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中日甲午战争之黄海海战

更新时间: 2025-10-04 14:20:26

阅读人数: 932

本文主题: 穿越中日甲午海战前的小说

清光绪二十年(1894)八月,日本重兵包围平壤,平壤清军告急,清政府决定将驻防大连一带的刘盛休所部铭军10营4000多人由海路运往大东沟,再转由陆路赴朝。八月十六日(9月15日)午夜,铭军搭乘新裕、图南、镇东、利运、海定5艘运兵船由大连起航,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北洋水师主力护航,其舰队编制为:定远、镇远两铁甲舰;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超勇、扬威、平远8战舰;广甲、广丙2辅助舰;镇南、镇中2炮艇;另鱼雷艇4艘。定远为旗舰。十七日夜,北洋舰队护送运兵船抵达大东沟。定远等10战舰泊于港外,平远、广丙泊于港口,镇南、镇中及鱼雷艇护送运兵船入港。铭军连夜上岸,安全到达目的地。但此时平壤已经失守,铭军无法起到应援作用。在日本陆军大举进犯平壤之际,日本海军也积极寻求与中国海军决战。日本中将司令长官伊东?亨得知北洋海军出航的消息后,立即率领日本联合舰队的松岛、严岛、桥立、扶桑、千代田、比睿、赤城、西京丸、吉野、浪速、高干穗和秋津洲12艘战舰驶向黄海北部,决心重创北洋海军,夺取黄海制海权。十八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北洋舰队正准备起锚回航,突然发现西南海面耸起一簇簇黑烟,一队战舰疾驶而来。丁汝昌断定是日舰,下令准备战斗。午后,日舰呈进攻队形逼近北洋海军。泊于港外的北洋10战舰迅即起锚,编队迎敌。日舰利用航速快、机动性能好、快炮多、攻击力较强的优势,成单纵队汹汹扑来,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4艘航速最快的巡洋舰为第一梯队,伊东?亨乘坐旗舰松岛号率本队8战舰紧随其后。丁汝昌下令北洋水师变换队形,以夹缝雁行小队阵迎敌,10战舰编为5个小队,每两舰为一队,一舰居前为队长,一舰在其右后策应,各舰应始终以舰首向敌,借以发挥主炮的威力。但丁汝昌未等舰队阵形最后完成,即率队迎击,因此,北洋海军实战中是以接近“人”字状的阵形与日军交战。定远、镇远两铁甲舰居中,两翼向后展开,靖远、致远、广甲、济远为左翼,来远、经远、超勇、扬威为右翼。这一阵形把航速不同的战舰混合编队,造成彼此牵制,丧失了各舰机动攻击的机会。12时50分,中日舰队相距约5000多米,定远首先发炮轰击日舰,北洋其余各舰亦相继开炮,但多未命中目标。日舰也向北洋海军猛烈射击,在舰桥上指挥作战的丁汝昌受伤,右翼总兵、定远管带刘步蟾遂代为指挥。日军慑于定远、镇远两铁甲舰主炮的火力,迅速从北洋舰队阵前驶过,攻击北洋水师较为薄弱的右翼,扬威、超勇相继中弹起火。14时30分超勇沉没,扬威驶出阵外救火,复又搁浅,失去了战斗能力。此时,北洋海军泊于港口的平远、广丙两舰和两艘鱼雷艇已赶到战场参战,但火力不强,未能缓解北洋舰队右翼的严重态势。当日舰攻击北洋舰队右翼时,航速较慢的比睿和赤城掉队,正好被北洋水师截击,受到重创。西京丸亦受重伤,慌忙出逃。日舰第一梯队在击沉超勇后,旋即回航,再度发起进攻;日舰本队则绕至北洋舰队背后,实行两面夹击,避开定、镇两舰的巨炮,用快炮猛轰北洋海军左、右翼小舰。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各舰难以保持原有阵形,陷于混乱,逐渐处于不利的境地。面对日舰猛烈的炮火,北洋广大官兵士气高昂,特别是邓世昌率领的致远号官兵更是英勇无畏。邓世昌(1849―1894),字正卿,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光绪十三年任致远号管带,次年晋升总兵。战斗中他鼓舞将士浴血奋战,当看到敌舰火力危及定远时,毅然率舰驶出阵形之外,用舰身护住定远,与日舰激战。不久,致远多处中弹,弹药将尽,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向迎面驶来的日舰吉野撞去,沿途鸣炮,不绝于耳,以求与吉野同归于尽,保全全军。吉野慌忙躲避,日舰第一梯队集中火力瞄准致远,连连轰击,数

