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沃尔沃汽车换帅,让外籍高管来攻中国市场

更新时间: 2025-09-26 19:23:35

阅读人数: 226

本文主题: 沃尔沃中国法定代表人变更

“新势力会的,我们三年就学会了;我们会的,新势力十年都学不会。”沃尔沃汽车原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经理钦培吉,因为在今年上海车展上说了这句话,一度被业内称为“网红高管”。

8月18日,沃尔沃官方网站发布人事变动信息: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钦培吉离职,其职位由现任沃尔沃汽车日本总经理裴马丁(Martin Persson)接任。

沃尔沃汽车表示,这一决策是其加速增长、积极推动电气化转型的重要部分,与沃尔沃全球战略保持高度一致。

由负责日本市场的瑞典人Martin Persson替代钦培吉,这个操作自然令人意外。此次人事调整后,中国区销售负责人直接向总部汇报。另外,总部直管中国市场,对经销商也是一大冲击。

种种信号背后,究竟藏着沃尔沃什么样的“算盘”?

资料显示,钦培吉2011年加入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一直负责汽车销售业务,到2019年正式出任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是沃尔沃汽车兢兢业业的老员工。

正如沃尔沃对外新闻稿中,对钦培吉先生在职期间表达感谢那样:过去四年时间,由其领衔的中国团队,在极力保持传统燃油车的份额同时,也积极向“新四化”转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进入电动时代夯实了一定的基础。

2023年1-7月,沃尔沃汽车在全球销售了395,856辆汽车,同比增长18%。其中,新能源车销量,较去年同期几乎翻了一番,占沃尔沃汽车全球总销量的35%。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欧洲市场以及美国市场的突出表现在起作用。

但具体到中国市场,情况则不容乐观。7月份销量为14,182辆,同比下降8%,成为沃尔沃全球唯一一个销量下滑的大区,新能源系列的占比为8%。累计销量方面,达到了92708辆,虽同比增长8%,但相较于其他市场增速明显放缓。

新能源系列的占比为8%,已经说明沃尔沃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存在感很低。碰巧,钦培吉担任大中华区销售总裁期间,正值沃尔沃汽车转型的关键节点。在此背景下,沃尔沃目前在华销售的新能源车几乎仍然是“油改电”产品。而基于纯电平台SPA2的EX90和基于SEA架构的EX30,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上市。

显然,有人需要为迟缓的电动化进程和放缓的增速负责。

在此之前,钦培吉是向沃尔沃大中华区总裁袁小林汇报工作的。此次人事调整后,裴马丁直接向“首席商务官兼副首席执行官BjörnAnnwall汇报”。

虽然沃尔沃汽车方面表示,沃尔沃大中华区总裁袁小林的职务不变,并直接向首席执行官骆文襟(Jim Rowan)汇报。但其工作内容却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他的工作重点将和JIM等董事会成员合作,处理政府关系,利益相关者合作,以及在华战略投资等事务。

中国区权力缩减,袁小林颇有被“架空”的意思。而总部插手直接打理中国市场,外界更担心的是,可能会对现有的销售体系产生冲击。另外,新的管理团队上任后,原有的团队何去何从?

其实,“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这句话正是李书福在收购沃尔沃前所做出的承诺。所以,沃尔沃一直以来都保持着独立的运营和研发生产线。吉利对沃尔沃只有提案权,没有领导权、生产权、决策权。

从近年来的各种动作来看,沃尔沃依然在寻求摆脱吉利的控制,比如两者的合并计划已暂时搁置。另外,吉利旗下的领克品牌正从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联合开发的CMA架构,向沃尔沃SPA平台车型转变。

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体验到沃尔沃的技术实力,这必然会侵蚀沃尔沃原有的市场份额。面对这样的情况,沃尔沃汽车显然要进行一次大刀阔斧的变革,甚至不惜“去中国化”,维护自身的品牌价值和产品竞争力。

近十年来,豪华品牌在华的表现一直是非常亮眼。尽管汽车市场整体出现下滑,但豪华车市场依然呈现增长势头。BBA等头部豪华品牌固然十分滋润,二线豪华品牌也屡创佳绩。

当然,外资车企那些令人垂涎的利润和销量,随着国内市场告别两位数的同比增长、中国品牌强势崛起之后,通通都停留在燃油车时代。进入电动时代,外资车企的日子并不好过,包括豪华品牌和主流合资品牌。

