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领跑,妹妹跟上!徐医大迎来双胞胎姐妹花徐州医科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
9月19日是徐州医科大学2020级新生报到的第一天,2000多名本科新生陆续入校。来自江苏南通18岁的双胞胎姐妹范瑶和范璐,以379和357的高分同时被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和护理学院录取,如愿以偿成为徐医学子。
昨天上午,在徐州医科大学的校园里,记者见到了这一对18岁的姐妹花。范瑶和范璐虽是一对双胞胎,两人的性格却截然相反,姐姐范瑶活泼直爽,和记者交谈时一直带着和煦阳光的笑容,而妹妹范璐是个沉稳内敛的小姑娘,平时喜爱弹琴和音乐。“我们俩从小到大几乎没怎么分开过,同上一所幼儿园、同一所小学、同一所中学,现在大学又考到了一起。”采访中,比较善谈的姐姐范瑶告诉记者,“出生时,我就比妹妹跑得快,早出生15分钟。没想到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也是一路领跑,今年高考,我考了379分,妹妹考了357,同时被徐州医科大学录取。”
范瑶说,“从出生相伴至今,我和妹妹之间总有着奇妙的心理感应,平时一起学习,我总能感觉到妹妹可能会在什么问题上有困难,所以我也总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帮她解决。而妹妹的动手能力和家务能力比我强,收拾房间、整理衣物时,她也总是想在我的前面,帮我考虑好还有哪些没准备好、没做到位等。”
在谈到为什么选择学医时,范瑶告诉记者,“因为是双胞胎,我们俩出生时体重较轻,所以6岁前一直容易生病。记得小的时候,我几乎每周都要有两三天是在医院里度过的。那时候,看到医生和护士对我们细心照顾、温柔呵护,我就想着长大后也要像她们那样,做一位能给患者解除病痛的美丽天使,用自己的医术和耐心,真正帮助到病人。”
今年7月底,当姐姐拿到高考成绩时,在志愿填报栏上的第一志愿填写了徐州医科大学麻醉专业。没想到妹妹也和姐姐想到一起了,也选报了徐医大。妹妹范璐说,“我们早就听说徐州是座历史名城,而且交通便利,是座美丽的城市。而徐州医科大学也是我们姐妹俩非常向往的学校,既然我们共同有着学医的理想,就毅然决定报考徐医大。”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我们的愿望永远是当一名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生。” 说这句话的时候,记者看到范瑶范璐姐妹俩眼神里的坚定。

浙江双胞胎姐妹花今年一起上交大!还是同一个班![图]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
周到上海报道 姐姐蔡亦卓,妹妹蔡也越,都是浙江镇海中学19届毕业生。这对“心有灵犀”的双胞胎姐妹今年高考成绩只差一分,双双被上海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录取了。
她们来自浙江,长相相似,性格也很相似。
在父母的眼中,经常心有灵犀,冒出一样的想法。在生活和学习上默契十足,玩游戏的时候经常因为默契获胜。不过有时候也会有小争吵,但姐妹俩的感情非常好。
“从小到大就被问无数次:你们是双胞胎,有没有心灵感应?”两姐妹常常会故弄玄虚,但实际上她们更愿相信所谓的“心灵感应”。
她们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基因及生活环境。凭借着这种独特默契,她们总能在你划我猜、两人三足等游戏中拔得头筹。在学校乒乓球双打比赛中,右撇子姐姐和左撇子妹妹的默契合作,也能让她们所向披靡。
生活默契,但在学习中则是你争我赶,互相督促,如果成绩稍微不一样,成绩低的人就赶紧埋头学习,所以两个人不断进步,成绩优异。
上初中的时候,姐妹俩来到宁波读书,没有父母的照顾陪伴,姐妹俩互相扶持帮助。生活中遇到困难,俩人一起攻克难关。
有人心情不好,总有另一人陪伴在身侧,悉心安慰鼓励。学习上更是互相加油打气,遇到不会做的题目,齐心协力努力,成绩不断进步。
高中两姐妹考入镇海中学,两人都喜欢理科,选修了物理、生物和化学,三年里两个人还是形影不离。
她们互相陪伴,互相照顾。姐姐考砸时,妹妹贴心温暖的安慰与鼓励;妹妹骨折时,姐姐风雨无阻地推着轮椅上下学以及无微不至的照顾。
姐姐坦言,她们一直都在学习与生活的世界里互相搀扶,互相成就。
进入高中后,姐妹俩更是不待扬鞭自奋蹄。怀着对数理的热爱
高一时,交大的学长学姐回母校宣讲,两姐妹第一次对交大有了深刻的了解。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实力雄厚的科研力量,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浓厚的国际化氛围,还有那宽广美丽的校园、悠久的历史底蕴、丰富的社团生活,尤其是它那明显的理工科优势深深地吸引了她们,这也铸就了她们相约交大的梦想。
如今姐妹俩实现了相约交大的梦想。
选专业的时候,姐妹俩都选了工科。在她们的理解中,工科是拿起知识和技术的工具在名为“实践”的高山里磨练技艺,选择工科,意味着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将理论用于实际,在一次又一次动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选择工科,就是选择了学习专业技术的道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在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她们即将前往交大报到。面对梦想之中的大学和充满挑战的大学生活,她们也将拿出小时候“打怪”的勇气。
她们相信,在未来四年的交大学习生涯中,甚至在更远的将来,她们都将也会一直是彼此世界中最温暖可靠的二分之一。
2009年,上海的三胞胎兄弟一起考入上海交大,老大叶诚明以524分被“电气信息类”专业录取,老二叶诚亮以541分被“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试点班”录取,老三叶诚辉以531分被“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
同年,浙江长兴中学的双胞胎姐妹花高芬、花高芳也被上海交大录取,考了716分的妹妹花高芳被经济学专业录取,考了715分的姐姐被本硕连读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2009年,郝东瑞、郝东新,这对出生时间仅相差五分钟的双胞胎兄弟分别以631和644的分数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土木专业和电气专业。
2009年,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中的双胞胎兄弟樊昊霏和樊昊阳被北京大学预录取。江苏省常熟中学双胞胎姐妹黄菁菁、黄倩倩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湖南长沙师大附中09届学生,双胞胎邓景予、邓景文兄弟分别获全国中学生信息大赛夏令营金牌和银牌,双双被保送升入北京大学。
