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姿势”很重要被动产品建仓能力参差不齐
曾几何时,众多投资者认为“被动产品就是自动跟踪指数表现”“同一类型的被动产品应该表现一致”,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近日市场大幅波动下,相当部分的被动产品出现了基金净值与指数表现的较大偏离,10月15日上市交易的首批中证A500ETF基金净值之间也出现较大差异,诸多现象揭开了被动产品背后的蹊跷之处。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调研中了解到,指数产品基本是被动跟踪指数变化进行调仓,但基金经理对于建仓时机的研判和决策也有重要作用。“被动产品并非完全被动”,如果踏错建仓节奏,就会导致基金净值表现异常。业内人士建议,被动产品的投资操作其实需要进一步借助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或可分阶段进行建仓,降低对基金净值的冲击。
“被动产品在操作中并非完全被动,在建仓节奏把握上,基金经理的判断发挥了较为关键的作用。”一位基金经理坦言,近日部分指数基金产品出现的净值偏离和差异,大多与基金的建仓节奏有关。
例如,在10月8日的市场上涨中,全市场有超过200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ETF联接基金与业绩基准(大多是跟踪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的偏离度超过1%。其中,50只以上的基金偏离度超过3%,大幅超过许多被动产品日均跟踪偏离度不超过0.35%的要求。
对此,多位基金人士表示,这种情况主要是彼时ETF联接基金出现较大量新申购资金所导致。一方面,新申购资金进场后,由于当天市场许多ETF和目标指数成分股纷纷涨停,联接基金无法将新进场资金及时买入建仓,只能以现金方式暂存,未能享受到当天的涨幅,且摊薄了基金原本该有的涨幅;另一方面,面对市场短期大涨,也可能有基金经理担心追高进场,选择暂时观望等待更好时机。
再以10月15日上市的首批中证A500ETF为例,虽然都是跟踪中证A500指数,也是同日发售,同日上市,但不同产品的基金净值表现出现较大差异。上市前一日,单位净值最高的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达1.0086元,最低的泰康中证A500ETF仅为0.9512元。
10只跟踪同一指数的产品齐上阵,很多投资者本以为不同产品表现应该一致,结果却发现大相径庭,这也触发了一些吐槽与不满。尤其是对于一些单位净值偏低的基金而言,面临较大的客户压力。
客户不满的原因主要是投资者在募集阶段均以1元1份的价格进行认购。而基金还没上市,净值已跌破1元,意味着投资者认购期间投入的资金锁定一段时间后,不仅没有获益反而出现亏损。以泰康中证A500ETF为例,假如投资者认购100万元,10月14日本金已缩水约4.88万元。
10月14日更新的单位净值数据显示,有8只中证A500ETF产品的单位净值跌破1元。据了解,14日晚间,针对基金净值低于同批产品的情况,有基金公司深夜向客户致歉,并对背后的原因解释说:“因建仓期正值市场震荡阶段(同一交易日出现指数涨停和回调等极端情况),增加了建仓难度,组合也因建仓时点的略小差异导致净值的较大变化。”
10月15日,也有基金公司致歉,并坦言基金经理在建仓时过于乐观了,不小心建在了高位。公司将通过准备增量资金等方式稳住规模,让基金单位净值尽早回到1元以上。
基金上市公告书中披露的数据显示,10只中证A500ETF的建仓节奏确有较大出入。截至10月8日,10只ETF股票仓位最高的达到98.78%,最低的仅44.87%,差距超过50个百分点。
一般而言,ETF建仓时间为基金成立后至基金上市前。除了嘉实中证A500ETF成立于9月20日外,其余多只基金均成立于9月24日及之后。叠加嘉实中证A500ETF首次披露净值为9月30日,这意味着,10只ETF可能均有部分仓位在9月24日至10月8日期间建立。
根据基金合同要求,ETF上市前需完成建仓,即股票仓位不低于90%。截至10月8日,有7只尚未达到此要求的产品,需要在后续4个交易日内完成建仓。由于此后市场出现回调,这也为它们提供了一定的成本摊薄空间。例如,上市前单位净值在1元以上的南方中证A500ETF、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10月8日的仓位约五成。而10月8日仓位已超九成的中证A500ETF,10月14日的单位净值则全部低于1元。
有接近相关基金公司的人士透露:“旗下中证A500ETF单位净值在1元以上,一定程度上可能也与基金建仓较早、较快有关。”此外,部分基金公司也在建仓过程中借助了旗下的智能化指数投资和量化投资手段,以降低交易成本,控制跟踪误差。
业内人士分析,虽然首批中证A500ETF大多都是在9月24日至10月8日期间展开建仓,但由于当时市场波动较大,具体哪一天进场十分重要。例如,大部分仓位在9月24日进场的ETF和大部分仓位在10月8日进场的表现会迥然不同。在这背后,恰恰最考验基金经理的建仓能力。
