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洁体育,拿干净金牌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方案》及《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关于做好第十四届全运会反兴奋剂教育参赛资格准入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切实加强全体参赛运动员及辅助人员的反兴奋剂意识与能力,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于7月19日至23日组织开展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线下反兴奋剂教育拓展活动。
本次反兴奋剂教育拓展活动在广东省体育馆内举行,活动以“纯洁体育,拿干净金牌”为口号,设置了反兴奋剂知识答题、反兴奋剂视频学习、拼图(干净金牌拼起来)、飞镖(投向纯洁体育)、投壶(公平一掷)、踢毽子(体育精神云不落)、套圈(玩真的一套)、扔水瓶(体育精神站起来)共8个活动环节,参加并完成所有活动集齐8枚印章后可领取印有纯洁体育云等标志的宣传品。需要强调的是,知识答题环节是在“奥运会准入错题集”中精选十道题,包含了运动员的权利和义务、防陷害、严格责任、三品风险、配合检查调查、违规处罚等方面。本次活动旨在寓教于乐,使运动员与辅助人员在趣味、轻松的氛围中进一步提升身份认同与责任认同,增强反兴奋剂意识与能力。
运动员与辅助人员在轻松的氛围下积极进行趣味游戏拓展
在各运动项目中心主任及书记的带领下,共计有460余名二沙中心训练备战“十四运”决赛的参赛运动员及辅助人员参与了本次拓展活动,覆盖了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12个项目中心。广东省体育局反兴奋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工作组负责人钟志金,专项工作组成员国家级纯洁体育讲师高照博士、助理研究员贾章志也在现场参加了金牌大项田径项目管理中心的拓展活动,对本次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给予了肯定。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副主任刘力清全程参与并对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全面指导。
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现场拓展活动合影
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反兴奋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工作遵循,坚持底线思维,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做好各项反兴奋剂工作,坚决抵制和杜绝兴奋剂违规行为。目前二沙体育中心已经建立由国家级纯洁体育教育讲师2名,省级纯洁体育教育讲师12名组成的反兴奋剂宣教团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和广东省体育局对反兴奋剂工作的各项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多样式的反兴奋剂教育活动,以“零容忍”的有力措施和坚决态度、确保完成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兴奋剂“零出现”目标。

捍卫纯洁体育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6日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与兴奋剂有关的罪名,中国在反兴奋剂斗争中迈出意义深远的重要一步。
资料图:2019年4月17日,多哈亚锦赛中国田径队出征动员大会在京举行,运动员们在陆续签署《2019年多哈亚锦赛运动员反兴奋剂承诺书》。新华社记者丁旭摄
《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引诱、教唆、欺骗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或者明知运动员参加上述竞赛而向其提供兴奋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组织、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体育界普遍认为,涉兴奋剂违法行为“入刑”,体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体育大国的站位,表明了我国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使用兴奋剂的坚定立场,同时既是打击兴奋剂犯罪的有力武器,更是提高反兴奋剂治理能力的关键基础性工作,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兴奋剂问题。
中国始终秉承坚决反对使用兴奋剂的立场,不断提升反兴奋剂工作的法治化水平。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于今年1月实施,为依法打击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等犯罪行为提供了依据。
前环法自行车赛“七冠王”阿姆斯特朗。新华社/路透
自行车是兴奋剂的高危项目之一,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最早被实施兴奋剂检查的项目。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认为,自行车项目的兴奋剂违规案件大多数是围绕体育比赛发生的,在刑法修正案中增加与兴奋剂有关的条款,把矛头直接对准体育比赛,与前述司法解释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将对铲除自行车项目长期存在的兴奋剂“毒瘤”,促进自行车项目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山东省体育局认为,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把兴奋剂相关内容定位为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扩大了兴奋剂管控范围,为精准打击兴奋剂违法行为提供了最有力的司法武器。
