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世纪欧洲贵族有多“脏”,贵妇在裙子里上厕所,随地可见排泄物
看到一个冷知识差点被笑死。中世纪欧洲贵族有多“脏”,贵妇在裙子里上厕所,随地可见排泄物。
这是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外侧的凸起就是厕所。排泄物从高处落下,这样就解决了生理问题和卫生问题。有点像我们八九十年代楼道里那个扔垃圾的通道,垃圾丢进去就滚落到最底下统一被运走,在那时是很便捷的一种操作。
蹲坑下面有一个长长的通道,连着屋外地面上的化粪坑,这个通道修在城堡的凸起处。但这种设计有一个安全隐患,就是刺客可以通过建筑结构,判断哪个是主卧的厕所,进行暗杀。
根据史料记载:英国国王艾恩德赛、戈弗雷四世下洛林公爵、波西米亚公爵罗米尔等王公贵族中的不少人,都是在如厕时,被站在厕所通道下面的刺客拿着长矛刺杀。
而更有趣的是,刺客的英文单词是“assassin”,也就是ass(屁股)ass(屁股)in(进),可见这种刺杀方法,给欧洲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所以才造出了这么一个直白的单词。
这是王公贵族上厕所的方式,那平民百姓呢?他们就更随便了:
要么就在街头随地便溺,要么讲究一点的,就用桶装起来,倒到街上或者河里去。所以,在欧洲中世纪,经常有人走路被“天降神物”......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后期政府出了一条规定:每次倾倒前,必须大喊三声,用来警告楼下走路的人。
后来,美国历史学家罗杰·埃克奇在《黑夜史》中记载:欧洲城市的居民们,将夜壶倒往窗外以处理其“内物”。1英尺(约30厘米)多深的明沟渐渐塞满灰烬、牡蛎壳和动物尸体;街道成为倾倒污物的垃圾场,路人被迫从中穿行。
当时,为了防止突如其来、从天而降的污物,绅士们都要戴礼帽出门,走在女士左侧,以防止女士遭受异物的突袭,这就是后来有名的“外国绅士文化”。
相对于普通的民众,那时修道院的僧侣最讲究卫生,普遍使用旱厕或者水厕。
不仅如此,中世纪的欧洲还很少洗澡,整个街面都是臭气熏天。
在古代西方,洗澡是比较稀罕的事情。即便在沐浴文化一度发达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沐浴也不是为了清洁,而是为了锻炼身体,保持肌肉放松、头脑清醒。因此,很多公共浴室与运动场、角斗场建在一起。
后来,罗马人无法抵抗日耳曼等民族的入侵。中一个原因就是,罗马人的水管中含有大量铅,导致罗马人的人口数量、身体素质大幅下降,但当时人们并不清楚原因。
日耳曼人认为罗马人战败,就是因为“淫乱文化”和“太爱洗澡”,所以人们就更不洗澡了。
到了14世纪中叶,欧洲黑死病大规模暴发,但人们不知道得病的原因,又看到死掉的人接触过澡堂等地,就错误地认为,洗澡会让病菌通过毛孔进入身体。
照这个逻辑,欧洲人认为,预防黑死病的方法就是——不洗澡。从此,他们就不洗澡了,但这种恶习带来的后果是瘟疫更加猖獗。
早期教会甚至下过指令:“对于那些好人,尤其是年轻人,应该不允许他们沐浴。”以王室成员为首的欧洲卫道士,更是将洗澡视为堕落的根源。
洗澡的人被认为是病人,洗澡甚至被视为一种惩罚。路易十四一生洗澡不超过7次;他成年之后,基本上就没洗过澡了。蒙特斯班侯爵夫人,是路易十四的情人。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但她也忍不住跟旁人抱怨:
“路易十四身上的臭气,能在十步开外就叫人恶心得作呕!”
