁的,在佛语中代表修行后的涅槃重生。开出一朵莲,即说将烦恼拂去。莲花开自淤泥,自然地将烦恼巧妙地比喻成淤泥。一次修行,其实就是一次生命的绽放。“当烦恼能开出一朵莲”的时候,说明“我”已经快完成了修行,这中间又经过了多少痛苦和曲折?
修行讲究心如止水,可偏偏在最后关头,“我”却后悔了。“我”祈求着给我杂念,不要忘记他,而且希望这种杂念“莫停歇”,这是不是又是一个笑话?
左手指着月右手取红线 赐予你和我如愿的情缘
“我”修行成功了吗?“我”忘记他了吗?没有。反而“我”的思念更重了。一个“你”字,突然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将“我”的感情更深化了一个层次。于是,左手指着月亮,祈求月老赋予“我”能力,右手则取过月老手中的红线,将“我”和他的姻缘绾在一起。“如愿”二字,既说明了“我”爱的真挚和浓烈,也表明这只是“我”的愿望罢了。
于是“我”进入了幻想,月光中,你和“我”……终于依偎在一起。
左手化成羽右手成鳞片 某世在云上某世在林间
这句词应是全词最美的一句了。“羽”,即羽毛,对应下句“云上”,应为鸟。“鳞片”对应下文“林间”,应是蛇。在某一轮回,“我”变作了鸟,飞在云上;在某一世间,“我”变成了蛇,游走林间。无论是鸟,还是蛇,在人的眼界里,都是卑微的存在。到这里,我们终于知道女主人公是个女妖,她的卑微流露无疑,而她的所爱在尘世间高贵的存在,“我”永远触不可及。
愿随你用一粒微尘的模样 在所有 尘世浮现
“我”只愿能跟随你,能看着你就好,哪怕是一粒微尘样子,哪怕你从不在意,无论海角天涯,“我”都愿追随你,陪伴你。
我左手拿起你右手放下你 合掌时你全部被收回心间
全词到这里突然出现了语言,情感终于达到了高潮,不再隐晦。一边拿起,一边放下,当拿起也放下的同时,你就存在于“我”的心里,你与“我”,本就一体,无二无别,这也许就是爱的真谛吧。全词的情感终于在这里得到了升华。这两句也极具画面感:“我”在佛前,拿得起,放得下,只是当双手合什时,却发现心口炙热。给佛祖的“一炷香”是感谢,还是释然?我们不知道。我们惟一确定的是,“我”终于不再执著于厮守,不再纠结离别。
纵观全词,采用对立统一的写法,生动形象的比喻,字句简练,营造出朦胧的主人公和她那渺远的爱情。佛语的杂间让词意更加灵动,层层递进。全篇没有一个”爱“字,却句句写出了爱情的曲折和美好。
左手指月更多的是荒唐和无奈,期许的是一场渺不可及的爱情。
在一起的恋人们,请相互珍惜,和天下所有有情人一样,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