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瑞安《四大名捕》系列中,为何是残废的无情最难对付呢?
《四大名捕》由著名武侠小说家温瑞安创作,分别讲述了以诸葛正我为首的神侯府,保家卫国,惩奸除恶的故事,诸葛正我为诸葛武侯后人,其人武功高强,位居侯爷,对朝廷忠心耿耿,
秉持正义,花费十多年亲自调教出四位弟子,分别是大弟子无情,二弟子铁手,三弟子追命,四弟子冷血,神侯府和六扇门是两个独立的机构,共同职业为调查处理各种案件,
不同于六扇门人员众多,神侯府贵精不贵多,诸葛正我坐下四弟子武功高强,办事精炼,被誉为“四大名捕”,其中大弟子无情被誉为“四大名捕中最难对付的人”。
为什么无情被认为是四大名捕中最难对付的人呢?古梁镛认为,一个人如果被大家认为最难对付,毫无疑问,
这个人基本上没有什么缺点可查,也就是没有任何破绽,包括武功和性格,而无情正是这样的人,可以说,在他的身上,没有任何破绽可以被对手捕捉。
无情的武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武功,二是各种精妙机关加持。
无情因为从小家中遭遇灭门之灾,身体受暴徒摧残,双腿失去知觉,因此成为了高位瘫痪人士,终身无法修炼内功和外功。
在正常情况下,普通人会为此失去生活的信心和阳光,但是无情没有,为了报仇,他结合自身病情,在师叔天衣居士和师傅诸葛正我的教导下,无情不仅仅修炼了破气神功,
还修炼出独门轻功绝学,身体轻若鸿毛,可御风而起,平时配合特制轮椅所暗藏的抓锁,可以自由飞跃,畅行无阻。
同时,无情苦练暗器功夫,他手上发射暗器的功夫丝毫不弱于以暗器闻名于江湖的四川唐门高手,不同于大部分江湖人士发射暗器的时候,
在暗器上面涂毒,无情的暗器从来不涂毒,因此江湖人士均知无情暗器的厉害,但是依然对其暗器功夫充满敬意,无情的暗器也被誉为“明器”。
身兼高明轻功和绝顶暗器手法的无情,在江湖上留下了“无腿行千里,千手不能防”的威名。
无情超强实力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机关暗器。
无情精于机关暗器的设置,由他亲自镇守的神侯府小楼,里面收藏了神侯府最为重要的物件,各种奇珍异宝,
绝世书画,武功秘籍,江湖、朝廷重要卷宗等等,无情亲自负责小楼的安保工作,他设置了很多高明的暗器,让众多前来探楼的江湖人士铩羽而归,确保了神侯府小楼的安全性。
无情平时出门乘坐的轮椅和轿子,也是他自己亲自设计的,上面都布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机关暗器,让人不敢贸然靠近。
因此,在武功方面,无情凭借着高明轻功、高超暗器手法,结合各种机关暗器,助力他跻身绝顶高手的行列。
四大名捕的名字其实都和他们自身的性格或者武功有一定的联系,无情给人的感觉就是高傲,高冷,冷漠,无情。铁手则是因为他内功高强,一手掌法刚猛霸道。
追命的名字则暗合他自身两个人物特色,一是报案意志力坚定,调查案件追求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同时他腿法非常厉害,有“追风腿”的称号,而败在他腿法下的江湖人士非常多。
冷血顾名思义,就是为人冷血,近乎于无情,冷血曾经击杀了武功高出他三倍的敌人,那一战最主要的就是冷血坚定不移的维护江湖正义,与犯罪抗争到底的绝情大义,义无反顾的正义之心。
为什么说无情最难对付,一方面源自于武功,一方面源自于性格呢?
