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消息 >> 正文

宋朝的历史同样很精彩,宋朝的历史同样很有趣

更新时间: 2025-10-08 19:36:35

阅读人数: 239

本文主题: 能和明朝那些事儿媲美的宋史

对于中华五千年历史,本人认为自己最了解的应该是明朝的历史。

清代诗人赵翼曾有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色与精彩,知晓明史较多倒不是因为相对来说明朝的历史有什么特别吸引人之处,只因当年一部名为《明朝那些事儿》的通俗读史之书太火,一捧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了。

很多人不喜欢读历史倒不是因为历史不精彩,而是很多历史类书籍文风太过于刻板,原本的精彩令人读来甚是枯燥。《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一改传统,用风趣幽默的文风来通俗讲史,这历史自然是好看多了。

历史其实很精彩,历史其实很有趣。相比于明朝老朱一大家子们的闹腾,其实宋朝老赵家的故事也很精彩。

它看上去似乎是一个有些窝囊的王朝,却是文人最为向往的朝代。它曾被外敌灭国,却又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辉煌的文化黄金时代。宋朝,这个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王朝,却又怎么也忍不住想要去了解的朝代。

从事宋史研究多年的知名作家高天流云,曾写出一部名为《如果这是宋史》的系列历史书,论精彩与有趣绝不输于当年明月所写的《明朝那些事儿》。

朝堂上的种种风云、宫廷内的样样斗争、对内的制度以及对外的策略,一桩桩令人不断争论的历史事件,一个个被后世评说不休的历史人物……两宋三百余年的风云变化这样在此书中被作者用诙谐幽默的笔触与通俗易懂的文风为诸位一一道来。

他不仅仅是单纯的将历史进行通俗的复述,而是将各种丰富的历史信息以及自己对历史的思考与点评融入其中,将一个更加丰满立体的宋朝呈现于读者的面前。

它的繁华与精彩,它的没落与颓败,它曾经辉煌璀璨令世人为之骄傲,也曾饱含屈辱令人扼腕。宋朝,它果然是一个不容易被人琢磨透彻的朝代。

个人认为高天流云的《如果这是宋史》在通俗讲史这条赛道上,是完全可以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并驾齐驱的。不过该系列自出版以来虽然畅销,却并没有如《明朝那些事儿》一般大火。毕竟当年明月已是珠玉在前,如此一想还真是为这套《如果这是宋史》感到有些可惜。

宋朝的历史同样很精彩,宋朝的历史同样很有趣

如果想了解宋史,就不要看《如果这是宋史》

相信很多朋友多多少少有了解过《明朝那些事儿》,这里介绍的《如果这是宋史》也是跟《明朝那些事儿》一个套路,只是主角换成了宋朝,作者高天流云,把北宋和南宋的“历史”写成了这一部长长的小说。本来我对书的要求不是很高,觉得自己看过的书一般来说会觉得都不错,怎么都有值得推荐的地方,而对这部《如果这是宋史》,则建议大家不要再跳坑了。在11年,12年读研期间,曾经看过这部连载的第一二部,讲到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个皇帝的事迹之后,就弃坑没继续看了。最近在微信读书上硬着头皮重头看了一次,整体看下来,有点不知道所云,大约我不太喜欢作者讲历史的风格吧。历史并不是非黑即白,每个人物在特定的位置上做出影响历史的决定都是有他自己独特的、不为外人所理解的理由,并不如作者所描述的那么简单粗暴。作者在书中对很多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和评价,没有去深究这些历史人物背后所做决定的考虑,而仅仅简单地用一些爱憎分明的形容词去评价他们,感觉有点太儿戏了。没有把这300年的历史写好,感觉有点遗憾了。北宋和南宋一共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从陈桥兵变到崖山海战,一共18个皇帝,北宋九个,南宋九个。宋朝有很多影响历史走向的大事件都与皇帝息息相关。例如以下这个关乎皇位传承的大事。本来宋太祖赵匡胤的妈妈说好了,北宋的皇帝,最初由赵匡胤做,然后到赵匡义,再传赵匡美,再传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这一个看似公平的懿旨,史称“金匮之盟 了后来烛影斧声赵匡胤突然死亡,赵匡美赋闲家中忧愤而亡的“导火索”。宋神宗赵顼所实施的变法,也是其中一个大事件,本有希望通过变法富强的北宋错失了一个好时机,变法在经济上取得一定成就,然而军事上的失败,使得神宗多年的经营化为灰烬,使得王安石与旧势力的对战最后寡不敌众以失败告终。作者把变法失败的锅甩向了保守派的司马光,还用戏谑的语气讽刺了苏轼的坎坷一生,使我觉得作者有点黄健翔上身。从宋朝建立的那一刻开始,外患几乎从未停止,赵匡胤赵匡义的北伐,赵恒与契丹的檀渊之盟,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与金朝的靖康之难,宋高宗赵构杀死岳飞等等。这些历史事件的经过和细节,都值得好好叙述,背后的原因更值得向读者好好剖析。窃以为,军人出身的赵匡胤,为了防止自己的后代遇到黄袍加身的将领,在设计某些制度时,会对将领的权力做限制,可以八卦看看是哪些措施。皇帝的艺术修养很高,尤其是那个写瘦金体的宋徽宗,要是他能多分点心思好好当皇帝,让北宋多活几年,说不准有更多的字迹留给后世,也不必当阶下囚了。皇帝的艺术造诣高,大臣们自然也要跟上步伐,唐宋八大家,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出自宋朝,宋朝四大书法家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蔡”原本是指蔡京,只是后人厌恶其为人,才以蔡襄取代了他)。尽管在宋朝军人地位不高,然而连年的征战还是给人们了解武将的机会,北宋的曹彬、潘美、杨业、狄青、宗泽,南宋的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他们抗辽抗金的事迹让后人铭记在心。在北宋前期,朝廷有能力组织北征和西征,与辽、夏保持势均力敌的态势,而在数次大失利后,元气大伤,奸臣的出现也使得国家无力再组织征战,只能被动防守。南宋时期,有中兴四将为国出力,然而秦侩作祟,使得将军不敢卖命,处处受掣肘,南宋在军事上更加节节败退了。宋朝的儒学复兴,在中国哲学界是一件大事情,程朱理学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与明朝所发展的心学相互辉映,成为中国儒学的两大流派。书中没有学《明朝那些事儿》那样有对二程和朱熹几位大师进行介绍,没有着重介绍这一大事件,有点可惜。好了,既然说想了解宋朝的话不要看这本《如果这是宋史》,那看些什么好呢?

