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有产业的人

更新时间: 2025-09-30 16:30:11

阅读人数: 968

本文主题: 现实主义三杰分别是谁

《有产业的人》是高尔斯华绥的经典作品,三部曲《福尔赛世家》中的第一部。书中主要描写了身为资产阶级的福尔赛一家身上发生的故事,着力刻画了索米斯·福尔赛这一人物形象。在故事发生的时候,他们正处于一个由盛而衰的巨大转折时期。这个家族的人有一个特征,就是“牢牢把握所有的财产,无 论是老婆,还是房子、金钱、名誉”。在这本小说中,高尔斯华绥毫不留情地嘲讽了资产阶级。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丛书之一,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英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继承者、与威尔斯、贝内特并称为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三杰的高尔斯华绥文坛奠基作品。

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系列作品开篇之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社会史诗般描述。

《有产业的人》主题思想:既有责任关心自己的幸福,但更有责任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幸福。

高尔斯华绥早期的一些戏剧和小说的确留下了一种韵味、一种氛围,与乡村风...

《有产业的人》是高尔斯华绥的经典作品,三部曲《福尔赛世家》中的第一部。书中主要描写了身为资产阶级的福尔赛一家身上发生的故事,着力刻画了索米斯·福尔赛这一人物形象。在故事发生的时候,他们正处于一个由盛而衰的巨大转折时期。这个家族的人有一个特征,就是“牢牢把握所有的财产,无 论是老婆,还是房子、金钱、名誉”。在这本小说中,高尔斯华绥毫不留情地嘲讽了资产阶级。

“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作品”丛书之一,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英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继承者、与威尔斯、贝内特并称为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三杰的高尔斯华绥文坛奠基作品。

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系列作品开篇之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社会史诗般描述。

《有产业的人》主题思想:既有责任关心自己的幸福,但更有责任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幸福。

高尔斯华绥早期的一些戏剧和小说的确留下了一种韵味、一种氛围,与乡村风景和伦敦上流社会的晚宴混杂在一起。—乔治·奥威尔

John Galsworthy( 1867-1933)英国作家、戏剧家。

1904年出版长篇小说《岛国的法利赛人》后,受到人们关注。1906年,他发表了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和剧本《银匣》,由此在英国文坛上赢得了一席之地。其中,《有产业的人》与十几年后发表的《骑虎》(1920)和《出租》(1921)构成了他作品的第一个三部曲《福尔赛世家》。随后他还创作了另外两个三部曲《现代喜剧》和《尾声》,描绘出了福尔赛家族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高尔斯华绥在戏剧方面也创作颇丰,主要的剧作有《银匣》(1906)、《斗争》(1909)、《正义》(1910)、《鸽子》(1912)、《皮肤游戏》(1920)和《忠诚》(1922)等。

高尔斯华绥被认为传承了英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与威尔斯、贝内特并称为“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三杰”。

John Galsworthy( 1867-1933)英国作家、戏剧家。

1904年出版长篇小说《岛国的法利赛人》后,受到人们关注。1906年,他发表了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和剧本《银匣》,由此在英国文坛上赢得了一席之地。其中,《有产业的人》与十几年后发表的《骑虎》(1920)和《出租》(1921)构成了他作品的第一个三部曲《福尔赛世家》。随后他还创作了另外两个三部曲《现代喜剧》和《尾声》,描绘出了福尔赛家族是如何走向没落的。

高尔斯华绥在戏剧方面也创作颇丰,主要的剧作有《银匣》(1906)、《斗争》(1909)、《正义》(1910)、《鸽子》(1912)、《皮肤游戏》(1920)和《忠诚》(1922)等。

高尔斯华绥被认为传承了英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与威尔斯、贝内特并称为“20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三杰”。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工科博士,一直致力于有色金属提取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曾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发表国家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申请发明专利二十余项,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在科学研究之余,对中外文学研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热衷于研读和翻译英文原著作品。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下思维和精神得到舒展和升华。

