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说说如水意战争三部曲《佣兵的战争》,军迷不容错过的经典作品!
军事小说是以军事题材为主的一类小说,又被称为军事题材或战争小说。故事背景主要以军队、战争、军事、佣兵、策略和战术为主,描绘不同国度、不同政治倾向和军事集团的斗争。小说的内容通常包括战争史、军事行动、军队组织、军事战略和战术、士兵的生活、战争的社会影响。文中的战争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军事技术,各种高新武器的发展和应用,以及极致的个人英雄主义,都会吸引读者阅读。
说到现在很有名的军事小说,很多读者都会想到《狼群》《弹痕》《佣兵的战争》这些高质量的军事小说。佣兵文一直是军事流的主题之一,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佣兵的战争》,作为如水意战争三部曲之一,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欢。小说发布于2013年12月18日,完结于2017年8月26,历时三年九个月完本,全书字数715万。今天就来说说《佣兵的战争》这部小说,为什么能受到众多读者的喜欢。
小说主角高扬本是国内的一个普通军迷,喜爱刀枪和冒险,在公司倒闭后,选择到非洲去体验真枪实弹的生活。在飞机上遭遇了空难,成为了唯一的幸存者。在岛上遭遇了两方不明势力的厮杀,遭遇无妄之灾的他,凭借自己高超的枪法成功逃走。在途中被毒蛇咬中昏迷,被草原上的部落救下,就此留在这个部落生活。
在部落生活三年后,因为酋长打猎时被花豹咬伤,为了救酋长离开部落,寻找现代社会的办证过户。途中遭遇被屠杀的科考队伍,救下科考队伍。改变了人生的方向,走上了一条国际雇佣兵的不归路。进入佣兵界后经过历练之后,高扬(公羊)和格罗廖夫(大狗)、崔勃(兔子)、李金方(蛤蟆)、弗莱(小苍蝇)几人一起创建了撒旦佣兵团。
最开始是在叙利亚战场纵横,打出了佣兵团的名气,接到完成各种佣兵任务,随后佣兵团在世界上各个地区纵横,与世界上其他势力争斗。主要经历的事件有班加西复仇,索马里建国系列,雨林救伊凡,营救大伊万,乌克兰代理人,叙利亚斩首,阿勒颇监狱,打日本渔船等事件。撒旦成了世界知名的佣兵团,最后解决大敌钢铁圣母,回到国内和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作为知名的军事题材小说,也是有名的现实品类作品。虽然全书多达700万字,质量没有什么问题,读起来也不会觉得冗长。书中刻画了很多有血有肉的角色,情节推动也把握的很准确,也没有什么大的毒点和虐主,三观也没有大的问题,还结合众多时事热点,让读者看的欲罢不能。算是看过的军事小说最好看的军事小说之一,是现在军事小说中能排进前十的军事小说。
作为佣兵小说的扛把子,情节和专业部分都很不错,战斗场面刻画的精彩刺激,各种战术战法信手拈来,军事素养和细节吊打大部分同类小说。步兵战术认识非常到位,比其他军事文更好。武器知识体系很丰富,各种枪械和装备让人眼界大开,可以看出作者是老军迷拥有很丰富的军事知识,不是那种在网上查查随便瞎写。对于喜欢看真实军事的读者来说,这是很不错的选择。
这部小说可以说是《狼群》之后最佳的佣兵小说,文笔老辣,知识丰富,布局清晰,格调高雅。融入了许多近年的真实战役,写出了佣兵战争的残酷和复杂。就是因为某些限制,文中故事情节和剧情写的不太好。再就是打日本渔船那段剧情,拉低了整个故事水准,让很多读者吐槽。整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军事小说,是值得一看的小说。对三部曲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去看看另外两部!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点赞、转发、收藏、支持,也可以评论区留下自己看过的经典小说,大家一起讨论。
