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配套题库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的师生参考。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新闻写作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新闻写作”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刘明华著的《新闻写作教程》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辅导用书: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不同一般意义的传统图书,本书是一种包含高清视频讲解的电子书,是用“高清视频”和“传统电子书”两种方式结合详解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配套题库的电子书【电子书+高清视频课程】。本书提供配套题库的讲义内容,同时也提供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2012~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真题的高清视频讲解。具体来说,本书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本书收录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名校的7套考研真题,并由高分考生根据科目考试大纲、考研的参考教材和相关教师的授课讲义等对部分真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解题思路清晰、答案翔实,突出难度分析。其中,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2012~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真题含有视频讲解,由圣才名师对每一道真题(包括每个选项)从难易程度、考查知识点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解析,帮助考生掌握命题规律和出题特点。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及详解。本书参考大量资料对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严格按照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的章目编排,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习题并进行解析,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根据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仿真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难度和风格,精心编写了2套模拟试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新闻传播学学术前沿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 2017-07-01 10:52:18
主要内容:求真、务实、严谨、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文献综述的必要性与写法;实证研究的方法。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和学生一起分析经典学术范文
英文名称: Academic Frontier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适用年级与专业:适用于大三或大四新闻学专业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研究素质。首先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学术研究、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学术研究规范与研究方法;其次,掌握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第三,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学术研究。
(三)重点与难点:学术研究规范与研究方法、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以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新闻编辑等课程为基础,以学术前沿为视角,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并为学生做好毕业论文做准备。
1、《媒介融合论》,徐沁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2、《媒介融合——跨媒体的写作和制作》:(澳)奎因,(美)费拉克 著;任锦鸾 译,2009年6月出版;
3、许颖著《媒介融合的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
4、《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研究—以强国社区“中日论坛”为例》,余红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5、《从舆论喧嚣到理性回归——对网络人肉搜索的多维研究》,殷俊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6、《公共危机中的网络舆论预警研究---以浙江为例》,黄鸣刚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
7.《舆论监督对象应对行为研究》,韩立新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
8、《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研究》,曹茹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年8月出版
9、《媒介与商人-1983-2005<经济日报>商人形象》,彭焕萍著,华夏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第一讲 学术研究精神、规范与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学者的素养和规范的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求真、务实、严谨、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文献综述的必要性与写法;实证研究的方法。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和学生一起分析经典学术范文
3、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区别是什么?
第二讲 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全面了解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趋势、研究现状,从而能够判断具有前瞻性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选择与判断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研究领域与研究课题
主要内容: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媒介融合前提下的新闻与传播学的更新与变革。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就新闻与传播学的更新与变革发表自己的见解。
1、 新闻传播学为什么要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交叉?
2、 新媒体的发展对新闻传播学的挑战
3、 新闻传播学的哪些理论已经不适应新媒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并掌握融合新闻的基本特点和写作与制作技巧。
重点与难点:融合新闻的写作与制作技巧
主要内容:媒介融合的定义、特点及发展趋势;融合新闻的基本特点与写作、制作方式。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利用多媒体进行案例分析
3、 写作与制作融合新闻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网络评论的种类、功能、特点,使学生提高网络评论写作的水平。
主要内容:网络评论的种类、网络评论的特点、网络评论的写作技巧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网络舆论、网络舆论的地位和作用,网络舆论目前的研究现状。
重点与难点:网络舆论目前的研究现状
主要内容:网络舆论监督、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论的问题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分析网络舆论研究个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学是新闻传播学的基础,新闻传播活动离不开心理的影响,新闻传播的影响力首先表现在对受众的心理影响;使学生学会从心理的角度考虑新闻传播问题。
重点与难点:新闻传播中的心理现象与心理问题。
主要内容:新闻传播与心理的关系,新闻传播中的心理现象与问题;新闻传播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就新闻传播中的心理现象好心理问题请学生发言,
1、 为什么说心理学是新闻传播学的基础
2、 你认为新闻记者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3、 例举新闻传播中的心理现象好心理问题
以课堂授课为主,以课堂提问、课外讨论、课外作业为辅。
新闻采访与写作
本书是马克思对理论研究与建设的工程教材。全书分为原理篇、采访篇、写作篇三大部分。原理篇包括:新闻采写的特征与原则、新闻采写的主体——记者、新闻采写的客体——新闻事实、新闻采写的成果——新闻报道等四章内容;采访篇包括:新闻发现、新闻的选题与采访策划、采访的类型、采访的准备、采访的实施——访问、采访的实施——现场观察、采访的实施——记录与核实等六章内容;写作篇包括:消息写作、通讯写作、特写、其他报道样式的写作(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突发性事件报道、专题报道、系列报道)、广播新闻写作、电视新闻写作、网络新闻写作、融合报道等八章内容。本书内容非常丰富、系统全面,资料翔实,案例丰富,实用性、可读性非常强。既可作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材、考研用书,又可做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用书。
相关资讯
下篇:方想全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