好了,虽然说不太推荐大家看这本书,然而还是有一些话语是比较打动我的,例如下面这一段,大约说的也是今天的故事吧。

【有才小家微信号:cjl_readme】

高天流云厚重的历史

当读完高天流云的《如果这就是宋史》时,突然发现,“××那些事儿”、“原来这才是××”、“那时××”等历史小说已基本写尽了中国历史上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民国的两千年历史,而且,大部分作品是很优秀的,将这一现象说成“历史的春天”可能有拨高之嫌,因为历史小说不等同于历史学,但此类作品如此高产,如此畅销,至少说明大众渴求汲取更多的历史知识,更希望能跳出僵化教条、庸俗死板的写史模式,了解接近于真实的历史。以下内容,权且作为《如果这就是宋史》的读后感。 宋朝史与明朝事,高天流云与当年明月,是PK还是模仿?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开启了历史小说的新纪元,其成功之处在于“写史即写人”的心灵小说风格,同时,作者没有做一个机械的史料整理者和加工者,而是用独特的视角解读了很多历史事实和人物,外加谐幽默的语言,从而掀起热度空前的“明矾潮”。人们对事物的评判,往往有先入为主的错觉。因此,高天流云的《如果这就是宋史》,被很多人指责为模仿之作。不可否认的是,继《明朝那些事儿》后,很多写其他朝代的历史小说,其风格确有模仿的痕迹,而且,正是《明朝那些事儿》的畅销和火爆催生了这批历史小说的诞生。但是,任何作品,可以模仿的只能是形式上和表象的东西,如语言风格,谋篇布局等,要想达到一定高度,甚至有所突破或超越,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想。我想,如果作者不是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不是一个无独立主见,无厚重的文史功底者,那么,其作品必有可取之处。 《如果这就是宋史》确有模仿的痕迹,这是事实,但无须苛刻的责备,因为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试问,那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创作不是从模仿别人开始?当年明月的作品很优秀,但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一个人来完成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小说的创作,因为,就算是卓越的历史学家,其研究领域也有所侧重。所幸的是,《如果这就是宋史》作品本身有诸多闪光点,高天流云对宋朝历史,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观。 首先,《如果这就是宋史》更接近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要比《明朝那些事儿》饱满。《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历史素材进行取舍,因此,经常性避重就轻,读完《明朝那些事儿》对历史本质的认识肯定会有质的飞跃,但大脑深处可能很难形成鲜活的历史画面和饱满的人物形象。而后者所塑造郭威、柴荣、赵匡胤、赵光义、赵恒等历史人物,形象非常饱满,这些人都经历了从权力的边缘到权力的顶峰的征途,但每个人曾经的身份和固有的性格特征又决定了各自不同的权力之路。郭威的持重,柴荣的勇武,赵匡胤的英武,赵光义的伪善等跃然纸上。 其次,作者对人性与历史的见解确有独到之处。有宋一朝,皇帝不轻易杀戮大臣,这是一个奇怪的历史现象,而这一现象太祖居功至伟,遗憾的是,赵匡胤本人的生命却被突然中断,如果从赵光义的伪善去理解,这是必然,但这却很偶然的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因为,赵匡胤对当时大势既有准确的战略判断,又有清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大致时间表,灭南唐,扫北汉,收燕云,迁帝都,这些事情的解决,需要眼光,需要隐忍,更需要勇武,而这些唯有太祖拥有,赵光义虽心有余,但力不足。所以,赵匡胤被突然中断的生命改写了历史。 最后,《如果这就是宋史》更显厚重,作者在浓墨重彩与惜金如墨之间,凸显人性本身在历史深处的悲哀。赵光义通过血腥和伪善,开辟了一条登上权力顶峰的路,之后,为了证明自己,为了摆脱赵匡胤的阴影,在灭北汉后轻率的发动北征契丹的战争,但苦于力不足,最终导致惨败;赵恒继位后,自知文治武功无法超越太祖太宗,因此,对外用岁币换和平,对内“泰山封禅”,近乎无为而治,这种选择,是无赖,更是出于自私的聪明。这些,或许就是历史与人性。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