高颜值双胞胎姐妹花:双双考入淮工计算机专业,毕业又去同一家公司上班
编者按:疫情防控期间,我校积极拓渠道,与用人单位连心架桥,引导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强举措,优化就业管理服务,云端推送就业政策、应聘指南、面试技巧等,加强精准指导和个性化服务,努力向毕业生推荐符合其个人特点的岗位;聚合力,协同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就业局面,努力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严珂和严玥是计算机学院计算机1166班学生。她们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严珂是姐姐,严玥是妹妹。四年前,这对双胞胎姐妹考入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学院计算机1166班。四年间,两姐妹克服家庭困难、疫情影响等因素,携手同行,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绩。四年后,她们又双双签约了江苏瑞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即将在同一家公司任职。让我们走近这对双胞胎姐妹花。
书籍、美食、健身、电影是她们的小情怀;争吵、亲密、互帮、互助是她们大学生活的常态。大学四年,计算机学院计算机1166班严珂和严玥双胞胎姐妹花一起学习生活,互相鼓励,互相陪伴。临近毕业,姐妹俩又双双入职同一家公司。她们的青春,因为有彼此的存在,显得格外充实美好。
关于学业:“不负青春砥砺前行”
姐妹俩都有一个“IT工程师”梦。从小形影不离的两姐妹,大学也“心有灵犀”的在同一个班级读书。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会选择淮阴工学院的时候,姐妹来的答案出奇的一致,“被淮阴工学院计算机专业所吸引。”在姐姐严珂看来,“只有了解了该领域的背景及相关知识,才可以胜任信息时代的计算机专业的应用领域的工作。”有了目标,姐妹俩感觉有“浑身使不完的劲”,常常相约图书馆学习,总是很晚才回宿舍。
“为了提升应用实践能力,我们还在课余时间参加程序编程、信息技术运用等实践活动。”妹妹严玥介绍到,每个实践活动对她们来说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压力大的时候,想过放弃,但后来还是选择继续,苦恼的时候我们会彼此给对方打气。”
参加程序竞赛让姐姐严珂记忆深刻。熟练掌握编程知识、完成程序设计题、独立编程等......那段时间,严珂翻阅学习记诵相关资料到深夜。压力大的时候会向妹妹严玥吐苦水,严玥则会贴心地安慰她说:“坚持下去,每一个环节都是宝贵的经历,以后再大的困难也能迎刃而解。”
“她们学习非常刻苦,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不仅仅满足于课堂内容,而是朝着专业知识的深度发掘自己,姐妹俩互相加油打气,在做好自身学习的同时,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凯军说。
揣着冲劲和梦想,四年来两姐妹表现比较优异:姐姐严珂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和三等奖学金;妹妹严玥获校三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记者还得知,姐妹俩均担任班级主要学生干部,既是优良班风、学风建设者,也是校园文化、寝室文化的组织者,所在的计算机1166班获得省先进班集体、校优良学风班、校优秀团支部等荣誉。严珂担任副班长,获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大三下学期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严玥参加了多项志愿者活动,获得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姐姐,这回咱俩由同学变成同事了,开不开心啊?”“很开心,和妹妹同在一个公司就职,又可以一比高下了。”严珂严玥笑着说。
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姐妹俩找工作“并不顺利”。“还好有学院和老师的帮助。”姐姐严珂说,她和妹妹因为找工作没少“碰壁”,一直没有找到“心仪的单位”。“那段日子有些沮丧,是学院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推荐我们俩到江苏瑞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辅导员杨文杰更是细致入微视频模拟指导我们面试。”
针对今年毕业生的就业,计算机学院使出了“浑身解数”:主动对接企业,精准推送招聘信息;举办“信息科技”类等毕业生联合网络招聘会;组织辅导员、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开展就业指导“空中课堂”;关注特殊群体,对“建档立卡”学生开展指导帮扶;利用校友资源开展“就业大讲堂”,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3月23日,两姐妹经过顺利通过面试,双双签约江苏瑞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并随后进入了该公司实习。“实习期间,两姐妹表现不错,肯吃苦、善思考、有韧劲,我们公司欢迎这样的人才。”江苏瑞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经理赵呈艳说。
关于生活:“不惧困难携手并进”
跟很多双胞胎一样,严珂和严玥从出生那天起便成为彼此成长路上最为亲密的伙伴。因为家里没有固定收入,父母靠打工来赚取两姐妹的学费和生活费。为了早点替父母分担生活重担,懂事的姐妹俩选择及早就业。
“小姐妹俩一个性格稳重,一个性格活泼,都是我的小棉袄,学习没让我操过心,在家里有活也是抢着做。也十分感谢学校为姐妹俩提供的就业机会。”严珂的妈妈开心地说道。
“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密切联系学生,想法设法多举措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通过‘盯、帮、保、云’四字工作法,形成了温暖、高效、全面的就业工作态势。”招就处相关负责人说。
在淮工四年的学习生活转瞬间就要过去了,姐妹俩心中充满了留恋和感激之情,“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那样的亲切。即将踏上新征程,我们会永远记得在淮工充满温情的日子。无论走到哪里,我们不会辜负母校的期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回报母校,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