有产业的人

以时间为序……关于《世界简史》的阅后笔记

《世界简史》是当年准备报考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的推荐书目,曾经当做教材认真的度过几遍。当时虽对中国古代史抱有莫大兴趣,但于世界史却是真正的门外汉,所阅读的书目也无外乎当时几所大学的本科教科书,此外也就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幸好两部都是经典,没有被国内某教授的《世界通史》带歪,也算是万幸。如今兴趣虽然依旧,但职业的道路已经重新塑就并且走了下来,当2019年到来时,反思自己的阅读经历,发现早已背离了当时的初衷,所有的东西都从认真到速读、从笔记到浏览的蜕变,书架上挤压的书越来越完好,虽然新的阅读手段不断更新,但对书籍的支出已经完全被阅读设备踢了个1:3,一场完败似乎在所难免。那么ok,当自己意识到这种危机时,重读经典似乎能够弥补这种亏空,17年后重读这本小书似乎就有了正当理由。

民国时期,顾颉刚就曾在与友人的通信中论述到通史写作的必要性,他在《当代中国史学》中也提到,中国通史的写作,到今日位置,出版的书虽已不少,但很难达到理想的地步。本来以一个人的力量来写通史,是最困难的事业,而中国史上需待考证研究的地方又多,故所有的通史,多属千篇一律,彼此抄袭。中国通史的写作如此,世界通史更是如此,世界史涉及国家重多,地域文化传统多有差异,随着战争讨伐,帝国版图多有更迭,如何从浩繁的世界史中理出一个头绪,并且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其困难可想而知。世界通史的写作往往以国别为界,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论述,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体系,然而,各个国家的联系与事件发展既存在一定的连贯性,又有自己的独特性,简单的以时间为序很难照顾到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脉络。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1500年为界,前期世界各国的联系相对没有那么紧密,从地域的论述上独立性较强,则偏重于地域史的写作方式。1500年后,因地理大发现以及殖民主义的盛行,则将全球的联系与交流为重点,这部书应该是较为成熟的写作体系。但斯塔夫里阿诺斯是一个纯粹的历史学家,其体系也并非独创,他的世界史观很多都继承自威尔斯通过《世界史纲》和这部《世界简史》所构筑的世界通史的写作架构,其开创意义可见一斑。

到此,不得不提一下作者本人。威尔斯并不是纯粹的历史学家,他是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社会思想家,号称20世纪初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三杰之一。这就难怪其书写的世界史可读性是如此之强,当下貌似流行一种未来史的写作,我一直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理念或者概念,既然是未来,自然就不是历史,以历史的手法描述未来只能算作文学作品,就如同威尔斯的小说《时间机器》,如果一定要把它当做历史著作来看,貌似洞察未来,实则是对历史的无知。这类作者文笔再好、著作再畅销,当他回头看看自己的前辈威尔斯,很难想象那种尴尬的场面。历史的客观性和主观性问题,从兰克学派诞生以来,多有论及,也形成过激烈的讨论。兰克主张历史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就怎样去记述它。这和中国古代史官的记述不谋而合,但这需要严格历史学科的积淀和专业训练才能完成。但在当代我们依然需要对历史学进行研究和讨论,历史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他的时间性,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那个时代探求当时的客观事实,而在史料的整理中往往会掺杂人的因素,从克罗齐到科林伍德在思想史的论述上又开始了对历史主观性的阐述,如科林伍德说“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所要发现的对象并不是单纯的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那么威尔斯的这部简史是客观的记录还是主观的阐释呢,我觉得两者兼而有之,在对事件的描述上看,威尔斯尊重客观事实,他的笔触完全建立在已经成型的历史事件上,但描述的方法上又展现了他的文学功底,关键词的选取上又呈现出他对历史事件的强烈认知,所有威尔斯的《历史简史》虽然短小,但却是一部可读性很强,史学价值极高的著作。我不知道蒙森是怎么样的一种观念,他在《罗马史》的写作上更是将威尔斯的这种理念发挥到极致,还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纯粹的历史学著作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这至今是唯一的一位。

