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雄辩胜于诡辩!港漫巅峰作《火凤燎原》你看懂了吗?
1、《火凤燎原》人物塑造的套路:
第一步:把大家熟识的人物,让他们做着我们认知之中跟他们八竿子打不着的事。
第二步:在事情做完以后,用他人的视角来进行人物反转,来将这个人物跟我们认知里的历史人物的性格与评价重新符合。
第三步:接下来该主角们跟历史上一样的活了,龙套们跟历史上一样的死了。
对外有李儒、许临帮其分忧。对外他可后顾无忧大展拳脚,只需思考对内如何上位夺权。
但在杀死董卓夺权后,吕布就只能靠自己了,哪怕是后来陈宫加入后,面对各方群雄的挑战,早在洛阳便元气大伤的吕布一直施展不开。
只能说个人魅力和一双识人的慧眼真的很重要吧,吕布机关算尽得来的荣誉与忠诚到头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3、郭嘉为八奇翘楚,然而身体严重限制了他的发挥。水镜说过,哪怕有华佗医治郭嘉本身也活不长。郭嘉之所以选择了最黑暗毒辣的手段未尝不是在于和时间赛跑。
4、《火凤燎原》这本书的名字对应分别是:
5、所谓屠城“屠一降十”是小说漫画之言。
屠城和迫使对方没有必然关系,项羽是屠城大户,刘邦也就屠过两个小诚,项羽屠城那就是习惯,最后得天下的是刘邦。
曹操的屠城说的那么高大上,又是“屠一降十”又是为父报仇,其实根本目的在于劫掠物资,任何古代战争屠城都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抢劫,为了顺利抢劫把碍事的苦主直接干掉,就这么简单。
当时曹操兖州刚经历黄巾战乱,民生凋敝,社会衰败,只好去隔壁陶谦那儿“打秋风”,并不是为了占领徐州,而是为了劫掠徐州、充实自己。
曹操本来就想要攻打徐州陶谦,但碍于这样做不名正言顺,迟迟不正式表态。当然他并不是束手无策,带着众将士“体察民情”,我猜老人其实是曹操的托,用来说服众将:是兖州本地乡贤希望我攻打徐州救人啊。不只如此,曹操还想用外传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之评语,跨越名声对自己的桎梏。
这也是他对郭嘉的一次试探,所以,他在郭嘉之前提及“我曾听过一个评语”,郭嘉反应极快立马接上曹操的话,助曹操顺理成章说出“我可乱,也可治”。这一回合让郭嘉领会曹操的真意,长篇大论煽动曹操,只要有改革之心根本不用顾忌名声,又暗示陶谦这种“仁者”该死。
只是诡辩仍是诡辩,郭嘉这些话只能激出曹操本来就有的奸雄之相,不能提升士气,名声问题仍没有解决,甚至还会恶化,所以夏侯惇才大怒指责郭嘉是“短视之人”。他只是在为曹操着想而已,跟儒家、正气的人设没关系。
曹操这时已经认可郭嘉了,大家可以注意夏侯惇爆气后郭嘉的诡辩:“那么以将军所见,天下何以至此?” 曹操是『主动地』起身接话:“ 只因旧路被堵。”
之前的对话都是互相试探,这句话之后,曹、郭二人就正式“狼狈为奸”。

火凤燎原大结局,大军撤退计划成功,可惜播放量惨淡难有第二季了
火凤燎原第一季第16集已经更新了,随着这一集更新,正式迎来大结局,第一季也正式宣告完结。 大结局看下来,精彩是真的精彩,燃也是真的燃,信息量更是满满。 那么多的不说,下面大家就来看看吧。
从大结局来看,一场惊险刺激的大战之后,关东联军在残兵组织的帮助下终于成功撤出洛阳,也避免了全军覆没。
在关东联军进入洛阳之前,不是没有人识破董卓的阴谋,但是为了救人为了大义,不得不去。 董卓也是真的狠,居然安排了火烧洛阳这个歹毒的计划,想要把所有反对他的势力都给葬送在洛阳。
但是好在以燎原火为首的残兵组织制定了一个计划,一部分人打通北城门,一部分人伪装接近董卓并趁机挟持董卓,之后用董卓的生命救出了所有人。最终计划成功了,大军得以有序撤出了洛阳,没有葬身其中。
然后就是吕布和燎原火了。在别的作品中,吕布一直是只有武力没有头脑的莽夫,但是在火凤燎原里面,吕布却是战力智力都是一流的强者。
论武力,关东联军很多名将都死于他的方天画戟之下,说他是战力天花板是当之无愧的。 论智力,他用借刀杀人之计杀了许临,为了安全考虑还特意安排了很多替身,可以说没有几个人智力在他之上。