以2023年上半年数据为例,排在豪华车市场前三的依然是BBA。基于去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严重导致过低的基数,大部分豪华品牌在销量上均迎来同比增长。而实际情况却是,相比于不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正常年份,它们的销量规模正逐渐下滑。

像特斯拉、理想、蔚来这些定位高端,售价与豪华品牌主销产品有着高度重合的产品,已经侵蚀掉BBA原有的客户群体。比如特斯拉上半年以29.7万辆的成绩紧随奥迪之后,且差距仅有2.45万辆,更何况是品牌力更弱一些的二线豪华品牌。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7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53.2%,同比增长5.8%;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59万辆,同比下降28%。主流的外资品牌如丰田、本田、大众和日产等,受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打击,份额和增速下降明显。

回顾一众外资车企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新四化”转型,其实并不是它们不具备造电动车或者智能化的实力,而是造不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智能电动车。大众入股小鹏,奥迪牵手上汽,正是考虑到时间不等人。

有趣的是,8月21日,吉利汽车集团正式宣布,钦培吉将加盟吉利,出任吉利汽车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向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汇报。此次人事调动之后,沃尔沃能否以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坚定前行,外国人能否玩转中国汽车市场,双方之间的博弈会如何,这些都是令人十分关注的话题。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沃尔沃汽车换帅,让外籍高管来攻中国市场

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突发人事调整:总裁钦培吉离职、瑞典总部“收权”

来源:雪球App,作者: 经济观察报,(https://xueqiu.com/3502728586/258654558)

8月18日,沃尔沃汽车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人事变动信息: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钦培吉离职,其职位由现任沃尔沃汽车日本总经理裴马丁(Martin Persson)接任。沃尔沃汽车表示,这一决策是沃尔沃汽车加速增长、积极推动电气化转型的重要部分,与沃尔沃全球战略保持高度一致。

钦培吉的履历资料显示,其自2011年加入沃尔沃汽车,曾先后任职沃尔沃汽车集团大中华区销售和经销商网络副总裁、大中华区销售公司首席运营官。在2019年被任命为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

钦培吉在任期间,主推沃尔沃汽车销售服务渠道扩张,同时在电动汽车销售模式上,推动沃尔沃汽车在直营模式方面的探索。此次钦培吉的离开,事先并无征兆。业界所知的是,钦培吉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期间,以“新势力会的,我们三年就学会了;我们会的,新势力十年也学不会”的发言而备受争议。

沃尔沃汽车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7月,沃尔沃汽车在全球的销量为54,165辆,同比增长21%,连续第11个月保持同比增长。2023年1-7月,沃尔沃汽车在全球销售了395,856辆汽车,同比增长18%。其中, 系列车型(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几乎翻了一番,占沃尔沃汽车全球总销量的35%,其中纯电动汽车的占比为10%。

但在全球不同的市场,沃尔沃汽车的表现各异。7月份,沃尔沃汽车在欧洲的销量达到20,286辆,同比增长28%,其中 系列车型销量占该公司欧洲总销量的56%,而纯电动汽车的占比为13%。沃尔沃汽车美国销量同比增长57%,至10,785辆,其中Recharge系列车型的销量同比大涨226%,占其美国总销量的29%。

在中国市场,沃尔沃汽车7月份销量为14,182辆,同比下降8%,其中 系列的占比为8%。截止今年前7个月,沃尔沃汽车在华累计销量92708辆,同比增长8%。但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出色。

继任者裴马丁曾于2015-2017年在中国工作3年,主要负责客户服务及售后销售。现任沃尔沃汽车日本总经理。据悉,裴马丁上任后,将向沃尔沃汽车首席商务官兼副CEO安伯扬汇报。

对此安伯扬表示:“我很高兴看到马丁回到中国。他具有丰富的商业知识,擅长培养本地人才、促进跨文化合作,在直接客户关系、领导力和价值观层面深有洞察。这对沃尔沃加速电气化转型、成为中国豪华电动汽车市场领导品牌至关重要。”

沃尔沃汽车方面进一步表示,裴马丁将与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总裁袁小林紧密合作。沃尔沃汽车对钦培吉先生的付出和奉献表示感谢。

