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新闻 >> 正文

“春秋三杰”是指哪三位历史人物?他们都有哪些事迹呢?

更新时间: 2025-10-17 17:11:12

阅读人数: 554

本文主题: 请举例三杰是哪三杰

春秋三杰,指的是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于主,伍子胥爱于君,管仲则是忠君又爱国。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三位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

介子推(?-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晋国发生骊姬之乱后,公子重耳出逃至翟国,介子推同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等人追随一同逃亡。

自此之后,介子推跟随公子重耳在诸侯国中颠沛流离。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晋文公登上晋国君主的宝座后,自然要赏赐那些一同跟从流亡者,比如狐偃、赵衰、魏犨等人都成为了晋国大臣。但是,和他们相反的是,介子推没有向晋文公索要俸禄,晋文公或许是疏忽了,也没有给介子推赏赐俸禄。

介子推同母亲说明情况后,就携母隐匿在山林之中。后来,晋文公得知介子推的情况后,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不过,因为山地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和他的父亲死于这场大火之中。

晋文公到处寻找介子推而未得,最终将绵山封为介子推之田。《庄子·盗跖》和《楚辞·九章·惜往日》是最早叙述这类故事的文献。值得注意的是,介子推割股救主、抱木燔死以及同寒食节的关系,均是传说和演绎。

和介子推比起来,伍子胥拥有更高的知名度。

伍子胥(?~前484年),名员,又名贠,字子胥,楚国(今属湖北监利)人。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春秋后期楚国大夫伍奢之子。

伍子胥原为楚国人,父亲伍奢因直谏被楚平王所杀。眼看楚平王昏庸无道,伍子胥选择逃至吴国,投靠公子光门下,策划刺杀吴王僚。公元前514年,刺杀吴王僚之子庆忌成功,伍子胥官至吴国太宰。在受到吴国的重用后,伍子胥致力于增强吴国大军的实力,从而报复强大的楚国。

公元前512年,伍子胥提出将吴军分为三部轮番攻楚的建议。公元前506年,伍子胥与孙武等人在柏举击败楚军主力,长驱攻入楚国都城郢。在这场战役中,伍子胥实现了报复楚国的目标。

公元前496年,吴王病亡,吴王夫差采纳太宰伯嚭放回勾践的建议,伍子胥当面反对吴王的做法,但是没有被采纳。伍子胥又规劝吴王不要攻打齐国,因夫差取得艾陵之战的胜利,而渐渐被吴王疏远。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赐剑令其自尽,死后尸体被投入钱塘江。综上,伍子胥用了大半生去复仇,只是无奈后来因为忠诚而死。

管仲出身贫苦,以商贾为业。自幼与鲍叔牙为知己,鲍叔牙知其雄才伟略,常善待之。后来,经鲍叔牙举荐,管仲为齐相,齐桓公任命管仲为上卿、相国。在此之前,管仲曾辅佐齐桓公的对手公子纠,不过,齐桓公不计前嫌,依然重用了管仲。对此,管仲也用毕生的精力来回报齐桓公和齐国。

管仲执掌齐国大权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对内发展工商、渔盐、冶铁,按照土地的好坏来征收租赋,主张富国强兵,增强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举贤任能,制定选拔人才的制度,整顿齐国管理系统,维护了内部稳定。

管仲对外推行“尊王攘夷”的策略,拥护周天子,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同时与各诸侯国会盟,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终,管仲使得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春秋三杰”是指哪三位历史人物?他们都有哪些事迹呢?

廉洁爱民的乐安名士

孙三杰(1597-1653年),字景濂,号松石,山东乐安(今广饶)县城南李大庄人。孙三杰自幼性情倜傥,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善施舍,有大志,幼年与弟孙三锡一堂共读,友爱悌深(后三锡以孝廉素著,母丧守墓6年,《乐安县志》称孝子),在史籍上有“成氏父子(指成勇、成其范)孙氏兄弟”之称。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孙三杰考中进士,授陕西凤翔府宝鸡县知县。他到任后,艰心操守,廉洁勤政,体恤民情,不避个人安危,为县民办除弊兴利之事,得当地老百姓爱戴与拥护。

