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今天日本长崎市长直言天皇责任,遭遇枪击
30年的今天(1988年12月7日),长崎市长本岛等在市议会答辩时,发表了认为天皇裕仁有二战责任的言论,之后饱受日本右翼威胁。两年后,本岛等竟遭枪击,深受重伤。
长崎市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二被核弹轰炸的城市(另一个为广岛),饱经伤痛的市民,一直对日本的二战责任有所反思。市长本岛等认为天皇有二战责任,正是市民的反战思潮,与日本右翼矛盾的一次总体爆发!
本岛等(已故)自1979年便出任长崎市长,一直致力于长崎市的战后发展。1988年12月7日,他在回答日本议员提问时说:“我认为天皇有二战责任”。此后便遭到右翼团体的长期威胁和挑衅。
之后,本岛等多次收到装有子弹的恐吓信,市政厅的玻璃也被右翼用子弹打碎。但他的正义言论,受到很多日本有识之士的赞许,7300多封表示支持的信件如雪片般发来。一年后,本岛等要求警察解除对他的特别保护。
但日本右翼却不会放过他。在解除保护的半年后,1990年1月18日,本岛等正在市政厅门前准备坐车时,一名枪手突然出现在他背后,举枪就射。子弹从本岛等后背左肩处穿透前胸,长崎市长重伤倒地,而枪手乘车逃走。
之后本岛等立刻被送到医院抢救,虽然身负重伤,幸好生命无碍。此事发生后,日本全国震动,长崎大学进行签名征集活动,有38万市民对本岛等表示支持。
1998年,本岛等没有因枪击重伤而退缩,再次发表反战言论:“长崎市被投核弹也是应该的,毕竟日本做了不可原谅的事,被报复是没有办法的。”
长崎市长本岛等说了天皇裕仁有二战责任,并受到日本很多人的支持,说明这个观点在日本国内是有的,只是一直被压制。
二战结束后,虽然澳大利亚一直要求把裕仁天皇也拉上审判席,但美国为了维护在日本的统治,放弃了对裕仁天皇的责任追究。此后便演化为天皇没有二战责任,是被军部裹挟的论调。
战后裕仁为了摆脱战败追责,写了两部自证“清白”的回忆录,分别为《独白录》和《拜听录》。
两本书中不断阐述如下观点:“虽为天皇,我是没权力的,都是大臣们的建议和决定。”他极力把自己描述为一个任人摆布的图腾象征,力图撇开与自己的关系。
但亲身经历并饱经伤痛的日本人,并没有听信他的鬼话。裕仁曾到京都大学巡视,学生们包围了他的座车,高举条幅,上面写道:“你曾经是神,经由你手,我们的父辈在战场上被杀死,我们不要再听你的声音”。最后裕仁狼狈逃离现场。
裕仁的战后生活,始终围绕在被追究二战责任和逃避责任中,最终郁郁而终。
今天距二战结束虽然已经过去了73年,日本却依旧还在百般抵赖,歪曲带给各国人民造成惨重灾难的历史事实。
但幸好日本还有本岛等这样的清醒人士,知道自己国家犯下的过错和罪恶。裕仁的罪责,也终究不会被遗忘和涂改!

