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大堤颜家台闸“焕新生”通水保灌溉保防洪安全
初夏时节,荆江大堤颜家台闸重建工程现场,长江水源源不断通过重建后的颜家台闸闸门,流入下游渠道。“经过前期试通水,颜家台闸已具备防洪灌溉基本功能。”市长江河道管理局江陵分局副局长薛闽说。
颜家台闸始建于1966年,设计流量为37.6立方米/秒,灌溉农田40.2万余亩。2020年底,省水利厅对颜家台闸进行安全鉴定为四类闸,建议拆除重建。2023年11月15日,荆江大堤颜家台闸重建工程正式动工,计划工期为1年。
重建后的颜家台闸设计灌溉流量为41.6立方米/秒,由原来的2孔穿堤拱涵式结构改建为穿堤箱涵式3孔涵闸,设计可灌溉农田面积达40.8万余亩。该工程承建单位、湖北华夏水利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吕志强介绍,闸门安装是涵闸重建工程中的极为重要环节,也是保障涵闸安全运行、荆江大堤防洪安全的重要屏障。“我们已按照建设计划完成闸室浇筑及闸门安装,4月30日开始通水,实现复堤通水保灌溉、保防洪安全。”吕志强说。
重建后的颜家台闸,启闭机将由原来的螺杆式升级为液压式,由现场人工手动控制升级为信息化远程控制。薛闽介绍,颜家台闸还将配套新建通信网络及信息安全、视频监视系统、闸门控制系统、应用系统及系统集成等,重建后的颜家台闸加载上信息化“翅膀”,将更好地保障防洪安全,提升灌溉效益。
截至目前,荆江大堤颜家台闸重建工程已完成老涵闸拆除、涵闸基础灌注桩施工和涵闸垫层浇筑、闸室浇筑及闸门安装,完成总工程量的80%。承建方正加快推进其他建设内容,计划5月完成闸室建设,6月进行启闭机安装,汛期后进行信息化建设及相关恢复工作,确保今年11月完工。

一种农业灌溉用智能水闸闸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灌溉用智能水闸闸门。 2.农业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有战略意义,而在农业领域,灌溉影响着农作物的生产,因此灌溉尤为重要,农业灌溉常用到水闸闸门,对水流进行截断和放流,市场上的农业灌溉用智能水闸闸门多种多样,但仍存在一些缺点; 3.但不方便根据需要对水流的方向进行改变,水流方向选择少,灵活性不足,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农业灌溉用智能水闸闸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灌溉用智能水闸闸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农业灌溉用智能水闸闸门不方便根据需要对水流的方向进行改变,水流方向选择少,灵活性不足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灌溉用智能水闸闸门,包括: 6.主水道,所述主水道的焊接安装有横截面呈圆形结构的灌溉闸道,且灌溉闸道的内部设置有闸门机构,其中灌溉闸道的纵截面长度大于主水道的纵截面长度; 7.所述灌溉闸道的外侧设置有分流机构。 8.优选的,所述闸门机构包括闸门本体、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灌溉闸道的内侧紧密贴合有长度等于其长度的闸门本体,且闸门本体的内侧一体化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闸门本体关于第一连接板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9.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调节机构。 10.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块、电动伸缩杆、第一连接轮、第二连接轮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部卡槽并滑动连接有纵截面呈“t”字形结构的连接块,且连接块的顶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固定有安装灌溉闸道上的固定板。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侧一体化设置有第一连接轮,且第一连接轮的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连接轮,所述第一连接轮的纵截面长度大于第二连接轮的纵截面长度,且第二连接轮的上侧安装有驱动电机,并且驱动电机固定在固定板下方。 12.优选的,所述灌溉闸道的前侧一体化设置有副水道,所述灌溉闸道的左侧焊接有第一侧水道,且灌溉闸道的右侧固定有第二侧水道,所述副水道、第一侧水道、第二侧水道和主水道组合构成“十”字形结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农业灌溉用智能水闸闸门,能够根据需要对水流的方向进行改变,且水流方向选择更多,灵活性更高,且操作简便,结构稳定; 14.1.设置有第二连接轮、第一连接轮和闸门本体,通过第二连接轮带动与之啮合连 接的第一连接轮转动,第二连接板带动第一连接板和闸门本体转动,通过调节闸门本体的方向,能够根据需要对水流的方向进行改变; 15.2.设置有副水道、第一侧水道和第二侧水道,通过主水道、副水道、第一侧水道和第二侧水道组合构成的“十”字形结构,能够将主水道内的水流通过灌溉闸道引向不同的方向,水流方向选择更多,灵活性更高; 16.3.设置有第二连接板、连接块和电动伸缩杆,通过电动伸缩杆底端安装的纵截面呈“t”字形结构的连接块与第二连接板卡槽连接,第二连接板在连接块的外侧转动,操作简便,结构稳定。