孙三杰初任宝鸡县令,体察民情时,了解到该县有“不岁田”的弊端(即不毛之地却要按岁交纳赋税),岁额达五千金之多。民众不得收入却负担赋税,怨声载道,历届县令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首出仕任的孙三杰,却不因循守旧,他为解百姓之苦,毅然决定革除“不岁田”的岁贡赋税,民心称快。

孙三杰因治理宝鸡有政绩,被调任长安,兼署咸宁县令。当时,长安、咸宁两县有一批狡诈的官吏和土豪劣绅,地方上称之谓“大猾”。他们各有上司为后台,对上欺瞒蒙骗,对下巧取豪夺、横行霸道。原任知县不敢摸这个“老虎屁股”。孙三杰赴任后,详察县民苦衷,对“大猾”的劣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掌握了“大猾”的大量作恶佐证,不畏权势,依公论断,对有恶迹者重加罪责,严惩不贷。有的“大猾”闻风逃匿,也有的不甘心失败,想尽千方百计说情送礼。有一名“大猾”以送砚台为名,内藏重金,托人送到府上,被孙三杰看穿,他连包也不拆看,即提笔注九字于其上:“砚虽佳,贪墨,吾不取也!”并立还其人。经过一段治理,“大猾”潜影匿迹,社会风气大为好转,县民得以安居乐业,并称颂孙三杰为不畏权势、清正廉明之官。

孙三杰在知县任上,因治理有方而政绩卓著,一时轰动朝野,不久晋升为兵科给事中,由边关县的七品官,擢升朝内助政国事。熹宗天启七年,皇帝为选录人才,敕令孙三杰为主考官。他接受这一任务后,严肃组织,认真负责,执考时言路铮铮,甚注风纪。因此,所录取者皆才华出众之人。之后,又一度命他负责考试事宜,深得当时政坛的称颂与敬佩。

孙三杰撰写的《论内外文武不和疏》

明朝崇祯年间,国内外矛盾日趋尖锐,又值天灾奇凶,赋税苛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女真族建立的后金政权,又不断发动对明朝的侵略战争。崇祯皇帝刚愎自用,不辨贤奸。朝中内外文武不和,各大臣争名夺利,互相攻讦。身任给事中的孙三杰,面对这种局面,忧国忧民,对朝野大臣的内讧痛心疾首。孙三杰向崇祯皇帝写出了《论内外文武不和疏》的奏章。在奏章中,他首先阐述了“众志成城”的道理,“集群策,合群力,方能为不可胜以待可胜也。当共事之人意见偶或不同,因相持不肯下,使敌得起而乘之也。如此,即欲无败不可,几况与之图功哉。”他列举了内外臣邓希诏与曹文衡二人因不能虚怀商榷,共同制胜,各逞胸臆之戈矛,战玄黄于齿颊,互相攻击,不暇御敌的情况;同时,又列举了肩负边关抚镇重任的文武二臣邱禾嘉与尤世威,因意见参差致使尤世威托病不出,造成边关告急的教训。指出,这些大臣太缺少廉颇、蔺相如的气度。最后,他在奏章中呼吁:“天下事非一家私事,就消融者速自消融,无存芥蒂以滋祸胎。应申饬者即与申饬,勿滋葛藤以成掣肘。”其略略文字,谏君戒臣,抛弃私隙,不念旧恶,以国事为重,对朝中时弊谆谆告诫,何其直言不讳,衷恳之极。孙三杰的忠谏之言,昏庸无能的崇祯皇帝,熟视无睹,更没有解决的措施,直至不了了之。

明朝末年,朝臣们内讧愈演愈烈。奸臣周延儒被崇祯皇帝敕封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登州参军孔有德叛明降清,失陷登州,登州巡抚孙元化被俘,清军将其放回,他即下令各郡县不准抵抗。孙三杰对佞臣叛将勾结误国之举实感痛心,便理直气壮地向崇祯帝写出了《纠辅臣误国疏》的奏章。孙三杰先后五次上疏,论内外文武不和,弹劾首辅庇奸误国,抚叛款敌,请求“立除误国大奸,严饬内外,在事诸臣,从此洗涤肠胃,打起精神,息盗安民,灭敌锄叛”。

