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西藏筑起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更新时间: 2025-10-07 13:33:11

阅读人数: 871

本文主题: 绝佳女婿小说免费王军

新华社拉萨3月27日电(记者陈天湖、王军、许万虎)雪域高原的三月,万物复苏。大美西藏山河竞秀,草木欣荣,风光无限……近年来,中央和西藏自治区集中力量保护高原生态,碧水蓝天下,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正在崛起。

当春风吹绿柳梢,雅鲁藏布江畔生机盎然。位于江北的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艾玛岗生态综合示范区里一片繁忙,近百名藏族群众正忙着挖坑、整地、打井、修水池。

“十几年前,这里风沙大得很,每到春秋季节刮起风来,人和牲畜都不敢出来。”61岁的次旦挥汗如雨。他说,自从前年开始在这里种树,风沙天少了,从前少见的狐狸、兔子也慢慢多起来。

受自然条件影响,日喀则河谷地带常年饱受风沙侵袭。“现场总指挥”、南木林县林业局局长次仁顿珠告诉记者,两年来,当地农牧民群众已在自家门口造林1.8万亩,今年还将完成8300亩种树任务。

为筑起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西藏以“两江四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拉萨河、年楚河、狮泉河、尼洋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为重点,实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绿色渐渐化为高原主色调。

艾玛岗生态综合示范区建设,只是西藏“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的一个缩影。

如今,雅江流域成功告别“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的历史;其中山南段每年风沙危害防治费用减少了80%,人工林蓄积量每年每亩以0.35立方米的速度增加,贡嘎机场每年灾害天气由60多天减少到20多天……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西藏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重点公益林面积等指标居全国第一。

三月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静如常,10万余只雌性藏羚羊成群结队,悠然踱步。几公里外,野保员和森林公安人员正拿着望远镜,观察藏羚羊周围的风吹草动。

“藏羚羊胆子小,见到人就会迅速跑开,但我每次骑着摩托车靠近时,它们不但不会惊慌,反而会停下来回头张望。”羌塘保护区玛依保护站年过半百的野保员次旺罗布说,眼下虽未到藏羚羊迁徙的季节,但野保部门已经开始加强管护、巡护,为护航五月的大迁徙做准备。

得益于人类的精心呵护,如今在雪域高原,除了藏羚羊,藏野驴、黄羊、野牦牛等珍稀野生动物随处可见,甚至连雪豹、金丝野牦牛也频频现身。

西藏养育了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我国总数三成以上。各类野生动物在占全区国土面积三成的自然保护区中得到良好保护。据统计,20年间,藏羚羊由4万只左右增加至现在的近20万只,正式摘掉“受威胁物种”帽子;藏野驴由3万匹增加至现在的8万多匹;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增长至约1000只……

随着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西藏开始出现人与动物“争地盘儿”的新鲜事。今年2月初,日喀则市亚东县夏日村村民便遭受十只长尾叶猴“骚扰”。“从前几年开始,山上的长尾叶猴知道人们不会伤害它们,每年冬春季节就成群结队跑到村里偷吃东西。今年我家大棚里的土豆、萝卜都遭了殃,还好有政府补偿!”宗吉哭笑不得。

每年冬春时节,全国一些城市都因雾霾而困扰,而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却蓝天碧水依旧。社交媒体上,高原摄人心魂的湛蓝和纯净,令无数人拍手点赞。

“西藏不仅是离天最近的地方,也是离污染最远的地方。”近日来拉萨旅游的北京游客王妍不禁感慨。

既赢得环境,又不输发展。中央高度重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并将西藏环境保护提升到国家战略。为此,国家专门投入155亿元用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与保护,确保高原天蓝水清。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多次重申:“要把环境建设作为发展中的底线、生命线和高压线,保护好雪域高原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保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构建起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据了解,目前西藏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超过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0%,约占全国国家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的五分之一。

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副厅长庄红翔说,为捍卫高原碧水蓝天,西藏严格禁止钢铁、冶炼、化工和造纸等高污染产业入驻,提出“决不能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关停或督促转产。

高山、雪域、阳光、藏文化……西藏自然人文资源富集,在发展旅游业时,以保护为主,坚持先规划、先环评、后开发,生态旅游、高端旅游、特色旅游蓬勃发展。在“西藏江南”林芝,鲁朗等堪比瑞士风光的小镇拔地而起,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绝佳目的地,为农牧民增收、美丽西藏建设增添了后劲。