对于沃尔沃汽车此次人事调整,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李颜伟在其社交平台发文称,沃尔沃调整销售管理体系,中国区销售负责人直接向总部汇报,中国区缩减权力;总部直管中国市场,对经销商来说,现实的冲击就是对经销商的支持是否会发生变化。

“沃尔沃中国新管理团队上来后,总部会对中国区利润有一定要求,那么沃尔沃中国精简机构,裁减人员,减少对经销商营销的支持,都是现实的选项。”李颜伟表示。

南方财经网

人事调整|时隔仅4个月,沃尔沃在华销售总裁再换帅:潘鹤松调离,于柯鑫升任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023-12-12 21:22:35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巩兆恩 报道

时隔仅4个月,沃尔沃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一职再迎重大人事变动。

12月11日,沃尔沃汽车官方宣布,现任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潘鹤松(Martin Persson)将出任沃尔沃汽车亚太区除大中华区以外区域(APeC)商业运营负责人,此项任命将于2024年2月1日起正式生效;现任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副总裁于柯鑫(Roger Yu)将于2024年1月1日出任大中华区销售公司代理总裁,向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袁小林汇报。

现任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副总裁

而此番任命,距离上一次调整仅过了4个月,潘鹤松就“匆匆离场”。

对此,沃尔沃方面表示,2024年随着全新车型持续投放市场,电气化转型将得到全面加速。面对这样的关键时刻,此番销售公司高层人事调整,核心岗位的领导轮换和交流,将促进组织内部跨区域的经验交流和学习,充分加强企业的能力建设和体系能力,沃尔沃此次人事变动是为了备战2024年,为实现电气化转型打好基础。

据悉,出任商业运营负责人,潘鹤松将前往的APeC,是指沃尔沃亚太区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区域。

沃尔沃汽车表示,APeC是沃尔沃汽车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区域之一,潘鹤松此前在欧洲和亚洲的丰富经验将进一步推动沃尔沃汽车在APeC地区的电气化转型发展。

而就在今年8月,潘鹤松才刚刚接替钦培吉出任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一职。此前,潘鹤松担任沃尔沃汽车日本公司总经理。彼时,沃尔沃曾对外表示,为进一步推动电气化转型过程中的管理人才交流,同时持续提升中国作为第二本土市场在沃尔沃汽车全球架构内的作用,沃尔沃汽车中国管理层进行了调整。

伴随着钦培吉的离职并火速加盟吉利,出任吉利汽车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以及潘鹤松并非中国本土人才的身份,“逆本土化”的人事调整引发外界猜测,业界将此番人事变动调整解读为沃尔沃不再想在吉利的庇护下继续成长,从而谋求独立并尝试“夺权”。

随后该说法被袁小林否认,他表示吉利是沃尔沃汽车的最大股东,不存在“中瑞双方”的说法,并强调了潘鹤松在中国市场的经验。

不过,如今沃尔沃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一职还是回归到了中国本土人才手中。

据沃尔沃介绍,于柯鑫在汽车行业深耕超过20年,对于中国市场有着深刻洞见和丰富经验,于2015年加入沃尔沃,为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持续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带领团队全力推动在中国市场的电气化发展。

不难看出,尽管短短4个月经历两次较大的人事调整,但电气化转型始终是沃尔沃的核心主题。官方给出的职位调整理由也均是为了沃尔沃的电气化所服务。

事实上,早在2017年,沃尔沃就率先提出了“全面转型电气化”的战略。按照规划,沃尔沃在2025年要实现全面电气化,纯电车型销量占比达到50%,其余为混动车型;2030年将正式成为100%的纯电豪华车企;到2040年,沃尔沃汽车力求成为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

但销量数据方面却不如人意。今年11月,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15178辆,同比增长21%;今年1至11月,沃尔沃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为15.41万辆,同比增长6%;不过,其中电气化车型销量仅为13641辆,同比增长33%。尽管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电气化产品销量同比有所增长,但总体数量还是处于较低水平。

目前,沃尔沃在售电气化产品大部分为“油改电”产品,未能顺利攻克市场;纯电专属产品EX90研发节奏生变,上市进度也不及预期;首款纯电MPV——EM90才于上个月刚刚开启预售。其纯电旗舰产品能否打动消费者,也将从EM90开始见分晓。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国内自主品牌的加速向上发展,沃尔沃在电气化方面的布局还是未能与中国市场庞大的需求及时匹配,目前距离其转型目标仍然存在差距,在华市场面临较大压力。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