中日甲午战争之黄海海战

中日甲午黄海海战经过(组图)

一八九四年九月十七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 日本海军在大同江外海面,集中了12艘军舰,包括其全都精华,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八艘五千马力以上的主力舰和巡洋舰。 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 16日凌晨1时,铭军的十个营共四千人分乘五艘运兵船,向鸭绿江口的大东沟进发。 16日中午,舰队抵达大东沟,到次日早晨,军队全都登陆。 17日上午8时,旗舰定远上挂出龙旗开始返航。 11时许,北洋舰队突然发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几簇黑烟,丁汝昌登上甲板了望,判定为日本舰队。于是立即命令各舰升火、实弹,准备战斗。 11时半,吉野先发现北洋舰队,发出信号“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 12时20分,日舰逐渐接近北洋舰队。 中午12时5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首先开炮。 十秒钟后,镇远舰也发出炮弹,紧接着,北洋舰队各舰一齐发炮轰击。三分钟后,日本旗舰松岛也开始发炮还击。刹时间,双方各舰百炮一齐怒放,硝烟弥漫,海水沸腾。 开战之初,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下: 火炮  鱼雷发射管  总排水量 总兵力   平均航速节 北洋水师  195    27  2126  14.5 日本舰队  268    36  3916  10.2 其中,日本第一游击队平均航速达19.4节。另据英国海军年鉴统计,当时速射炮的发射速度是原后装炮的六倍,由此计算,日本舰队的火力实际上相当于北洋舰队的三倍。 依航行次序,日舰配备情况如下: 舰名  舰长  排水量(吨)  速度(节)  主炮(门) “吉野”  河源要一  4,216  22.5 150mm速射炮4 “高千穗”  野村贞  3709  18 260mm2 “秋津洲”  上村彦之丞  3150  26 150mm速射炮4 “浪速”  东乡平八郎  3709  24 舰名  舰长  排水量(吨)  速度(节)  主炮(门) “松岛”旗舰  尾本知道  4278  16  320mm1 “千代田”  内田正敏  2439  19  120mm速射炮1 “严岛”  横尾道昱  4278  16  320mm1 舰名  舰长  排水量(吨) 速度(节)   主炮(门) “桥立”  日高壮之丞  4278  16  320mm1 “比睿”  樱井规矩之左右  2284  13.2  170mm2 “扶桑”  新井有贡  3777  13  280mm2 舰名  舰长  排水量(吨)  速度(节)  主炮(门) “西京丸”  鹿野勇之进  4100  15  120mm “赤城”  坂元八太郎  622  10.25  120mm 北洋舰队的12艘军舰配备情况如下: 舰名  舰长  排水量(吨)  速度(节)  主炮(门) “定远”旗舰  刘步蟾  7335  14.5  305mm4 “镇远”  林泰曾  7335  14.5  305mm4 “经远”  林永升  2900  15.5  210mm2 “来远”  邱宝仁  2900  15.5  210mm2 “致远”  邓世昌  2300  18  210mm2 “靖远”  叶祖珪  2300  18  210mm2 “济远”  方伯谦  2300  15  210mm2 “平远”  李和  2100  14.5  260mm1 “超勇”  黄建勋  1350  15  250mm2 “扬威”  林履中  1350  15  250mm2 “广甲”  吴敬荣  1296  15  150mm2 “广丙”  程璧光  1000  17  120mm3 另外六艘舰艇为炮舰镇南、镇中和鱼雷艇福龙、左一、右二、右三。 战斗开始不久,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由于下水12年,久已失修,舰桥被突然开火的大炮震塌,丁汝昌摔伤,信旗被毁。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投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是他只能鼓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北洋舰队就失去了指挥。日第一游击队4舰利用航速优势绕攻北洋舰队右翼“超勇”、“扬威”,二舰相继被击中起火,退出战斗。日舰“吉野”也被北洋舰队击中起火,但很快被扑灭。13时30分左右,“超勇”沉没。 当日本第一游击队绕攻北洋舰队右翼时,本队也与北洋舰队主力交相攻击。日舰“比睿”、“赤城”、“扶桑”、“西京丸”“被北洋舰队截击。 “定远”、“来远”、“经远”重创“比睿”、“赤城”。“赤城”舰长坂元八郎太当场毙命。“西京丸”也受重伤。 14时15分左右,日本舰队绕至北洋舰队背后,与第一游击队形成夹击之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队形更加混乱。在混战中,北洋舰队一直冲杀在前的“致远”舰受到日“吉野”、“高千穗”等的集中轰击,多处受伤,船身倾斜。 伊东祐亨令第一游击队救援“赤城”、“比睿”。“吉野”冲在最前面,正遇上全身着火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下令撞沉“吉野”。“致远”舰向“吉野”号右舷高速撞去。日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条鱼雷后,不幸为另一条所中,全舰官兵共252名壮烈战死。 “经远”继续迎战“吉野”,也中弹起火,管带林永升、大副陈策阵亡,随后舰也被敌鱼雷击沉,全舰270人除16人获救外,全部殉难。“致远”沉没后,“济远”管带方伯谦、“广甲”管带吴敬荣,临阵脱逃(方伯谦等是否临阵脱逃,近年有不同看法)。“靖远”、“来远”因中弹过多,退出战斗,避至大鹿岛附近紧急修补损坏的机器。 “定远”、“镇远”两舰顽强抵抗日舰本队的围攻,虽中弹甚多,几次起火,全体官兵仍然坚持奋战。 下午3时30分,“镇远”舰的30.5公分大炮连续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二次。“松岛”后甲板四号炮塔中弹后,火焰引发装药,发生了大爆炸。“松岛”船轴倾斜5度,冒起白烟,火灾大作。日军炮塔指挥官海军大尉志摩清直以下100余人皆被击毙。死尸堆积,血流满船,“松岛”败走。 不久,“靖远”、“来远”抢修完毕,重新投入战斗。日舰“赤城”、“比睿”、“西京丸”被“定远”、“镇远”轰得不知去向,旗舰“松岛”已经瘫痪,“吉野”、“扶桑”也受了重伤,不能再战,又见北洋舰队重新集队,伊东祐亨便于17时40分左右下令撤出战场。 北洋舰队稍事追击,也收队返回旅顺。历时5个多小时的黄海海战到此结束。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战史上所罕见。 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后被自毁)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西京丸”、“赤城”两舰被拖行后不久后沉没),死伤官兵600余人。 黄海海战以后,由于北洋舰队嗣后不敢再战,日本基本上掌握了黄海制海权。(北洋水师网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中日甲午战争之黄海海战