普通人因为情感丰富而被敌人利用,往往使自己身陷困境,而无情则不同,在外人面前,他冷漠高傲近乎于无情,只有在神侯府,
在天衣居士、诸葛正我和三个师弟等人面前才会显露自己真性情的温暖一面,无情镇守神侯府小楼的时候,定下“非本人允许,
任何人不能靠近小楼十步距离的位置”,如果有人不遵守规矩,无情则会毫不留情的发动各种神秘机关,轻则让来人重伤而回,重则当场毙命。
无情外出办案的时候,为人谨慎,从不给对手任何可乘之机,没有他的允许,除了自己的贴身童子(无情的弟子,四剑一刀),外人不得靠近自己所乘坐的轿子(或轮椅)十步之内,否则立马全力出手,无情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手下无情,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在原著小说中,和无情关系最好的人是铁手,他们即是师兄弟,也是可以推诚置腹坦诚交流的挚友。
通过古梁镛详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无情之所以难对付,是因为无情接近于“极致防御”状态,他虽然不会主动攻击别人,但是在他的绝对防御范围内(十步之内),
任何人不足以对他造成威胁,即便是十步之外,不管是弓箭或者暗器,无情都能够凭借高明的轻功躲避,凭借超强的暗器手法从容接纳或化解各种迎面而来的暗器。

梁羽生是最传统的,金庸特点是“变”,古龙特点是“新”,温瑞安特点是“诡”
梁羽生在这几个人中,是最传统的
他笔下的人物,即使是像练霓裳、金世遗这样的人物,也都是能文能武,更不要说张丹枫、缪长风、唐晓澜、华谷涵、柳清瑶这样的了。至于武功设定,更是正邪分明。正派武功讲究中正平和、博大精深,邪派武功利于速成却后患无穷。
而且他笔下的正面人物,几乎个个是浩然正气,家国为先。毒龙尊者和金世遗师徒二人都已经算是另类了,但这俩人本质上依然是传统的侠士风范。“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若论优点,自然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
不过梁羽生小说的缺点也明显:大部分主人公的形象较为接近,真正影响深刻的有时候反而不是主人公,比如《云海玉弓缘》中的厉胜男。而且有很多时候受传统思想影响,主人公有时会显得略微迂腐。(当然,这种“迂腐”也恰恰是这些侠士们的闪光之处)
金庸的特点是“变”。14部小说的情节、人物特征几乎各不相同,这一点是梁、古等人无法相比的,缺陷是,金庸受自己经历和朋友(说的就是倪匡)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在小说中夹带了一些私货,上世纪的文化氛围中还不算大问题,放在现在这样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未免有些扎眼。
相比之下,梁羽生的观点一直是传统的“家国情怀”,比如虽然坚决反清,但并不妨碍大侠们义无反顾不计生死护送金本巴瓶入藏,这种大局观和英雄气度,在金庸小说中就不多见。
古龙的特点是“新”。大量采用各种新派的写作方式,甚至模仿西方小说(比如《流星蝴蝶剑》模仿《教父》),弱化“武”“侠”,强化气氛的营造和情节的设置,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不过受限于自身功力,总体而言,平均水准较梁金二位是有些偏低的。话说回来,梁羽生小说的水准比较均衡,各部小说之间差距不大,金庸小说差距较大,不过差距最大的应该是古龙。
黄易小说特点是“奇”,武侠、科技、玄幻、神话融为一体,说是武侠小说其实已经不太合适了,个人更愿意称之为奇幻小说。
温瑞安的特点是“诡”,早期的如《四大名捕之逆水寒》还算是比较正常,后来比如《四大名捕之少年》《杀人者唐斩》之类的,我的评价是“走火入魔”。
如果用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武功和人物设定来评价这几位的作品的话
梁羽生大抵是少林武当,属于武学正宗,底蕴深厚;是名门宗师,
金庸大概可以算华山峨眉,灵活多变,但总体还是正派武学的路子,可以看成何足道,
古龙是天纵奇才、自成一派,算丐帮,有打狗棒这样的绝学,也有花架子
黄易属于魔道高人,就像厉工、石之轩那种,诡谲而不失宗师气度
温瑞安算是由正入邪,剑走偏锋,偏激狠辣,大抵是辟邪剑法、葵花宝典。
简单聊聊温瑞安的武侠小说
▲2022版《说英雄谁是英雄》
我个人很喜欢看武侠小说,可以说我的知识全来自武侠的世界。但不管是谁,我对其的作品都是没有看完过,总感到世上每个人都相同的,一个人可以写出优秀的文章,也可能写次了,就如天王级的球星,他可能会打进一个世界波,也有可能打空门不进。