原创我们都被骗了!日本可不是无条件投降,而是提了一个“无耻条件”
“对日本实施原子武器的打击,并没有伤害任何无辜的人”。
这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就原子武器投放日本,是否合理给出的答复。
日本,一个极端的国家,在二战中杀害了很多中国人。
经历了两枚大规模武器的攻击,日本仍不肯放弃。
当苏联宣布对日本开战后,日本面临东西夹击的局面。
此时的日本天皇,第一次感受到恐惧。
他预感到日本已经坚持不住了,再这样下去就只能全国玉碎。
为了保证本国的根基,为了逃避战败后的惩罚,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但读过历史的都知道,日本并没有真正的这样做,二战历史还是留下了一个小尾巴。
天皇制度尚存,投降何在,日本高层真是厚颜无耻啊。黩武主义的寄生虫——天皇制度
明治维新后,日本正式走向高速发展道路。
同时,黩武主义思想在日本人心中开始扎根,军事武装力量开始登上国家舞台。
碍于地理上的限制,日本发展需要的原材料很少,高层人员心中的侵略野心开始发酵。
当欧洲地区的闪电战爆发后,日本高层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开始计划侵略中国。
日本军队在天皇的领导下,开始走上侵略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随之爆发。
日本参与的这场战争,是由日本天皇发起的,这是历史的记录。
当时日本天皇的影响力很大,民众将他奉为上帝一样的存在。
再加上黩武主义的泛滥,许多民众都心甘情愿为天皇服务,发扬所谓的为天皇做好牺牲的准备。
从幼小的儿童,柔弱的女性,到日本军队,天皇的形象都扎根在他们心中。
依靠着敢死队的精神,日本在中国的侵略速度很快,二战也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二战发生转折,正义联盟开始反攻。
此时日本成为关键枢纽,因为要想实现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沟通,就必须通过日本架起桥梁。
中国也在此时开始觉醒,积极粉碎每一次日军的进攻。
欧洲战场基本结束后,日本仍然嚣张,美国为了加快二战的结束,对日本投放了“小男孩”和“胖子”。
日本裕仁天皇对此很安静,没有一丝的慌张,只是和诸位大臣商量着,后续的战争计划。
虽然日本媒体都表明,裕仁天皇是一个反战人员,但毕竟是日本的媒体,没有什么代表性。
我们从历史中知道,日本在二战中的一些重大战略,都需要经过裕仁天皇的同意。
从这点来看,裕仁天皇只是有一副慈祥的皮囊,但他的内心不一定是慈祥的。
真正让日本感到希望渺茫的,是苏联的参战。
苏联和美国对日本形成双面夹击,日本军队即使全员玉碎,也不能战胜苏联和美国。
再加上中国一直把日本拖延在亚洲战场,日本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付。
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但附加了一个隐形的条件——保留天皇制度,说白了就是不要惩罚裕仁天皇。
从当下的角度看,日本高层的眼光真远呐。
留下裕仁天皇,不仅可以减少战败之后的国力损失,还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到战前水平。
在国际审判战犯的法庭上,日本裕仁天皇更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好像这场战争根本和自己没有关系。
当然,战败后的日本受到美国的改造,美国默认日本天皇的存在。
时机成熟后,苏联和美国一定会发生竞争,而二战下的日本就是对苏联的一个约束。
裕仁免受惩罚,但日本也就此变成了美国的一个棋子。
直到现在,日本天皇制度仍存在,但国家的控制权在首相手中,天皇只是负责一些表面的工作。
不管怎样,裕仁天皇把日本卷入了二战,而且全身而退,没有受到一点责备。无耻条件造成的后果
日本天皇制度尚存,代表着黩武主义思想尚存。
日本仍保留着二战时期的色彩,在一些公开场合,日本比较嚣张,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地位。
其他国家应该提防日本,日本仍然有战争的野心。
在天皇制度影响下,日本民众也经常被洗脑。
我们不能否认大量的理性民众知道历史,正视历史的教训。
但更多的,我们还要时刻关注日本民众的心理变化,防患于未然。
天皇制度虽然在国家大事上没有实权,但是在外交和新闻媒体上,依旧有一定的发言权。
最近17岁的新一代天皇继承人,在媒体上很安静,但他的模样,还是让我想起了裕仁天皇的妃子。
特别是他的眼睛,简直是复制粘贴一样。
成为皇室成员的人,就代表着一辈子有保障,一眼望到头。
这个特点也吸引着很多人加入其中,长此以往,皇室成员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有可能左右首相的判断力。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本进行改造,天皇制度的保留,让美国抓住了日本的眼睛和耳朵。
日本只能盲目且单调的跟随美国的发展,越来越缺少本国的特色。
日本在美国的带领下,从天皇制度到人民群众,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日本曾是亚洲经济第一,世界经济第二。