虽然从此批中证A500ETF的建仓情况来看,建仓相对较晚让部分基金获得了更好的表现。但纵观市场,晚一点建仓似乎并不能成为化解这番蹊跷的有效之举。
近日便不乏基金因“拖延”式建仓出现净值大幅偏离的例子。例如,一只跟踪中证全指公用事业的ETF产品,9月中旬成立后一直未能完成建仓,而在10月9日上市日期迫近之际,由于担心标的大面积涨停而无法完成建仓,选择了在10月8日早盘一举买入。随后便遇到市场的大幅回调,导致当天单位净值跌破1元,同时大幅跑输指数。
中国证券报记者仔细梳理发现,其实ETF在上市前单位净值跌破1元的情况并不少见,只不过此前并未受到市场太多关注。近日,由于投资者们对市场关注热度的快速提高,行情出现大幅波动以及200亿元规模的首批中证A500ETF集中亮相,这一问题开始得到业内重视。
业内人士认为,被动产品基金经理在指数投资大发展的浪潮下,应更加重视提高基金的建仓能力,尽量将被动产品中的“不完全被动”要素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基金经理认为,不一次性快速打满仓位,适当平缓地分阶段建仓,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对基金净值的冲击。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掌握最佳跑姿让你赢在起跑线上
许多人都说,只要掌握了最佳的起跑姿势,那么你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同时也抢占了胜利的先机。在短跑比赛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最佳起跑姿势,原因是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与力量水平各不相同,但这并不能表示找不到最合适的起跑姿势。
基本的起跑姿势是:双脚踩在踏板上,双臂下垂,双手着地。发令枪响时,后腿尽快地猛蹬踏板,身体重心保持最低的同时,以最快速度产生向前的力。前腿继续伸展迈步,手臂摆动,头部与躯干保持形成一条直线。当前腿接近完全伸展时,前脚趾离开踏板,踏板的助推作用到此结束。
每个人最合适的起跑姿势因人而异,这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力量水平和身材特征。运用起跑姿势时要将身体重心(Center of Mass, CM) 置于腿上,尽可能向前倾,同时保持身体平衡。这意味着膝关节和髋关节不要过度弯曲,以确保起跑动作的一瞬间不会产生过多垂直方向的力。
要想完美起跑,就要考虑踏板以及起跑姿势等关键因素。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做到完美起跑,注意以下要点,让你赢在起跑线上!
研究表明,即使是专业运动员,也会有很多种起跑姿势,并不存在一个最佳的起跑姿势。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在踏板上的起跑姿势以及踏板对于起跑的帮助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将身体重心调整到腿部上方,可以增加腿部肌肉的张力。如果身体重心过低或在脚后,起跑瞬间产生的水平向前的力会受到影响,身体重心会发生垂直位移。如果身体重心太靠前,也不便于起跑时产生水平向前的力。
根据起跑器踏板间距(左右踏板之间的距离)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在0.24~0.52米,还是在0.25~0.45米,运动员的起跑成绩并没有因为踏板间距而受到影响。因此,要确保自己起跑时脚与踏板表面能最大面积地接触。
前后踏板之间的距离越大,产生的水平冲量越大,这样更加便于后脚施加作用力,且持续的时间更长。因此,如果前后踏板距离最大,则从踏板起跑时的速度也是最大的。
然而,拉长踏板距离也意味着在踏板上起跑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适中的踏板距离已被广泛认可,短跑运动员既可以施加相对较大的力,也不会消耗太多的时间。
前踏板表面与跑道之间形成的角度会影响起跑的速度。角度越小,踝关节产生的作用力越大,从而能够产生更大的水平起跑速度。另外,后踏板的角度相对更大,可以确保起跑时产生最大的水平加速度。
但研究还发现,无论踏板的样式或角度如何,离开踏板完成起跑之后,踏板对于跑步姿势以及跑步速度都没有影响,这意味着起跑器踏板的作用仅限于起跑的一刹那。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踏板应该非常接近起跑线,这样运动员的重心就会尽可能向前,从而减少比赛中的总距离。但当踏板距离起跑线较远时,短跑运动员会拥有更快的起跑速度。如果踏板过于靠近起跑线,会不利于运动员发力。所以确保运动员的身体重量可以均匀分布在双腿上,是调整前踏板与起跑线距离的目的和前提。
体测来了,快跑!
