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的拍案惊奇
平山大人的这本书是从旧书店翻出来的(同时购入的还有FBI心理分析官,不过相比这本书就要逊色多了),最先是被卷首的几幅真实的变态杀人犯的照片所吸引,没有一个肌肉男不说,居然有一位长得还异常像<诺丁山>的男主角.....囧.....不得不承认好奇心杀死猫,而我就是那有九条命的猫. 完全没想到我只用了一下午就读完了这本书.读完了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全书共介绍了7个真实的变态杀人犯案例,从案发现场的细致描绘,到意想不到的逮捕瞬间,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越是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越是写不好书评.。。。。强烈把这本书推荐给喜欢美剧《犯罪心理》,《识骨寻踪》,《CSI》的朋友。如果有看不懂日文,想要详细内容介绍的朋友请直接联系我,我愿意为您效劳~

和想象中的日式推理捉拿变态杀人狂的节奏,差太多了!
男主是刑警,和老婆孩子常年关系不好,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理会家人的关系,并不是外遇什么的。
开篇就为大家展示了杀人狂的第一作,First Blood,一名为了搬入新居而抛弃狗狗的女子,被惩罚用恶狗活活咬死的案件。
随着事件的推进,又有一名死肥宅啃老族,被惩罚割掉脸上同等于出生时体重的肉,美名曰——感受妈妈的痛。
不断有受害者被虐杀,案件逐渐明晰起来——他们都是当年一起案件庭审时的陪审团成员。当时的案件颇为重口味轰动一致,把受害者小女孩装进树脂中制成标本。证据确凿的嫌疑犯被陪审团成员一致认定有罪,被审判为死刑。但是嫌疑犯好似祁同伟附体,没有人能够审判他,自己先在看守所坐着上吊死了。
所以,男主和老婆不和的设定在这里就起作用了——发现关键线索的当日,正是老婆崩溃带着孩子离家出走的日子。显而易见地,老婆和孩子被凶手拐走了。
凶手以此作为要挟,让男主失误,坑了警队小鲜肉兼自己小跟班;并迫使男主脱离警视厅,和凶手1V1单挑。单挑之中,男主发现原来凶手即是当年树脂标本案件的真凶,自以为作出了绝世艺术品的凶手,没有想到自己的人头被几个陪审团判给了那个自杀的神经病患者。怒从心头起,蛰伏几年,再次出山,王者归来,披荆斩棘!
根据凶手可能阳光过敏的症状,遍寻医院,终于找到凶手的男主,却被凶手先下手为强给gank了。身处囹圄的男主,被凶手压制得没经验没装备,但是在关键时刻想到了自己的嗲嗲,也是一名不顾家只为民的好民警,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和主人公的光环,终于小宇宙爆发干掉凶手,一家团聚,从前的种种不和也冰释前嫌,刑警男主即便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家人,陪伴孩子成长。简直Happy Ending。
可是,这样的电影有什么意思嘛?和想象当中的日志推理差距甚远!完全没有事前猜测凶手、事中推理凶手、事后回味无穷的美妙感觉啊!而且槽点甚多:
1、死肥宅虐杀案发生后,男主在居酒屋偶遇凶手,根据那只受伤的大拇指推算出旁边的兄弟可能是个犯罪嫌疑人;却没有第一时间直接接触,而是先和小弟装逼吹牛,一顿推理为啥死肥宅被虐杀会伤到凶手大拇指。在小弟崇拜的眼神中要和凶手接触时,人家早就跑远了!
2、在找到老婆闺蜜要老婆去向的时候,就那么任凭闺蜜叨逼叨逼地嘚嘚嘛?!就不能说一下严峻的情况嘛?!当时凶手还在闺蜜家里实施犯罪!后来男主和凶手在雨夜里飙车,如果闺蜜那里能省点儿时间,说不定车都不用飙?
3、在天台上,小弟被凶手推下去,死;为啥男主不去抓凶手?任凭凶手潇洒离去,自己望着小弟的尸体泪眼婆娑。这样不说自己的老婆孩子找不到,刚挂还热乎的小弟,心里会怎么想?
4、从男主开始不服警视厅安排之后,我就没好好看了,但是前面这些糟心的地方,还是能一直困扰着我。不行,三星还是高了,我再去减一颗星去!
犯罪心理学的拍案惊奇
平山大人的这本书是从旧书店翻出来的(同时购入的还有FBI心理分析官,不过相比这本书就要逊色多了),最先是被卷首的几幅真实的变态杀人犯的照片所吸引,没有一个肌肉男不说,居然有一位长得还异常像<诺丁山>的男主角.....囧.....不得不承认好奇心杀死猫,而我就是那有九条命的猫. 完全没想到我只用了一下午就读完了这本书.读完了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全书共介绍了7个真实的变态杀人犯案例,从案发现场的细致描绘,到意想不到的逮捕瞬间,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越是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越是写不好书评.。。。。强烈把这本书推荐给喜欢美剧《犯罪心理》,《识骨寻踪》,《CSI》的朋友。如果有看不懂日文,想要详细内容介绍的朋友请直接联系我,我愿意为您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