不过既然知道他的厉害,又注定和他为敌,燎原火早已经想好了怎么对付他,那就是下毒。 不过不能下立刻就发作的毒,如果是立刻发作的毒,那么燎原火的计划从开始就注定不能成功,所以燎原火利用貂蝉下了慢性毒,等到吕布不甘心失败强行闯出城并大战一番后才会发作。
吕布果然中计,闯出城来追杀燎原火,又为了一击必杀,故意藏在车底,想要燎原火放松警惕的时候出手。
不过却被燎原火发觉了,之后两人从车里打到车外,又从车外打到悬崖,最后又从悬崖打到崖下,也因为打斗过于激烈,两人最终都残血了。 吕布从来没有被人打成残血过,所以视为耻辱,无论如何都要杀了燎原火。
这个时候燎原火只能冒险走一步险棋,那就是用心理战术逼迫吕布撤退。燎原火的心理战术就是让吕布知道自己还有一战之力,还要吕布知道要死的终究要死,要活得终究要活,我就是那个要死之人,但是你却是那个想要活下去的人。
如果你继续硬拼,那么我能把你打的伤势更重。在我身后,是无数想要报仇杀你之人,之前你是一只猛虎,无人杀你,但是当你变成一只绵羊之后,那么你的死期就到了。 最终吕布动摇了,撤退了,燎原火也就此靠心理战死里逃生 。但是要是吕布走到半路回头的话,就能发现他刚一走燎原火就昏迷过去了。
在大结局的结尾,要更好看,也更有深意。洛阳被烧了,在漫天火光中司马懿出现了,随着他的出现,昭示着他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也是这个时候,看到洛阳被烧,曹操出现了,带兵出击,要去追击离洛阳去的董卓。
只是可惜啊,火凤燎原虽然做得好,要剧情有剧情,要权谋也有权谋,要打斗也有打斗,但是可惜却就是不火。现在第一季都播完了,网上都没几个人讨论的,再一看播放量,更是惨淡,仅有七千多万,连破亿都没做到。
要知道,在视频平台,只有第一季播放量破亿才能被重视,才有可能有第二季,如今火凤燎原第一季都完结了,播放量都没有破亿,只怕难有第二季了。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讨论和留言。
《火凤燎原》:港漫智斗天花板动画化后,还有那味儿吗?
市场上总会有一种小众作品,看过的人不多,但只要翻开,必然成为拥趸,盖无能外。
《火凤燎原》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它诞生于港漫走向衰落的21世纪初,以独特的三国历史观和人物解构性,开启了长达20年的连载之路,也总被读者戏称为“完结无忘告乃翁”系列。虽然连载时间长,但《火凤燎原》凭借着过硬的剧情与特色的人物性格,20年来不断吸引着新老粉丝。
20年后的如今,动画版《火凤燎原》上线,那些穿越烽火的英雄传奇,从漫画中“活”了起来。
故事原著以江湖有名的暗杀组织“残兵”首领燎原火与少年司马懿两人的乱世成长经历为主线,串联三国时期的重大事件,结合稗史传说,在历史的缝隙中写就三国群雄的众生相。漫画的时间线从十常侍之乱董卓进京就一直在推进中,主角也从少年阶段过渡为青年,其中更是穿插了无数经典战役与谋士对垒。
动画第1-4集高度还原了漫画1-2话的内容。故事开始于董卓军师许临前往河内威胁富商们,残兵刺客张雷和郭昂在水路堵截。
许临的护卫军赵贤义子赵火出手,两方一阵激斗,但终究刺客技高一筹,许临被杀。
但失去主心骨的船队似乎并不惊慌,赵火也因为出色的武艺受到信任——船顶被杀的“许临”只是个替身,真正的许临还在船舱密室里。
一番波折司马懿派出的刺客居然杀了个假目标?不,真正的后手正是这个一年前投入赵贤门下的“义子”赵火——世人知道残兵刺客个个身有残疾,传说首领燎原火没有右眼,却正是他放出的谣言。
随着燎原火无双的武艺,真正的许临被杀,司马家彻底与董卓闹翻。随后吕布在洛阳中扣下司马朗,燎原火趁机混入讨董的关东联军中,借洛阳乱象和董卓的计谋浑水摸鱼,解救人质……
董卓洛阳“城下一聚”的计策大幕徐徐拉开,袁绍、刘关张、吕布、水镜八奇……一个个耳熟能详但又完全不同的人物依次登上这个名为“三国”的舞台。
观众对《火凤燎原》提到最多的,就是“不一样”的三国群英。要形容这部20年前的这部漫画,可以用近年颇为流行的“解构”一词。
不同于《爆笑三国》之类的无厘头解构,《火凤燎原》是用接近于传记的细节叙事,在原有人物上做加法甚至颠覆。这种接近“历史可能小说”的叙事模式直到近年马伯庸推出《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三国机密》时才再度兴起,不能不说陈某对三国历史的熟稔和对谋篇布局的老练。