1. 大部分同学都可达到标准,不必太过担心;
2. 短期提高较为困难,可以稍稍控制饮食,少吃高糖分高热量的食物;
3. 坚持运动锻炼,用最后一段时间掉点肉肉。
1. 站立体前屈:双腿并立伸直,上身前屈,双手触地,上体与脚尽量贴近,反复做几次;
2. 压腿:找一个地方把脚放上去,单腿伸直,上体前屈,反复压几次,也可以选择侧面压腿。
1. 运动呼吸法:在行走或慢跑中主动加大呼吸量,慢吸快呼,慢吸时拉大胸廓,每次锻炼不要少于20次,每天可进行若干次;
2. 静呼吸法:用右手大拇指按住右鼻孔,慢慢地由左鼻孔深呼吸。当肺部空气饱和时,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把左鼻孔按住,屏气10秒再呼出。然后按住左鼻孔重新开始,每边各做5次。
1. 高抬腿:高抬腿分原地高抬腿和高抬腿跑。原地高抬腿能增强抬腿能力,提高步频;高抬腿跑则主要增强腿部力量,提高蹬撑能力;
2. 小步跑:体会前脚掌着地跑的感觉,小步跑时踝关节交替用力。
在测试前几天进行一些蛙跳训练、单双脚交替跳绳训练、原地提踵训练。
1. 每天坚持做俯卧撑、单杠悬挂练习;
2. 考试前每天晚上累计进行5到10分钟的平板支撑能够有效增加腹部力量和臂力,使得引体向上更加轻松。
1. 每天坚持多练仰卧起坐,定次数练习,例如每晚50下一组,然后每天逐渐增加次数;
2. 定时1分钟自测,不断突破;
3. 空余时间通过平板支撑增加核心能力。
1.爆发力练习。爆发力由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确定,即速度与力量。因此,可采用以下练习方法:跳深、纵跳、负重纵跳、负重蹲跳起、负重深蹲、负重弓箭步交换跳。
2.柔韧的练习。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增大步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训练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体前屈练习;把杆拉腿;纵、横臂叉;肋木体前后快速屈伸踢腿(正、侧面以及外摆内合四个方面),盘腿坐膝等快速的蹲立练习。
3.动作速度的训练。以90~95%的强度进行20~60m跑,每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钟,进行2~3组,这将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同时,改变短跑的起跑姿势,采取站立式、转身式和行进间起跑,这也有助于提高你的速度。
800米(女)/1000米(男)耐力跑
1. 变速跑。前两天可先以慢跑为主,让身体适应,后进行变速跑(建议至少1600米),直道全速冲刺,弯道慢跑;
2. 先慢跑,慢跑多圈(至少5圈消耗体力),然后跑两次200米,用尽最大力气,培养冲刺能力;
3. 每周多练几次计时跑,自测800米,寻找感觉,重点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坚持一整轮的800米跑;
4.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训练前热身非常重要,平常训练前一定要花至少15-20分钟热身。
受疫情影响,今年学生体质测评工作将采用大一(2020级)、大二(2019级)随堂测试(800米/1000米跑除外)、大三(2018级)、大四(2017级)周末集中测试的形式开展。
(1)2020级和2019级学生
(2)2018级、2017级学生
随堂测试项目的测试成绩在测试教师处查询。周末集中测试项目的测试成绩可在测试完成后进行现场查询,如有异议可当场向工作人员提出,体测结束后不再受理成绩查询及更改。
打开步道乐跑手机APP→点击左下角“校园”→点击“体质测试”→点击“成绩查询”即可在体测完成后查询体测成绩。
测试当天不能空腹,必须吃好早餐或午餐
在参加体测前应提前1-2周进行适应性训练
测试之前做好热身活动,保持良好状态
如果有身体不适要及时向老师说明
应减慢速度继续向前慢跑或原地走几分钟
文 :卢肖云 黄楠 钟婧雯 丁梦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