那威尔斯是如何选取关键词的?从第一张到第十章,威尔斯用是个关键词铺垫了人类出现之前的世界,这十章从时间、空间到生命的起源,用十分精彩的文笔描述了当时的事件,这里主观的成分多于客观,毕竟当时的世界只有化石为证。然而作者的主观的笔触对当时世界的描述并非天马行空,他的侧重点仍然是告诉读者人类出现之前世界的本来面目,画面感极强,作为小说家的特点也是发挥的恰到好处。从第十一章真正的人类开始,作者又借助于人类学的理论功底从原始思维和原始文明的角度,对四大文明进行了精彩阐释,到此人类历史的描述全面铺开,如拉开了一部电影的大幕,整个世界历史的面貌以时间为序展现出来。有文字记述以来的历史,作者通过几个历史事件、民族和历史人物,对不同时期进行了描述,其中穿插的事件和人物貌似分离,实则紧密相连。如论述耶稣、悉达多、穆罕默德等,对宗教思想有比较的进行了分析,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上则兼顾了了其所处民族的起源和发展,从而在时间序列上兼顾了区域史、民族史,表现出极为强大的历史连贯性。历史的网络就随着作者的这种布局呈现出来……

至于书中的篇目,无需赘述。一篇读书笔记主要是记述自己的读书心得,《时间简史》的心得当然不止于此,当然,一部好的历史著作不应仅仅是为了补充我们的历史知识,最重要的可能在于它能够影响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才是阅读此书给予我最大的收获。

世界简史

=A short history of the world /(英)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 ;谢凯译

978-7-5139-0702-6

Short history of the world

北京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5

本书共分六十七章,从宇宙中的地球写起,一直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和约”,从空间中的世界到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再现了人类文明酸甜苦辣的历程。

339页 :图, 肖像 ;23cm

威尔斯 ,H. G. ((Welts, H. G.),) (1866-1946) 4著 谢凯 4译

★《世界简史》由林徽因等译介,在中国长销70周年。 ★《世界简史》,全世界狂销200万册,被翻译成30多个国家的文字,50多个版本,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 ★一口气读完,世界为何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理清影响世界发展的脉络,轻松架构世界历史的轮廓。 ★此版本《世界简史》为精美插图版! ————————————————————————————————————— 威尔斯的《世界简史》共有六十七章,从宇宙中的地球写起,一直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和约”,从人类文明的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再现了人类文明酸甜苦辣的历程。 作者抛弃了堆积枯燥的文学史料,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将冗长繁杂的文学史料简化精炼,简洁明了、脉络清晰地再现了这段历史,称世界史的经典力作。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社会思想家,20纪初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三杰之一,代表作《时间机器》。威尔斯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内容涉及文学、科学、历史、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是现代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一战后,创作了长达100万字的《世界史纲》,展现了其作为历史学家的一面。《世界简史》是其继巨著《世界史纲》后,又一史学通俗经典之作著作。

第10章 尼安德特人和罗得西亚人 第14章 新石器时期的原始文明 第15章 苏美尔、古埃及和文字 第20章 最后的巴比伦帝国和大流士一世帝国 第30章 中国的两位伟大圣人——孔子和老子 第35章 早期罗马帝国的平民生活 第39章 蛮族入侵和罗马帝国的东西分裂 第40章 匈奴人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第41章 拜占庭帝国和萨珊王朝 第46章 十字军东征与教皇统治时代 第47章 王侯顽抗和教会大分裂 第52章 欧洲君主制、议会制、共和制的政治实验时代 第55章 法国大革命和君主制在法国的复辟 第56章 拿破仑之后欧洲不稳定的和平 第57章 物质知识的发展及所取得的成就 第59章 现代政治和社会思想的发展 第62章 轮船、铁路时代新的海外帝国 第63章 欧洲入侵亚洲和日本的崛起 第64章 1914年的大英帝国 第65章 欧洲军备时代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67章 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

课程参考书管理员,您设置的课程‘’目前没有参考书!

标签: 有产业的人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