以上所有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图片封面均从网络转载,如有冒犯,还请见谅,请联系删除。

《绍宋》与网文创作和时代之文学及漫改的闲谈忆想小说网
今天是21号,《绍宋》漫画正式上线腾讯动漫,所以公然借地打个广告,希望大家都去腾讯动漫收藏一下,顺便看看能不能入新坑……我本人对漫画画风是极为认可和尊重的,中间几次腾讯动漫涂山工作室的老师也跟我有交流,真诚程度远超我想象。 具体路径是去腾讯动漫,找故乡编辑组或者涂山工作室,或者直接搜索《绍宋》即可。 而借这个机会,也跟大家系统的聊一下《绍宋》本身以及我对文艺创作的一点浅薄认识。 《绍宋》的创作开端是不自觉的,从来没深思熟虑的,就是写完《覆汉》后,你已经意识到要吃这碗饭,吃饭就得开新书,不然没稿费,然后编辑也在催,读者也在问,反正就要写一本新书。 然后在一个作者群里,有个混蛋说写靖康吧,写赵构吧……那我说试试吧,就写了。 写的时候,一边写开局一边翻了《宋史》和《续通鉴》,看了一点人物传记,一直写到上架前,才买了王曾瑜老师的《岳飞传》和《宋高宗传》,南阳剧情,才开始翻《宋代官制辞典》。 现在回头去看,完全属于赶鸭子上架,也说明了历史类网文中的历史资料之详实需求应该是处于一个微妙阶段。 但与此同时,我得承认的一点是,《绍宋》也是我的创作黄金期。 最明显旳一点是,有些情节或者章节真的不是个人可以运作或者计划出来的,比如说在前期什么资料都没有的情况下,主角投奔韩世忠的剧情,以及张永珍身死的剧情,就是一种理所当然,却又忽然而然的创作。 我不想用灵感这个词汇,因为写的时候真的是不假思索的。 投奔韩世忠的剧情,是读者推动的,上一章善意的读者互动摆在那里,而我自己摆出键盘后,很自然的就一边想着这一段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读者反应,那一段写出来读者会怎么戏谑,一边就把情节顺了出来。 张永珍的身死也只有一点文学小技巧的轻微反用。 关键的是之前一卷的铺垫,是前几章的描述,以至于写到这一章的时候,他已经必死无疑,主角摆在那个立场一定要去装一装的,双方的戏码都已经自然而然,不可能再变,可这个时候就会想,真正的英雄到底该是怎么样?真的会大公无私、忠孝为先吗?主角真的会虚伪到头、伪装到底吗? 于是,两个简单的反转,让张永珍回归凡人,让主角失控,构成了这本书上架前最好的一個剧情。 这种自然而然的流畅感,委实是创作过程中可遇而不可求的。 至于《落雕》,反倒是创作早期便预想过的剧情,早到什么程度,早到决定写靖康,但还没开书时,我就在听布袋戏配乐时想到了这个具体的剧情,和具体那个动作和台词——一定要是面无表情,一定是要给朕射下来! 当然,这句话临到写时,改成了“替朕射下来”……因为主角这个时候的状态是虚脱的,所以是强撑着的语言表达,应该是更软弱的语气,而他即便是再虚脱、语句再软弱,也已经事实上构成了时代的最强音,所以反而效果更好一点。 但《落雕》之后,就是全方位的失控到崩溃。 个人写作状态的下降、空虚的知识储备、角色脸谱化的演绎,到了这个时候开始统一的暴露。 很多人不理解,网文为什么那么多烂尾,那么多太监,其实不光是网文,任何一种连载类的商业文艺作品,都要面对持续不断更新带来的巨大磨损,那种磨损是全方位的,从创作热情到身体,再到作品本身,磨得你牙齿发酸,骨骼生疼,心里长茧子,网文几百万字写下来,质量下降是理所当然,是常态,同一部连载作品周期内越写越好反而是一种很少见的状态。 