金庸的作品,我认为是越长写的越好,其短篇就有些次了,甚至二篇超短篇其风格都有些与其他作品格格不入,让人总不免怀疑到底哪些是他自己写的;古龙的作品也有类似的情况,有些作品的风格真的相差很大,我喜欢陆小凤、欢乐英雄这样的风格,与之相反的我都没有看。
温的作品我超喜欢,可以说是铁杆温迷,但依旧他的一部分作品我没有去看过,如他的成名之作神州奇侠系列,为何我会看不进去,个人理解这是传统武侠,不管是内容和文本都没新意。而其他的作品,我就很喜欢,如四大名捕系列和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
世上的小说其实都一样,所谓的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根本就没什么区别,都是爱情加斗争,只不过斗争的方式不同罢了。温的武侠他的一些理论非常好,如武功好的不一定是名门培植出来的,一个人能否把武功练好,不是看你师傅多厉害,而是看你能不能悟道。
温的小说与其他名者之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温的世界里政治的成份很重,这就限定了读者,毕竟政治的角斗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或能看的懂的,在温的小说中,武功、武力、武装等一切都是为政治服务的,这和现实地环境特别相似,从根子上杜绝了有关人士说武侠小说是成人世界的童话故事之说,在温瑞安的世界中,最狠的人不是武功最高的人,而是最懂政治的人。
而且温还一改老武侠的传统理论,在老武侠的理论中,文武不对等,而温的世界中,文武是对等的,一个武功很好的人,不见得其文凭会很高,但其文才定会相当好,尤其是对人性和自然力的感知之上,必和武功成正比,要想把武功练好,必先把书读好,这是温的一大开创性的思维,个人认为是特别有道理。
所以,在我看来,温写小说能力也许不是最强的,但他对政治和人性的理解的确是很独到的,这种独特造就了他的成功,当然也必会让许多人反感。
比如,英雄系列的后续作品中,我常看到有人会说温是越写越差了,是江郎才尽了,但我不这样认为。尤其是《天下无敌》这书中,很多人认为温把一次打斗就写成一本书,是骗钱骗人的把戏,其实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一本书不管原创者的目的何在,但不同的读者的确会有不同的见解,为何?这就跟读者自身的能力和特性有关。这世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方巨侠的,这世上的大多数人,要杀他也不必像杀方巨侠那些费心费力的。而温就告诉我们,如何能杀掉一位无敌的巨侠,是很没人性,但的确符合真实的社会,只不过角斗方式不同罢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温不仅仅是小说家,他本质上更像是杂文家,他和鲁迅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用小说的方式写杂文,而天下写文最痛苦最自馁的方式就是写杂文,明知不可为而硬要为之,其痛苦和孤独都不是常人能理解的。
世人多说温的作品常埋坑,让人等的着急或无望,会这样想的人,只能说明他们只是读者,他们不是写文的,更不是写杂文的。换我是温瑞安,我也会写不下去,如我最喜欢的英雄系列,如是我,也许就真写不下去了,因为结局大家都懂的,辛苦努力一辈子,最后所谓的自在门的人以及天下英雄的结局必是死路一条,是失败的,他们的努力与奉献完全来不及抵挡权贵和政府的自杀精神,这样的故事,再说下去,有何意义?
再写下去,作者会疯癫的,文字是有毒的,尤其是杂文式的文字。
最后,我们再看电视的。个人认为,金、梁的作品拍成电视剧要相对容易些,因为那些小说更直白,人性相对也不复杂,而温的作品却是最难的,演张无忌或郭靖都不难,但演苏梦忱、王小石、白愁飞等真的相当难,除非你的人性有过相当的修练。
所以,温作品改编的电视,我更不会去看!
点击图片,参与「东宋世界」第四届年度征文
点击图片,东宋世界全部信息都在里面!
书世家 | 纸世家 | 玉石世家 | 铜世家 | 银世家 | X世家
123953896@qq.com
相关资讯
温瑞安小说中武功最高的是谁
9jWuIs http://blog.numino.net/ 温瑞安笔下的武侠世界高手如云,不同作品中的角色实力难以直接比较,但以下几个角色常被读者视为武功巅峰的代表: WYe7l4 http://blog.numino.net/ 1. 关七(《说英雄谁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