在明王朝边关失守,军无良将,朝无贤臣,赏罚颠倒,朝臣内讧之际,孙三杰以忠君保国为己任,慷慨激昂、义正词严的上书,陈述政弊,实为不可多得的医君治国良药。而不辨奸贤的崇祯皇帝,批曰:“首辅(指周延儒)纯忠谋国,实心任事。孙三杰挟私诬捏,逞臆牵诋,故降一级用。”在忠言不纳,反受降级惩罚的孙三杰,不以个人遭谴而闲曹缄默,仍一再上疏。无乃周延儒方得君宠,将孙三杰降补上林苑监蕃育署丞(管理林牧之官),后又寻补太仆寺丞,但疏章终不见用。孙三杰看到明王朝已病入沉疴,老药方已是回天无力,遂乞病归故里。

孙三杰引退后,明王朝已是朽木粪土,加之外患频仍,清军侵犯边境目益猖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到处聚众起义。不久,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明朝覆亡。

清军入关后,为固其政权,采取了起用明朝遗老贤臣的方针。对孙三杰劝进之声甚嚣尘上,但他以忠于明王朝为己志,情愿老死故里,不再仕清。顺治十年(1653年),孙三杰五十六岁时,病卒于故里乐安县李大庄。

原创华语乐坛“四杰”,你们听说过吗?个个都是王炸般的存在!

大家都听过“初唐四杰”,是四位唐代初年的文学家,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但你们听说过华语乐坛的“四杰”吗?他们名字中都带有一个“杰”字,个个都是王炸般的存在,今天小编就来为各位盘点下,排名不分先后。

许冠杰是香港歌坛的第一代“歌神”,地位毋庸置疑,他开创了香港本土歌曲的新纪元,更是现代粤语流行歌曲的鼻祖,是他把曾经上不得台面的粤语歌拿上了台面并被大家公认。

可以说,是许冠杰推动了香港乐坛本土化的进程,在他面前,第二代歌神“张学友”都得叫声前辈,他演唱的《沧海一声笑》峰回路转,透露着一股浓浓的中国侠士逍遥风,听众也随着音乐的意象一步步陷入苍凉和寂寥中。

王杰更是不得了,他的声线极具辨识度和感染力,充满了沧桑和悲凉。但从声线来说的话,小编个人认为王杰是华语乐坛中最出色的,没有之一。他也给歌迷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传唱至今的经典之作,《一场游戏一场梦》、《安妮》、《谁明浪子心》等等,小编就不一一列举了。

至于王杰的歌坛地位也不用多说,台湾地区曾经说他是“昨日的浪子,今日的传奇”;据说香港歌坛推出“四大天王”,就是为了和王杰抗衡的,因为当年的王杰实在是太火了,虽然这个传言没有得到证实,但足以见得当年的王杰有多红。只可惜后来嗓子废了(有传说是被毒哑的),也就渐渐淡出了歌坛。

周杰伦也是一位划时代的歌手,他将R&B这种音乐形态完全中国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词曲原创人在华人音乐界的地位,他唱腔独特,音乐才华极其出众,作词作曲编曲样样在行,新千年伊始,正是凭借周杰伦的一己之力,压制住了韩流日流在中国蔓延。

周杰伦的音乐风格多变,Hip-Hop、R&B、爵士乐、蓝调、摇滚、那卡西、民谣、嘻哈等等也都是信手拈来,创作天马行空,他的音乐陪伴了很多80后和90后的整个青春,随便说几首《七里香》、《青花瓷》、《简单爱》、《双节棍》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林俊杰和周杰伦一样,也是华语乐坛不可多得的创作型天才,拥有全方位创作、演唱、舞蹈实力,是实力派与偶像派的结合,他和周杰伦、王力宏、陶喆还被粉丝称为“新四大天王”。

林俊杰是华语流行乐坛的代表歌手之一,诠释作品的细腻度和音乐掌控功力非常精湛。他的很多歌曲都有着极高的传唱度,比如《曹操》、《美人鱼》、《江南》、《他说》等等,他也同样陪伴了很多80、90 的青春。

以上四位就是华语乐坛的“四杰”,你们听说过吗?他们是不是个个都是王炸般的存在?至于有粉丝提议加上张杰变成“五杰”,小编思考再三,还是觉得不要加的好。各位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标签: 消息资讯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