而更新偏偏是网文的生命线,它带来的问题是全方位的,是反过来会跟其他问题想纠缠促进的,这个时候我就有预感了,这本书怕是要难以善终,那个时候我就开始自己告诉自己,同时开始求救式的告诉少部分其他读者,这本书的最终目标是要完本。 但是,我最终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会崩在基本的结构上。 因为沉默螺旋和网络时代的流量特征,很多人都在说《保全》如何,一直到上个月还有什么网络大神在微博上骂我,但不是这样的……保全固然造成了轰动效应,引起了一直到现在都没停下的网络中伤,但更多的是舆论发酵和公关失策。 不要说书本身的问题,只说黑子,早在《射雕》后这书就已经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黑子群体,他们因为更新的不满而聚集,然后以举报得逞为乐趣,甚至在举报成功后私聊给我……这里面甚至有一位知乎几十万粉的大V,他乐此不疲的在贴吧里表达对我的不满和持续的嘲讽,并在知乎上保持沉默。 抛开这些混乱的、搅扰视线的玩意,真正让这本书陷入到不可挽救地步,丧失了它原本应该有的一点文学性节点在哪里呢? 在《武林》,在第五卷江南之行。 别的问题,从《保全》的失误到其他章节角色和情节处理的力不从心,都只是技术或者场外舆论问题,这里是个全面的结构性问题。 从这里开始,整本书的结构失控了。 或者说,我再也没能力维持下去了……如果是有心的读者,会发现主角东南之行过于仓促,本该在卷末定性的人物评价,居然在一开始就甩出来,这就导致了我忽然不知道该写什么了,于是本该属于新一卷的北伐剧情被迫上马,在这一卷后半段开启……一卷之内,前后内容是不搭的。 说来可笑,过了这一章,我基本上是带着一种悲壮心态在写了。 而真正那天早上起来,发现《保全》引发了舆论漩涡的时候,一方面是气闷,另一方面则是意外的有一种,果然来了的感觉。 不过,最后引发的漩涡和网络矛盾远超我想象也是事实。 并且直接导致了我新书的风格大变和大量减少与书友交流的应激发应,我这辈子都可能会走不出这件事情的阴影,继而产生从根本性格上的改变。同时,《黜龙》现在的问题是节奏压得太缓了……但这些就是后话了。 回到《绍宋》上,从技术角度来说,行家或者有创作经验的读者都能看出来,问题在江南剧情,这种预兆,在《落雕》后,二圣回来,《白马》那章已经初现端倪,到了《武林》彻底崩塌。 除此之外,我个人的心态也在《落雕》后明显患得患失,跟着读者和剧情起伏不定,也算是一种知其然而不能为的表现了。
李治你别怂忆想小说网
老贼09年入行,十四年一共写了七本书,总计一千多万字,算是老作者了。当然,这个数字有点难看,在那些日更万字的作者面前天生矮一截,幸好大部分时候不必与他们相见,心态稳的一批。 靠着写书也算能够养家糊口,不必上班打卡,不用在单位忍气吞声,不需给领导陪笑,人生过得不算富裕,不算精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是一个平凡无奇的普通人在红尘中打滚,至今没参悟什么人生大道理,只是拖家带口有个奔头,一辈子看到头也就这样了。 这本《李治你别怂》其实在中后期时,大纲有过一次大修改,原定的情节走向应该是李治与武则天之争,而武则天也本应是书中最大的BOSS,主角将她弄下去后才算结束。 只是在写到中期时,我仔细参详了一下前后的情节,主角的到来已经改变了太多历史轨迹,如果还是按照原本的真实历史去写,未免有些不合理了。 这一切的改变最初的源头就是李治的病被李钦载治好了,历史上的李治如果不是身体原因,武则天是没有任何机会的,那么既然主角已经改变了历史,武则天如果还能掌控权力翻云覆雨,未免太看不起李治的能力了。 好了,既然已完本,满意的或是不满意的,都到此为止,一本书,一个故事,一段人生,过去也就过去了,咱们往后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