羊卓雍错是西藏的神山圣湖之一,风景如画,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到访。2012年,曾有开发商想在湖上开通游艇观光项目,获悉此事,山南地委、行署立即调查核实,停止了相关项目开发,同时下了死命令:今后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羊卓雍错湖面进行任何旅游开发和商业经营活动。

一系列环保举措的有效落实,确保了西藏生态环境仍保持原生状态。最新发布的中科院监测研究报告显示,青藏高原各类生态系统结构整体稳定,生态质量稳定向好,水、气、声、土壤、辐射及生态环境质量均保持良好。

西藏筑起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每周佳作推荐

本周为友友们带来了前朝后宫重生虐文、一代女将的成长传奇,还有金牌经纪人培养大明星的养成之路、穿书穿成炮灰反派的自救故事,

推荐理由:前世的恶毒女二重生归来,如何化解曾经的恩怨?

推荐理由:常胜女将军的成长故事, 以励志逆袭为底色,以爱情为主线。

推荐理由:快速体验一个后妃的一生,闲暇时间来一把,七八分钟看结局!

推荐理由:可爱电竞少女的甜宠沙雕电竞生涯。

推荐理由:剧情加养成,丰富的男主互动,心跳怦怦怦~

艺人们日常会遇到什么样的小状况呢,作为经纪人的你又会怎么去处理呢?

推荐理由:本作为魇梦游戏系列续作,逃杀升级,紧张刺激!

开局即处高危状态,稍有不慎便会崩盘?!

推荐理由:多个奇幻世界多个人生,

“this second ,someone fall in love ,someone fall in the abyss.”

小家可亲,大国可敬,一生荣辱,同生与共,乱世中的成长和责任,

以上就是本周佳作推荐的全部内容啦,有没有你中意的那个作品呢? 快去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尽情享受吧~

怀念王军先生!一次难忘的关于山钦湾的采访

2019年6月10日,中信集团原董事长王军去世,享年78岁。

2013年8月,中信山钦湾高尔夫俱乐部进入美国《高尔夫》杂志2013年世界百佳高尔夫球场名单,排名第78位,这也是中国球场第一次入选《高尔夫》杂志世界百佳球场之列。

在此之前,中国高尔夫运动发展近30年,建造了587个球场,这些球场80%以上由国外设计师设计,其中不乏世界著名设计师,请国外设计师的费用总计约为16亿元人民币。但没有一个球场进入世界百佳。

这一神话的缔造与山钦湾的决策人王军先生密不可分,不由得令我们回忆起在2013年世界百佳高尔夫球场名单公布之时,本刊与王军先生面对面进行的一段独家专访。谨以此文,致敬对中国高尔夫作出卓越贡献的王军先生,感谢您让中国的高尔夫球场在世界高尔夫之林拥有尊称。

和王军老爷子面对面坐在深圳朝向总部22层的办公室里。

开了整整一上午的会,72岁高龄的王军看起来仍然神清气爽。我递过采访提纲,请他先看一看,顺便喘口气。老爷子笑了笑说:“没事儿,就聊吧。”

他说起话来很慢,但音色沉稳而且有力量。

缘起:“很早以前,海南省政府的几个领导就跟我说过,想要在海南打造一个世界顶级的高尔夫球场。我说这个事我决定不了,这要看老天爷给不给。他们听了挺不乐意,说我们海南有的是风景独特的宝地,还能找不出一块儿来?如果能做,地你可以随便挑……”

2004年6月,王军带着几位部下,坐着直升机,在海南岛的琼海和万宁一带的海岸线上开始寻找这样一块宝地——一个天然适合成为绝佳高尔夫球场的,来自大自然馈赠的礼物。

发现:“之前那个球场设计大师麦肯兹说过一句话,原话我记不清了,大概意思就是说‘伟大的球场都是由上帝赐予,由大自然创造,由艺术家来展现的’。我当时看到山钦湾,觉得这一定就是这么样一块地,感觉球场差不多已经摆在那儿了……尤其是那个海角,就是现在7、8、9号洞的那个地方,几万年那么冲刷,居然还是直愣愣突出个尖儿来,这实在是很少见的……”

也许王军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样一块无与伦比的好料,雕琢成器的等待居然是如此漫长。从一眼看中这个地块,到最终把球场交付给业主方,这中间经历了将近8年的时间。

等候:“其实找到地以后,我们很早就和政府方面签订了全面开发协议,谁知道后来光是选到合适的设计师,就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不过现在看来,这里面也是有机缘的,也是值得的。我觉得现在的设计确实是能把大自然带给人的享受全都充分地表现出来了,我非常喜欢这个设计!”