有一部叫《香水》的电影很有名,故事背景是18世纪的法国。法国现在有多香,当时就有多臭。 那个时代的法国,不,应该是整个欧洲,街道散发着粪便的臭。
不仅是人的,烂鱼烂虾,反正什么都往街道上倒。因为没有下水道,也没有专人来处理。
但是不是所有贵族都这么恶心呢?还真不是。有一位叫亨利八世的国王,就频繁地更换皇宫。他声称是为了激发臣民们的忠诚,实际是为了摆脱皇宫的脏乱与恶臭。
因为当时未有下水道系统,人们也未有卫生观念,所以环境相当糟糕。皇室在各个宫殿居住后,都会留下食物残渣、粪便等,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臭味。
英国作家埃莉诺·赫尔曼曾在书中《The Royal Art of Poison》指,“有些朝臣懒得找便壶,一拉下裤子就在楼梯、走廊或壁炉里解放”。1675年,有人曾对罗浮宫进行评估:发现楼梯上和门后,几乎都有大量的排泄物。
历史学家艾利森表示:挑剔的亨利八世一直与污垢和臭味对抗,但在当时难以避免。为了让朝臣及仆人别再乱尿,亨利八世还在花园墙壁上画红色大「X」,没想到却激起男人的瞄准欲望。
尽管亨利八世有准备完善的厕所系统,但由于没有清洁概念,因此马桶里满满都尿,导致宫殿依旧臭气冲天,只能频繁地更换皇宫,眼不见心不烦。
而一本14世纪的仆人手册上,还提到“擦屎夫”一职,主要是提供擦臀巾,帮忙皇族擦拭排泄及沐浴。直至19世纪,欧洲卫生概念与清洁技术普及,皇宫才不再飘恶臭。

中世纪欧洲贵族有多“疯狂”?贵妇在裙子里上厕所,都可随处大小便
欧洲人优雅、高贵、香气宜人?不,事实并非如此。可以说,这是他们在中世纪时期留下来的习惯。那个时候对于欧洲人而言,是历史上无比黑暗的一个时期,瘟疫、混乱、死亡等可怕的事无处不在。
而除了这些之外,人们普遍不洗澡,粪便也随便排。比如,“浪漫之都”巴黎,就曾被认为是“粪便之城”。
当时的人有多疯狂?女性们在裙子里排便、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一生洗两次澡、英国国王詹姆斯到死都没有洗过澡等。
正因如此,香水才被发明出来。那么,在他们疯狂的背后,原因又是什么呢?
中世纪的欧洲,“讲卫生”这一概念基本不存在。在人们的眼里,不洗澡就是最好的讲卫生,正因如此,用“脏、乱、差”来形容这一时期的人们,一点也不为过。
难道这些事只有平民在做吗?不是的,包括王宫贵族在内的所有人都在做,而让人惊掉下巴的是,王族居然是在这一过程中的牵头人,主动带着人们走向“脏、乱、差”的生活。
没有完善的基础,制度和号令的约束在人群中压根就起不到作用。当时,欧洲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排水系统以及公共厕所,随处排泄的事儿随时可见到。
比如,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殿虽然看起来很威严,但各种刺鼻的恶臭味和香水味相互充斥着,让人感觉特别怪异。
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当时皇宫并没有独立的卫生间,一些朝臣、奴仆,甚至是皇室成员等,一旦有三急,便随处排泄,任谁也管不了。
当时的画面有多荒唐呢?楼梯、走廊和壁炉旁等地方都被排泄,让人防不胜防。更可笑的是,凡尔赛宫里的门后、楼梯之上等,随处可见粪便,很难想象那就是皇宫。
不过,也有对不卫生相当排斥的人,那就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为防止朝臣和奴仆在花园里排泄,他直接用红色颜料在墙上涂一个大“X”号,以警告他们。
然而,这一招并没有用,不仅有人在花园里随便排泄,连御厨也赤裸着身子做菜,让亨利八世气不打一处来。
如何避免这些恶臭呢?除在宫殿里撒下非常多的香料,亨利八世还在自己的鼻子上挂了香料,让人哭笑不得。
随处排泄只是其一,普遍不洗澡也很常见
在中世纪,欧洲人普遍不爱洗澡也是很多人病诟的地方。他们从来都是这样的吗?并不是。从公元前476年至公元1500年的1000多年时间里,欧洲最重要的统治者是罗马。
他们相当爱干净,曾建立一个巨大的公共浴场,其长度为218米、宽为112米,是罕见的非常大的澡堂。除此以外,各个比较小的洗浴场所也在不同的地方建立,以供有需要的人去处理身上的问题。
然而,罗马帝国覆灭以后,爱洗澡的习惯不再被传承,众多的原因让人们拒绝洗澡。第1个是谣言,不知道从哪里传出的风声,让人们坚信“洗澡会患上疾病”,因而相当排斥洗澡行为。