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板和连接块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流状态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截断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右流状态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左流状态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主水道;2、灌溉闸道;3、闸门本体;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连接块;7、电动伸缩杆;8、第一连接轮;9、第二连接轮;10、驱动电机;11、固定板;12、副水道;13、第一侧水道;14、第二侧水道。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灌溉用智能水闸闸门,包括:主水道1、灌溉闸道2、闸门本体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连接块6、电动伸缩杆7、第一连接轮8、第二连接轮9、驱动电机10、固定板11、副水道12、第一侧水道13和第二侧水道14; 26.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中所示,打开固定板11下端固定的电动伸缩杆7,电动伸缩杆7带动底端安装的连接块6升降,连接块6带动外侧卡槽连接的第二连接板5升降,第二连接板5带动上侧安装的第一连接轮8在与之啮合连接的第二连接轮9的外侧上下滑动,调节第二连接板5下侧固定的第一连接板4的高度,第一连接板4带动外侧左右对称安装的闸门本体3升降,控制电动伸缩杆7将闸门本体3抬高,闸门本体3的横截面长度均大于4条水道的内径,因此闸门本体3能够对第一侧水道13和第二侧水道14起到遮挡作用,由于4条水道的内径均小于灌溉闸道2的纵截面长度,第一连接板4抬升后,和灌溉闸道2纵截面长度相等的闸门本体3依旧能够遮挡第一侧水道13和第二侧水道14,主水道1内的水流进入灌溉闸道2内,并经过副水道12排出; 27.如附图1和附图4中所示,当需要截断水流时,打开电动伸缩杆7,电动伸缩杆7推动 下端安装的连接块6下降,连接块6推动第二连接板5下侧固定的第一连接板4下降,使闸门本体3重新收入灌溉闸道2内,然后打开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带动输出端安装的第二连接轮9转动,第二连接轮9带动外侧啮合连接的第一连接轮8转动,第一连接轮8转动时,第二连接板5在与之卡槽连接的连接块6的外侧转动,第二连接板5带动下侧安装的第一连接板4转动,使闸门本体3在与之卡槽连接的灌溉闸道2内转动,调节闸门本体3的方向,将闸门本体3调节至与主水道1和副水道12的竖直中轴线重合状态,即可对水流进行截止; 28.如附图5和附图6中所示,打开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带动第二连接轮9和第一连接轮8转动,第一连接轮8下侧安装的闸门本体3和第一连接板4转动,使闸门本体3对准主水道1、副水道12、第一侧水道13和第二侧水道14组合构成的对角线,即可将水流分别引导至第一侧水道13和第二侧水道14内,灵活性更高。 29.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3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民乐县人民政府网
民乐县水务局:智慧水务平台“上线” 农业灌溉迎来“指尖革命”
当传统灌溉遇见现代智慧,汩汩清流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 “指尖革命”。民乐县智慧水务信息管理平台高效运行,通过闸门启闭自动化、计量监测智能化、控制观测远程化,为繁忙的夏灌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民乐县水务局以数字资源整合为核心,按照 “1+1+N”架构(1个指挥中心+1个数据平台+N个智能终端),建成灌区信息平台5处,部署渠道流量自动监测站100个、干支闸门自动化控制设备206套,架设高清摄像机158台,构建全域智能感知网络。通过打造集“全域可视、远程智控、数据融合”三位一体的“数字大脑”,推动 “数据驱动决策、智能替代人工”的现代化治理新阶段。
“以前灌溉高峰期,沿着渠道来回奔波,手动摇闸、抄录数据,风吹日晒不说,调度指令传递总有延迟,”一位有着二十年经验的老水管员感触颇深,“现在坐在指挥中心,水库、渠道、闸门的实时运行状态尽收眼底,哪个闸门该调、哪片地急需水,点几下鼠标就搞定!省下跑路的时间,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协调用水和解决农户实际问题上。”这种“指尖上的灌溉管理”,让灌区彻底告别“凭经验决策、靠双腿奔波”的传统模式,使“以设备替人”的智慧管理成为现实。
平台通过对渠系流量、闸门开度的厘米级精准控制,叠加末端需 水智能分析,预计可实现整体灌溉节水约 15%。远程集中控闸使调配效率提升超50%,渠道淤堵、设备故障等突发状况经由视频监控 发现、远程干预,全面保障灌溉连续稳定。未来,智慧水务平台将持续为农业生产注入 “智慧活水”,在深化水利设施升级突破的同时,更将全力推动农业生产向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相关资讯
新年开新局勇夺开门红惠民生!四清水闸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稳步推进
宁乡市人民政府网站由宁乡市人民政府主办、宁乡市数据资源中心承办,是宁乡市政府和各部门在互联网上发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权威发布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