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原创这几个人的书被下架了,我觉得是应该的

更新时间: 2025-10-09 14:45:39

阅读人数: 199

本文主题: 被禁书有哪些

这几个人的书被下架了,其实从内心来讲,以前很喜欢易中天和龙应台的,特别是易中天的《品三国》,语言风趣幽默、历史典故信手拈来,读之让人入迷。还有龙应台,她的文字朴实而细腻,读之如同在品一壶好茶,清香四溢,回味无穷!

但是后来,看到他们的一些所为,就不愿再读他们的书了。特别是龙应台,政治站位非常明显。

当年年来广州因为东西被偷了,就把广州贬得一无是处,后来在意大利同样被偷了却表现得格外大度,典型的双标,她曾说“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试问一个对国家都不在乎的人,还会在乎其他吗?但再好的书,在民族大义面前,都会变成废纸一堆。

有人说,写作有没有祖国?当然有,不认可祖国的写作,写得再精彩绝伦,依旧会一文不值。

至于易中天的《帝国的惆怅》,是他对帝国制度的反思。中西历史的进程,是一个“交相胜”的过程。有时候我们比人家好,有时候人家比我们强,但无论怎样,都不能非此即彼,否定我们坚持的制度。易的很多观点是带有偏见的,所以说不能与之苟同!

另外,我相信不会无缘无故下架一些人的一些书,肯定是出现了问题,才会下架,下架他们的书,只是他们的书。而且,下架他们的书,也是为了让大家阅读到更多价值取向正确,满满正能量的书。

原创这几个人的书被下架了,我觉得是应该的

《谢瑶环》在清代一直被列为禁书……

以《谢瑶环》为例,顿悟田汉同志在创作题材的取舍、驾驭和推陈出新的脱胎换骨功力。

《谢瑶环》的原型见于明末清初间署名西冷狂者写的通俗小说《载花船》,内容讲的是武曌篡唐称天后时敕遣宫娥尹若兰女扮男装,改名进贤,假称司礼太监,“总督天下兵马、钱谷、盐铁、屯漕、学校、水利等事,兼访隐逸遗贤,募招技勇”,实际上则是叫她给物色面首,以满足个人淫欲。想不到尹若兰步历到河南卫辉府,和云问书生于楚邂逅订交,结为伉俪,后来经过种种曲折,终于以夫荣妻贵的大团圆结束。

郭沫若、田汉、曹禺等观看《谢瑶环》后与演员合影

全书内容充满了色情描写,在清代一直被列为禁书 ,传世版本也很少见,然而,小说情节的头绪多端,而作者又治理得脉络分明,有条不紊,倒是高出同时风行的才子佳人型的千篇一律俗文。特别是作者把尹若兰安排做被武氏迫害而自杀的中书舍人尹旻的女儿,这就为她被没入掖廷而巧计解脱提供了使人可信的依据。也就由于这个原因,清初著名的以追求场上效果取胜的剧作家李渔拿来改编为《鱼篮记传奇》。他在序里供认不讳地说:“剧中之事非出杜撰,原有裨史名《载花船》者寿梓灾梨,行之久矣。”

全剧二卷、三十六出。作者在尹若兰和于楚的悲欢离合故事之外又捏合了闻人杰和秦婉娘的始困终亨故事,双线平行而又交叉,排场非常热闹。这也是袭用朱素臣《十五贯》的故技,不过更加汪洋纵肆罢了。

李渔带着家庭戏班湖海飘零,到处巡回演出,滞留山、陕两省最久,所以二地剧种迄今犹自保存下来不少移植自他的原作剧目,例如蒲剧的《意中缘》便是。也有加以拆洗过的,例如《鱼篮记》一变为陕西皮影的《万福莲》,再变为山、陕共有的碗碗腔的《女巡按》。

田汉同志的晚年剧作《谢瑶环》即高度地发展了这个故事的神品,正如杜甫所咏“乃知盖代手,才力老益神”。最让人惋惜的是他这个后期的才力并臻巅峰之作竟被指鹿为马,横遭诬陷,以致赍志殒身,屈指算来,已历十有九载。不才如我,略记此剧源流,志怀想前贤之衷,抒胸臆悲愤之情,搁笔不禁三笑。

顺手点个“ 在看 ”,转给身边人

标签: 太平天国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