发炮弹同时命中致远水线,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15时20分许沉没,邓世昌等250名官兵除7人遇救外,全部壮烈牺牲。致远沉没后,北洋舰队左翼的济远和广甲处境孤危。开战后,济远累中敌炮,伤亡20余人。济远管带方伯谦“先挂本舰已受重伤之旗”,及见致远沉没,遂转舵西驶,遁回旅顺。广甲管带吴敬荣也随之而逃,因慌不择路,偏离航线,搁浅于大连湾的三山岛外,吴敬荣弃舰上岸。两天后,广甲也被日舰发现击毁。济远、广甲的出逃对战局影响甚大,此后日舰第一梯队转而攻击经远。经远被划出阵外,以一敌四,孤军作战。管带林永升(1853―1894)临危不惧,率将士拼死应战,终因孤立无援,中弹身亡。经远火势陡发,也被日舰击沉。不久,靖远、来远因中弹过多,不得不退出战斗,避至大鹿岛附近紧急抢修。平远、广丙及鱼雷艇因尾追单独逃跑的西京丸而被日舰阻隔,不能及时归队。此时北洋海军只有定远和镇远两主力舰与日舰本队松岛等5舰进行艰苦的鏖战。定远虽受重伤,多次起火,全体将士仍然顽强抵抗,激愤异常,毫不畏惧。双方激战良久,定远所发重炮命中敌旗舰松岛号,日军死伤约100人,使其失去指挥能力,伊东?亨只得下令各日舰自由行动。不久,靖远、来远抢修完毕,重新投入战斗。靖远看到旗舰定远桅杆断裂,不能升旗发令,便代为集队,指挥各舰绕击日军。此时,泊于港内的镇南、镇中两炮艇也赶来助战;平远、广丙及各鱼雷艇亦迅即折回。伊东?亨看到松岛已经瘫痪,吉野失去战斗能力,其它日舰亦有伤亡,继续战斗将对日军不利,于是在17时30分左右下令日舰向东南撤逃。北洋水师见日已暮,弹药告竭,于是编队返航,回到旅顺。黄海海战历时五小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军史上所罕见。海战的结果:北洋海军致远、经远、扬威、超勇、广甲5舰被击沉,来远等舰受重创,将士伤亡800余人;日本联合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创,死伤约300人。此次海战,日军虽未达到聚歼中国北洋海军的目的,但此后黄海制海权基本被日本海军所控制,对整个甲午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标签: 甲午战争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