第2个是政治强制要求,日耳曼人占领欧洲以后,将罗马的灭亡归结为洗澡风俗,因此明令禁止洗澡的行为,惧怕官方的权威,自然不会有人主动去做“出头鸟”。
第3个是宗教约束。在宗教的宣传里,“圣人不爱洗澡”的理念长期被传播,其中“圣女阿涅斯一生未洗过澡”的说法最为流行。为追求这一目的,伊莎贝拉一世用行动证明,一生都从未洗澡。
作为宗教信仰者,修道院的修女们从来不洗脚,更不敢提出“洗澡”这两个字。因为在她们看来,洗澡不是一件光荣的事儿,甚至会“触犯上帝”。正因如此,为“保住圣洁之躯”,她们身上要比其他人还臭。
其实,政治的强迫和宗教思想的洗脑,并不会让全社会都去遵从,人们一般都只会关心与切身利益有关的事儿。
所以,洗澡会患上疾病的谣言,才是让人们拒绝洗澡的主要原因。当时,脏乱的环境让社会环境急剧恶化,最后爆发令人闻风丧胆的黑死病。
但不知人们从哪里听说的谣言,认为“洗澡会患上黑死病”,因此对洗澡的行为予以排斥。不仅民众相信,医生也坚持认为:在公共澡堂洗澡,身体毛孔会随之放大,从而让毒素顺利进入体内,导致疾病爆发。
恶臭的生活环境加上臭烘烘的身体,并不都是坏事。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才拼尽全力地研究香水,让香水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东西之一。
思想的觉醒才是根本,欧洲人终在文艺复兴后改变
日耳曼人规定“不能洗澡”只是相当短的一个时期,真正影响欧洲人几百年的是思想,包括宗教和医疗等。
当时的天主教认为,不洗澡更容易接近上帝。处于病痛之中,没有更好的医疗体系去治疗疾病,人们只能相信神仙。因此,对于这一说法,固然不会持怀疑态度。
久而久之,“不洗澡更容易接近上帝”的说法便成为一种信仰,在个体和群体之间传开,最后转变为一种习俗。
一些人想不到的是,高跟鞋和圆顶礼帽在中世纪的欧洲是有实际作用的,鞋子主要是为了避开地面上的屎尿、帽子则为防止“从天而降”的各类赃物。
文艺复习之后,欧洲人逐渐在思想上顿悟,将关注到神灵身上的焦点转移到人的身上,从而发现一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比如“洗洗更健康”等。
而摆脱长久以来的束缚,并不是一夕之间就能完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发展到现在,欧洲人终于摆脱了“不洗澡”的时代。
从功能学的角度上来说,人们身上所穿戴和使用的东西,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都有其“特殊效用”。比如,香水其实是为了避免热臭的空气,高跟鞋和圆顶礼帽则是为了防止遭遇意外的屎尿。经过几百年的改变,人们摆脱了昔日的肮脏,不过当时留下来的一些习俗也成了如今的好东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中世纪,欧洲贵族把葡萄酒当水喝?真的
一直疑惑美剧《权力的游戏》中,欧洲贵族们 ,聊天也喝,开会也喝,躺在床上也喝,生病了也喝,历史上贵族生活真是这样的吗?
那时,公共水井附近便是垃圾场,因此水源总是被污染,经常会引起各种疾病。 加入饮用水中以减少地方病疫的危害。
葡萄酒与无酵饼象征耶稣的血与肉 ,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曾举起葡萄酒对门徒们说“喝吧,这是我的血。
和无酵饼,分享了基督的神性,上帝与信徒同在,这直接导致了各修道院都有种植葡萄。 因为酿造工艺和保存的原因,导致 ,普通人很少有机会能饮用葡萄酒。
葡萄酒被呈上餐桌,作为对战胜勇士的奖赏 ,和对下次战斗的鼓舞,是个荣耀及神圣的象征。 能参与这样的葡萄酒宴会,除了战士就是哲学家。
,也是从这个时候葡萄酒才慢慢走上正轨。 因为人人有酒喝消耗量大,所以在这上面做研究的人也多起来。 于是出现了土壤分析,葡萄分类,气候地区选择,等级评分制度等。
葡萄酒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
相关资讯
中世纪的欧洲贵妇们有多“脏”?在裙内大小便,皇宫里到处是粪便
在现代人眼中如此肮脏不卫生的事情,中世纪的贵妇又不是没有鼻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首先是服装的束缚,中世纪贵妇们基本上都会穿帕埃尼裙,也就是大家在西方电影中常见的贵族裙。黑死......
上篇:三日读感(诺曼风云)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