少年司马懿还没有展现“鹰顾狼视”,而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残兵背后的主使人。他多智近妖,甚至被称为最强军师团“水镜八奇”外的第九奇。
这一作的董卓也非脑满肠肥之徒,而是一个“嘴炮max”的野心者,一个激进的乱世枭雄。动画中尤其还原了原著中的“名场面”:他架着马车带着汉献帝,从汉室官员排成的“血色之路”上撵过,嘴里说出的霸道救世之法真的令人心颤。
虽然不再是主角,但对于刘关张的形象,动画也继承了原著的肌理,深入刻画了三人形象。
刘备不再是“大耳贼”,而是在乱世中用“抢一城救两城”这种奇妙计策的理想主义者;而张飞为了配合刘备则画起了花脸扮坏人,全然忘了他其实是文艺的桃园派画家;关二爷依旧是那个无敌的武圣,但在刘备身边也多了几分柔和。
颠覆最大的当属“吕布”。这一版里的吕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西凉军宣传出来的“特种部队”(所以前期画面中吕布没有正脸)。
“吕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战无不胜,令敌人胆寒仿佛成为了一个传说。陈某的这种解释可能最符合现实解释。而真正的吕布,也是智勇双全既有谋略也有武艺。毕竟,在乱世称雄者,必然没有蠢人。
另外还有血条极厚的燎原火、“女装大佬”貂蝉、临阵丢女友的“渣男”袁方、“一本正经”又贪恋权势的袁绍、诗画双绝的张飞等……这些曾经被各种演义钉上了刻板印象的三国人物,每个几乎都被解构了,脱离了演义的脸谱化,变得鲜活又真实。
《火凤燎原》的内地版权由出品方创梦天地持有,如今同名游戏也在开发中。在项目开发之初,由于思考不周,在首部PV放出后遭遇了平台观众的抵制与恶评,不得不注销官号重新选择制作方,这在国漫圈倒是头一遭。
最终由《万国志》的制作方灵樨文化接手,但无论对于哪个导演来说,改编《火凤燎原》都是非常有难度的。
首先,这类小众神作的第一受众必然是原著粉丝,以《火凤燎原》的地位,粉丝一般是很难接受剧情魔改或者人物变动(如第一版pv就是因为改动了小孟的性别而备受争议)。同时又要接受原著粉“列文虎克”般的检验,主创压力巨大。
其次不按原著来,改编很难超越陈某的剧情。尤其暗线中“水镜八奇”8位智力超群的军师都各自有兵法,其中有大量的智谋与反转,很难在同类型动漫中看到,且前期铺垫大量伏笔,情节极难删改。
尤其是1-5卷的“火烧洛阳,城下一聚”堪称惊艳,可以看出陈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影爱好者,《火凤燎原》在剧作结构上遵循类型电影的经典“三幕”结构:全篇以刺杀许临结仇吕布为开头;三方势力在洛阳城中斗法为发展;齐聚洛阳旧城下并以残兵威胁董卓,众人安全撤退为结尾。
所幸傅海清导演和制作团队没有辜负观众,几乎是没有注水的将头几章的情节点展现出来,这是在国产动漫目前没有过的。每集的叙事效率极高,基本含有两场重要情节,出场人物的动机台词基本交代清楚。尤其是第4集,连一个小兵的智谋都完全再现,无废戏废话。
从美术风格上说3D并非还原《火凤燎原》这类港漫写实风格的最好选择,但从现实成本上考虑,3D周期和技术上都比较成熟,成本比同量级2D项目要低。导演已经在色彩滤镜和画面特效上尽量还原了二维画笔的笔触风格,但终究受制于成本,只能说差强人意。
同时动画中还还原了漫画中的“黑页”,这是很强烈带有影视风格的做法,在动画中也沿用了这种方式来加强氛围感。
毫不客气地说,《火凤燎原》是国内三国题材动漫的高峰之一,而动画版的改编目前也没有辱没这一名头。希望国漫的IP改编都能以这个标准“卷起来”,观众就不愁没有好作品看了。
相关资讯
火凤燎原实力排名(盘点火凤燎原五大最强军师)
一,火凤燎原大结局,大军撤退计划成功从大结局来看,一场惊险刺激的大战之后,关东联军在残兵组织的帮助下终于成功撤出洛阳,也避免了全军覆没。在关东联军进入洛阳之前,不是没有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