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不了解历史,就无法评价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28 15:51:22

阅读人数: 589

本文主题: 清末三杰撑起清朝

图书馆里的错读,刚看书名的时候完全不感兴趣,但是不小心翻到第一页,觉得作者写得特别好,大家对清朝的评价,特别是清末的评价都是卖国求荣,贪官污吏很多,但是也有不少忠义之士,一腔报国情怀,可惜清朝就像一艘修不好的破船,上面的水手再厉害,船上不仅木板是腐朽的,连钉子都是生锈的,救不了,救不来。带着这样的成见,不可能完全理解这样的历史的,虽然作者写得比较主观,毕竟是小说,人物也不是是个完全正面人物,感觉封建思想,儒家学说还是对他影响深刻,(毕竟作者是清末人)但是也是因为这个,才更容易知道当时的人是怎么想的。我觉得这也是图书馆把这本不出名的书放在明显的位置。因为你不了解,你就无法评价这段历史。从图书馆回来,发现电子刊书籍有些封建迷信的有删减,en,咋说呢?糟粕吧,也要让人知道到底糟粕在哪里吧?诸君,这是值得一看的书。

不了解历史,就无法评价历史

晚清三杰:为晚清续命百年的功臣

曾左李三人同为中兴名臣,同为洋务重臣,同为晚清封疆大吏, 是晚清汉臣政治势力中最重要的三人。三人一生交织纠葛无数,互相欣赏倾慕忌恨背叛倾轧,跌宕起伏百转千回。以下简单说说三人之间的关系。

曾国藩会做人,李鸿章会做官,左宗棠会做事。

曾国藩一生儒雅智慧,心胸坦荡,能识人用人,不计前嫌,大局为重,不报私仇,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完美圣人,被誉为最后一位精神领袖。而左宗堂恃才傲物,自负狭隘,飞扬跋扈,虽为曾国藩提拔才青云直上,但得势之后立马自立门户, 和曾国藩翻脸处处为难使绊子。两人同为清廷的股肱之臣,龃龉多年却又惺惺相惜。

以曾国藩的智慧涵养,从不计较,以大局为重,不公报私仇。左宗棠能立下平定陕甘以及晚年带棺材平定新疆两件大功,主要依靠的都是曾国藩前后大力支持。曾国藩不但把湘军松山老营送给左宗棠,还在后方尽心尽力筹集粮饷。而左宗棠的回报则是人前人后辱骂,有事没事上折子攻击。他连他自己的亲家也不放过,背后下黑手。

曾国藩死后,左宗棠献上一副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一句自愧不如,算是为两人一生的争斗画上了一个句号。

曾国藩曾感叹「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左平定疆土的军事才干确实在曾之上。但是同为同治中兴大臣,曾国藩不管是声誉地位还是综合贡献都远超左宗棠。以左宗棠的性格,如果遇到的不是曾国藩,早就被人干掉了。左宗棠的风云一时,全赖曾国藩的赏识提拔和厚德载物不计前嫌的无私支持。曾国藩死后,左宗棠也开始盛极而衰。

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关系则大不同。李鸿章是一生都以曾国藩的学生自居,对曾国藩敬佩有加,继承了曾国藩的衣钵。

曾国藩与李鸿章之父李文安是同年进士,所以辈分上曾国藩高李鸿章一辈。李鸿章科举以后就投到了曾国藩门下做幕僚,二人情同父子,李鸿章在曾国藩的敲打指点下青云直上。

李鸿章为人聪明绝顶,才干超群,为给大清续命真可谓鞠躬敬萃死而后已。性格上也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门生遍布天下,不像左宗棠那样自负跋扈。但他跟老师曾国藩之间也曾有过矛盾。

1860年曾国藩把大营移到安徽祁门,李鸿章认为不妥不同意,两人心生嫌隙。接着曾国藩要弹劾李元度一事则更是火上浇油。李元度是曾国藩的老部下,但他的作为让曾国藩难以容忍,决定弹劾制裁。李鸿章坚决反对,威胁说你要是弹劾李远度,那我也不干了。结果曾国藩真的弹劾了,李鸿章也真走了。

但曾李二人终归于好。后来曾国藩发现学生说的对,把大营搬了;李鸿章也发现自己离开曾国藩混不下去,又回来了,最终继承曾国藩衣钵,从曾府发达,成为晚清曾国藩之后第一名臣。

左宗棠和李鸿章同为曾国藩提拔发达, 后来都成为封疆大吏,并成慈禧太后倚重的洋务派,但他们之间没有师徒情分,所以他俩闹得挺凶。

左宗棠很瞧不起李鸿章,认为他不会带兵打仗,对列强太软弱。李鸿章也不喜欢左宗棠,他给左宗棠起个外号叫“破天荒相公”,讽刺他一个举人功名水平太低居然做了军机大臣。

1874年末的“塞防”与“海防”之争,参与官员众多,左宗棠和李鸿章分别成为两派的领袖人物。后来清廷各安其事,塞防海防并举。左宗棠遂以65岁高龄带棺西征,而李鸿章也得以筹建北洋水军。结果是左宗棠为大清保住了新疆,而李鸿章苦心经营二十年的北洋水师却因种种客观原因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