军事领域更是无所约束,美国虽然限制日本制造原子武器,但并没有限制日本军事投资的费用。
从根本角度来说,限制后者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美国没有这样做,可能考虑到日本对苏联经济方面的打压能力。
军事得到发展后,日本更加特立独行。
面对战争的责备,日本高层组织根本不会感到愧疚,相反,高层人员经常做一些违反人类规定的事。
比如说排放污水,比如说在中国两会期间和台湾过度沟通等。
这在外人甚至是理性的日本民众看来,就是作死的行为。
总体来说,天皇制度的保留,对世界整体格局来说是不公平的。
对于短小严谨的日本,中国和其他国家需要密切关注。最后的话
日本天皇制度的保留,是二战遗留下的一个小尾巴。
时至今日,美在日驻军对日本和其他国家都有一定的威胁。
日本也应该认清自己战败国的身份,要向德国那样才会得到大部分人的原谅。
中国不会忘记历史,更不会忘记日本在战争期间对中国的伤害。
日本天皇任内最后一次生日:勿忘二战准确传递历史
原标题:日本天皇任内最后一次生日:勿忘二战 准确传递历史
日本明仁天皇夫妇 (图源:共同社)
今日(23日),85岁的日本明仁天皇迎来了自己任内最后一次生日,在记者会上,明仁天皇也谈及了日本长久以来备受本地区国家质疑的历史观问题。他表示,“不要忘记二战中丧生的人,要向日本战后一代准确传递历史”。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12月23日是日本明仁天皇的85岁生日,也是他担任天皇的最后一次生日。天皇在记者会上提到,不能忘记曾经有无数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去生命。他并表示,向日本战后出生的一代准确地传递历史是至关重要的。
日本明仁天皇也称,他对日本在即将过去的平成年代(即明仁天皇在位期间)没有发生战争,倍感欣慰。
明仁天皇回顾,自己11岁时二战结束;1952年,自己18岁时,日本皇宫举办了“立太子之礼”;在谈到与皇后共同造访了11次的冲绳县时,他声称“心系冲绳人们持续忍耐的牺牲,这一感情我们今后也不会改变”。明仁天皇还回顾了为祭奠战殁者到访的美属塞班岛以及帕劳、菲律宾,说自己“无法忘怀”。
2015年8月15日,明仁天皇在出席日本全国战死者追悼仪式上致辞时首次表示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反省”,不过同样出席活动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致辞时却只提及“不再重复战争悲剧”,却没有提及“对亚洲的加害和反省”。先前的两次战败纪念日仪式上,安倍同样没有提及“反省”。在纪念战后70周年谈话中,他甚至还宣称战后出生的日本人不应背负“谢罪的宿命”,其缺乏诚意的态度遭到日本各界批评。
路透社当时的报道分析认为,明仁天皇首次提及“深刻反省”,可能被视作是对安倍晋三的某种“敲打”。
对于日本在二战期间犯下的反人类罪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曾表示,如果日本方面想做出深刻反省和真诚道歉,无论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还是9·18事变纪念馆,或是731部队遗址,中方有很多场所可以供他们凭吊。亚洲邻国也有很多这样的地方提醒日本乃至国际社会,二战期间加害国对受害国所犯下的反人类罪行不容遗忘,历史也不容篡改。
陆慷强调,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给本地区国家,特别是亚洲受害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直到今天,国际社会都一直关注日本能否对那段历史有一个诚恳和正确的认识。正如美国人民不会忘记珍珠港事件,中国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抗战付出的巨大牺牲,永远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的死难同胞。
他也指出,中方认为维护国际正义和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十分重要。日本方面端正历史态度,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反人类罪行拿出一个正确认识,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受害国人民也十分重要。
明仁天皇退位的“退位礼正殿之仪”将于2019年4月30日举行,皇太子的“即位礼正殿之仪”将在同年10月22日举行。据日本宫内厅透露,由于明仁天皇今后没有举行记者会的计划,此次是天皇最后一次举行记者招待会。(海外网 罗伊晴)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相关资讯
日媒:日本将公布昭和天皇宣布二战战败录音
视频:明仁天皇发表新年感言敦促日本反思战争历史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网7月9日电据日媒报道,日本宫内厅本月9日宣布,将在战后70周年之际、于8月上旬公开昭和天皇宣布二战战败的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