在整个关于山钦湾的谈话里,王老爷子似乎始终在谈“大自然”的话题,似乎在他眼里,山钦湾的设计师、建造团队,甚至包括他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心血都显得云淡风轻。“在自然面前,我们只能卑躬屈膝。”

信念:“整个工程只动了14万方左右的土,这里还包括了一个备用喷灌湖和那些不得不清理的岩石(整个山钦湾布满了黑褐色的火山岩,而这些岩石大多离地表很近,通常只有40~50公分深),这么算下来,动土方不过10万。而且,我们还规定:除了球道草,绝不引进任何不属于这里的任何物种……我想让大家看到,建造一个伟大的球场,只不过是在重塑自然的神奇。”

王军与比尔·库尔认真讨论关于球场的每一个细节

最少的土方量除了意味着对原始风貌的最大力度保持,也意味着成本的大大节省?对于山钦湾,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过看上去,无论什么样的答案,似乎都不是王军最关心的头等大事。

付出:“到今天我还是得特别感谢山钦湾的业主方,他们给了我最宽松的时间,最好的资源,而且对成本卡得不是很严。因为我们设计师的独特风格,有很多在施工过程中要求不惜代价的东西。比如铺砂:因为我们独特的排水系统,很多时候不能用卡车直接倒下去,我们就用人手填……确实花了些时间和成本,不过如果你是打算建一个最好的球场,你只能是这样。”

球场开业,一位王军的朋友试打回来兴冲冲地给老爷子打电话,大肆夸赞了一番球场的美妙。王军问他:“你觉得哪里最好?”“嗯……”对方支吾了两秒:“——球车道!”老爷子当个笑话讲给我听,但事实不止如此。

雕琢:“一开始设计师坚决不同意修球车道,后来我们跟他说球场落差太大,有的会员年龄也大,那个地方还总下雨……反正找了一堆理由算是说服了他。结果他说行吧,但是要求做成和当地那个土质颜色完全协调的水刷石的,我们就给他做,前后做了快20种样板还不行,后来干脆在现场做了一段不同颜色的真路让他看,他才选定了。所以说人家评价我那个球车道好,我觉得倒也不为过。”

在入选美国《高尔夫》杂志世界百佳之前,山钦湾已获奖无数,从“亚洲三甲”、“亚洲第一”到“世界百佳”……好评如潮。不过唯一的不同在于,和那些共同分享榜单的,拥有至少几十年历史的伟大球场相比,山钦湾才不过一岁而已。

评价:“说评价的话,我自己当然是满意的。别人的评价就挺多了,我记得动工仪式上有个美国评委(美国《高尔夫周刊》资深编辑/现代百佳评委、高尔夫历史学家布拉德利·克莱因)把我拉到一边跟我说,‘世界球场设计有三个时代,麦肯兹的经典算是第一个,皮特·戴的创造算是第二个,现在比尔·库尔的山钦湾将会代表第三个’——我想别人再怎么评价也不会比这个更高了吧。”(笑)

对于朝向集团所有参与过山钦湾项目建设的人来说,与国外最优秀的团队合作的过程绝对终生难忘。用他们的话说:“干过山钦湾,再走到任何一个项目都是挺直了胸脯的状态。”

反省:“通过这回做这个项目,我们确实从人家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也确实看到中国球场的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你比如说对质量的那些坚持,对细节的处理,包括后期对养护的理解,对管理的理解……国内很多大众媒体对高尔夫有很多负面看法,除了纠正误解,我们也可以从自己身上找一找问题:比如有些球场用水用肥确实多,怎么管理更科学,这些东西我们也在反省自己。”

中国高尔夫30年,山钦湾成为第一个进入百佳名单的中国名字。成为一座里程碑,已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意义:“从我个人来讲,我倒不觉得这是个多么意外的事情。这些年我也打了全世界近千个球场,那些名场、好场也基本都打过了,单从球场来说,山钦湾进入百佳在我看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中国有了百佳球场当然是好事,今后在世界高尔夫这个行业的地位会不一样。”

期待:“下次争取50名左右吧,咱们慢慢来。”(笑)

原文刊载于《高尔夫》杂志2013年9月号 文/郭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高尔夫杂志”】

标签: sina.cn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