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有关人士表示,兴奋剂“入刑”,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在兴奋剂违规发生后,调查手段单一、侦办方法落后等难题,对查清事实真相,将犯罪人绳之以法,将发挥关键作用。同时,大幅提高兴奋剂违法成本,对犯罪行为起到持久震慑。
资料图:2016年4月22日拍摄的悬挂有“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标志的楼宇。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业内认为,目前我国对于兴奋剂违规行为,采取的是技术处罚和行政处罚手段,对于涉及违规的运动员主要采取的是禁赛和罚款处罚,对兴奋剂违规幕后人员(如教练员和相关人员)只有技术处罚和行政处分,威慑力不够,一些体育从业者即使受到禁赛、罚款等行业处罚,依然我行我素,无视禁赛规定,继续从事违规违法活动。
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分析称,在侦办各类兴奋剂违规案件中,总有“袖长胳膊短”之感,由于无法动用司法手段,对运动员蛊惑、教唆、甚或提供协助的幕后黑手往往逍遥法外,这是当前兴奋剂问题屡禁不止并不断蔓延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兴奋剂问题呈现低龄化特征,并从竞技体育领域向社会体育、学校体育、食品药品等其他领域蔓延,传统的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已经难以全面解决兴奋剂问题。
据了解,在具体反兴奋剂工作中,涉及体育、公安、司法、纪检、市场监管、药监、卫生、教育、残疾人联合会等各部门,并存在跨省市、地区,甚至跨国界等复杂情况,需要综合协调治理。
禁药米屈肼(Meldonium)新华社外代图片
山东省体育局有关人士表示,兴奋剂“入刑”为国家级、省级反兴奋剂主管部门加强兴奋剂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协调各部门、各地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联防联控,提供了坚强的法律后盾,将有力扭转治理兴奋剂问题中拳头不硬的被动局面。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表示,长期以来,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兴奋剂在自行车项目都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协会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国内兴奋剂源头管控相对薄弱,网络销售兴奋剂乱象丛生,对严重兴奋剂问题处罚落实不力,使用兴奋剂判罚成本太低等原因,有人仍然铤而走险,发生恶性兴奋剂违规事件。
虽然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对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禁赛等处罚,但有的人在被终身禁赛以后依然与省市合作,继续从事体育领域工作;有的人采取非法手段,篡改兴奋剂管制环节,情节恶劣,触犯刑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这些行为,协会却没有更有力的治理手段,无法有效地从根源上彻底遏制兴奋剂的违规行为。
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表示,涉兴奋剂违法行为“入刑”,对保障中国代表团干干净净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至关重要。下一步将设立反兴奋剂专员,打造科学合理、运行流畅的运动队内部反兴奋剂工作团队。把反兴奋剂工作纳入程序化参赛整体安排,打造纯洁无瑕的冰雪运动。
体育圈还存在纯洁运动吗
随着全球化越来越深入,地球村的概念越来越明显,体育运动也是如此。电视转播技术的发展,让体育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体育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作为赚钱机器,体育和菠菜的关系也更加紧密。
当体育和菠菜有了联系,体育的纯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足球场、篮球场的假球事件屡见不鲜,就算曾经遭到严厉打击,但谁敢说,现在的足球和篮球,就没有假球的存在呢?
其实不仅足球和篮球,就连更加个人化的运动也受到牵涉。网球是全球最职业化的项目之一,并且属于个人运动,很难找到操纵的痕迹,这也让很多球员铤而走险。网球比赛中的假球也早已被外界发现,遭到惩罚。
斯诺克也有同样的案例,由于一个人的运动作假成本更低,这也容易导致假球的发生。相比于团队运动,操作的难度更大,个人化的运动显然是重灾区。
在国内很受欢迎的乒乓球和羽毛球有没有假球呢?前者不好说,后者显然是存在的。作为世界劲旅的中国,曾在奥运会上发生“让球”事件,这如何定义,毋庸置疑,这就是典型的假球。
近日,丹麦球员维廷胡斯透露,“羽毛球很多时候也在打假球,有人操纵比赛。”很多时候,人们认为羽毛球比赛不会打假,但这怎么可能,没有比赛是干净的,结果是被操控的。这些事情会发生在世界任何地方,不仅仅在亚洲。
据悉,有人表示,羽毛球比赛中有人曾收到过贿赂,希望运动员输掉比赛。虽然国际羽联对此进行调查,但没有公开任何细节。警察也介入其中,遗憾的是没有结果。
体育赛事逐步走向了娱乐化,其实每个运动员都是一个演员,如何好好将比赛演好是一门艺术,这可能也是很多时候,运动员在失利之后,习惯性说出,“很享受比赛”。当无法取得胜利的时候,获得金钱收入,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又能胜利,还能有金钱回报,那就是双赢了。
上篇:十七岁遇到的那个人
下篇:原创纯真才华,全民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