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学生,在二人争斗中对左宗棠就没曾国藩那么客气了,左宗棠在与李鸿章的交锋中处处下风,没了厚德载物的曾国藩,左宗棠开始由盛转衰,惨淡收场。

值得一提的是,晚清两大商人胡雪岩和盛宣怀分别支持左宗棠和李鸿章,但是胡雪岩显然站错队,在左李二人争斗中,胡雪岩作为垫背工具惨淡收场,而盛宣怀的产业势力直到民国时期都兴盛不倒。

总之,曾左之争只在于政见之争,曾国藩的思想较为保守,而左宗棠的思想则较为激进。而两人其实还是互相十分欣赏的。在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为其作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而左李之争不同于曾左的政见之争,而是政治斗争,在朝廷形成了汉官之间两个派系的斗争,最终两派之争以更通世故,更为圆滑的李鸿章领导的淮系的胜利而结束。

李鸿章的胜利,不仅仅是他个人对于左宗棠的胜利。李鸿章是继承了曾国藩的思想的,李左之争中李的胜利表明在曾左政见之争期间,其实曾国藩完全可以通过权术,手段打倒左宗棠,但是曾国藩却没有这么做。李鸿章继承了曾国藩的衣钵,却没继承其宽容的胸怀。

吉林省十大名将!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吉林的文化历史是非常的深厚,远古时期“寿山仙人洞”、“榆树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商周时期便已经和中原大地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顺治时期,建制吉林省,乾隆时期设置吉林将军。那么在悠久的吉林历史中,究竟涌现出哪些著名的将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李怀光是现在吉林敦化人,唐朝时期将领。跟随名将郭子仪屡次征战,平定安史之乱颇有军功。泾原兵变后,率先起兵勤王,击败朱泚。唐德宗为嘉奖他的功劳,赏赐他丹书铁卷,谁知他拿到铁卷后,随即将其扔到地上,并说“凡是怀疑臣子反叛,才赐给铁券,现赐给我,是叫我反叛。”,这究竟是啥性格,赦免他死罪还不行。

2.后金开国五大臣之——费英东

费英东是现在吉林长春人,清朝开国元勋鳌拜伯父。努尔哈赤为了拉拢他,将将皇长子褚英的长女嫁给了他,将其牢牢的捆绑在一起。自此为努尔哈赤兼并各部落,立下不世之功。在与明朝的战争中,费英东同样表现出色,在萨尔浒之战中,击败明总兵杜松,并将其斩杀,一举攻下叶赫城。

顺是清代将领,我们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立下不世之功,其实左宗棠的成功离不开手下将领的支持,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金顺。在多方斡旋下,伊犁成功收回,随后金顺主政伊犁九年,安抚民心,巩固边防。

额勒登保是现在吉林人,清朝名将。官至太子太保、总理行营、方略馆总裁,主要成就有出征缅甸及大小金川、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出征廓尔喀、镇压湘黔苗民起义、围剿川楚教乱等。一生南征北战,各地战场上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因此两次被乾隆帝将画像悬挂于紫光阁功臣中,足见其能力大小。

杨凤翔是现在吉林永吉人,清末抗俄将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参加抗倭战斗。后驻守瑷珲,俄军大举入侵黑龙江地区,向瑷珲古城发动进攻,杨凤翔率军民英勇抵抗,多次率兵冲入战阵,右臂左足两受弹伤,三次落马,依旧冲锋陷阵,因体力不支力战而亡。

金兀术(完颜宗弼)是现在吉林人,金朝时期名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堪称大宋名将制造机。金兀术多次率军南侵攻打南宋,致使中原地区和江淮一带生灵涂炭,百姓水深火热,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其一生致力于吞并南宋统治中国。

7.“吉林三杰”之一——宋小濂

宋小濂是现在吉林双阳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官至黑龙江都督兼民政长。参与了沙俄抗击战争,用血肉捍卫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挽回很多主权。担任呼伦贝尔副都统时,重设二十一座边防卡伦、创办学校、设置警察、四处巡视等,将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

鳌拜是现在吉林人,清朝大臣,清朝三代元勋。官至领侍卫内大臣、辅政大臣、太子太傅。先后参与了攻克皮岛、五败总督洪承畴、追剿农民军杀张献忠等等,为清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对抗多尔衮中,鳌拜表现出了常人的忠心,因此后来得到顺治帝的重用成为心腹重臣,以致后来成为辅政大臣,辅佐康熙。尽管后来康熙杀了他,但是历史终究没有定义他究竟是一个奸臣还是一个忠臣。

9.女真文字的创制者——完颜希尹

完颜希尹是金朝大臣,先后跟随完颜阿骨打征战,屡次立功,跟随完颜宗翰袭辽天祚帝,收降辽西京,与诸将攻破东京,掳宋徽宗、钦宗及后妃而回,随完颜宗翰逐宋康王赵构于扬州等等,在金国初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金熙宗即位后,一度掌军政大权。其一生征辽灭宋,屡立战功,同时创办了女真文字,为金朝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10.打响抗日第一枪——马占山

马占山是现在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担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指挥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他说“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不能为降将军。”

以上便是吉林省十大名将,吉林地大物博、沃野千里、人杰地灵,为中华大地孕育出了太多优秀的将领,实在是值得称赞的。

喜欢我,请“点赞”+“评论”哦,我们不见不散,欢迎来我主页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呀。

标签: 观点评论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