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就多读书吧
来源:雪球App,作者: 风险交易员,(https://xueqiu.com/7912426614/276007500)
今天推荐几本书,都是小说,阅读性很强,特别适合想阅读,但又没有养成习惯,不知道读哪些内容的朋友。
作为立志把交易作为一生事业的人来说,阅读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同样的,如果家中有孩子,父母的阅读也会给他们带来非常正面的影响。
既然是熊市,那就多读书吧,如果能花时间把这些书都读完,一定会有所收获。
1.豆豆三部曲——《遥远的救世主》、《天幕红尘》、《背叛》
这三本书,是我交易入门后最早看的书,其中《遥远的救世主》也是电视剧《天道》的原型。当时看书的时候,直接让我醍醐灌顶,小脑萎缩了。特别是书中提到的:“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但如果你知道你,那么你就不是你”、“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让我穷困潦倒,那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等等。
书中提到了很多关于哲学、规律、价值的话题,比如“见路不走”、“实事求是”等等,我记得当时为了搞清楚这几个词,我还特意把《毛选》和《马克思理论》看了一遍,也是那个时候才感触到,这些经典著作的伟大之处。精读这几本书,对交易、工作、赚钱,都必将有非常大的益处。
这本书是上学时推荐的必读书目,不过我还是工作后才看的。书中的背景是七八十年代,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俩的一系列经历。普通人在那样的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不是现代社会所能想象的。
特别是孙少平,这么好的爱人不幸离世了,这么聪明的脑袋只能去搬砖,这么瘦弱的身子只能去挖煤,这么俊俏的面庞最后却毁容。但是,即使命运这么不公,却依旧不能打败他。
所以,每个人虽然都要努力向上,但是对这一切进行最终裁决的,都是我们所处的时代。这就像做交易一样,我们就是再有本事,但是想要的行情一直不来,那也仍然是徒劳。
人要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才能对未来更有勇气,人不自知,就不可能知人。正如马斯克说的:不要担心别人会超过你,因为多数人是无法长期坚持的,你需要做的是战胜你自己,不要祈求简单的路,而是祈求能够应对困难的力量,人生是马拉松,不是速度的比拼,而是耐力、毅力、勇气和决心的比拼。
3.紫金陈——《无证之罪》、《坏小孩》、《长夜难明》
小说,推荐的原因就在于太容易读了,逻辑也特别奇妙,如果不受吵闹,基本上半天可以看一本,哪怕其他的书都看不进去,这三本必然能看进去。
最关键的是,作者紫金陈完全是个憨憨,经常上1818黄金眼投诉自己遭遇的奇葩事,而且他的办公室离我非常近,估计就几个红绿灯,实在是做不到不推荐他的书。
4.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
这一套书的大名,长年霸占畅销书排行榜,对待这样的书籍,我认为边看边写感悟,是应该有的态度。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不仅仅是生死和王朝更替,更多的是从规律、哲学和人性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比如作者石悦对皇帝的评价,是把好人和能人区分开来的,有的皇帝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皇帝;有的皇帝是个好皇帝,但绝不是好人。
而且他还提到了,如何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人?他的观点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相比,其实都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整个明朝,无论朱元璋、朱棣、朱由检,还是张居正,王阳明等等,这些人,都是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他们或许在政治上,或许在思想上,占据顶峰,伸倪一切,可是他们在漫漫人生中,真的快乐吗?至少,徐霞客是真正快乐的。当同朝的其他人在执着富贵与功名时,徐霞客却坐在黄山绝顶,听了一整天的大雪融化声。”
5.刘慈欣——《三体》、《流浪地球》
雨果奖获奖作品,大名毋庸置疑。这套书对男同胞来说,特别是做交易的人,读起来应该毫不费力,因为逻辑和理性思维偏强,对女同胞来说就有点不太友好,我老婆就一直读不下去。
按理说,人不能想象出完全没有任何依据和参照的东西,而只能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一些已知或可能存在的东西进行组合、变形、扩展或创造。
但是三体的内容,却真的让人感叹,怎么能想象出这么宏大的框架,并且逻辑性还如此完整。我记得当时有一段话,史强说:“看虫子!”随后指着地上的蝗虫说,十几年前就有了,今年特别多闹蝗灾。随后,他问了丁怡一个问题,地球人与三体人的技术水平差距大呢?还是蝗虫与咱们人类的技术水平差距大?史强的问题犹如当头棒喝,让王淼和丁仪猛然清醒,这是虫子,它们的技术水平与人类的差距远远大于三体,人类尚不能征服虫子,三体人又怎么能确信可以征服人类呢?
不管我们是在交易还是工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困难再大不能放弃,只要坚持不懈,终有一天可以获得突破。
这是本完完全全的悲剧作品,潦草小狗余华,把福贵写的实在是太惨太惨了。亲人一个个离世,但是他还活着,人活一生,最惨的不过如此。
但我们每个人又迟早会经历亲人的离世,面对无法回避的悲痛,没有人活得容易,没有人的生活不是千疮百孔。
所以余华的观点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人只要还有一口气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
很多事情不需要有意义,吃喝玩乐不等于虚度光阴,吃苦耐劳也不等于你意义非凡!人生最终要以自己的想法为第一优先级,只要你想,你可以去做那些世俗观念中的毫无意义的事情,比如说发呆、看日出、数星星。
这两本书,都是身患绝症的人写的,一位是蔡磊,患渐冻症;另一位是师永刚,患胰腺癌。
蔡磊身为亿万富翁,患病后开始从事渐冻症研究事业,立志为攻克疾病提供长期服务。他的父亲47岁去世,而他40多就面对生死,而孩子只有4岁。
师永刚,香港凤凰周刊杂志主编,事业有成,在得知患病,并且在北京手术后仍然无望之后,选择去美国就医。在经过无数次新药测试和化疗,送别身边无数同类的病友,并且卖房求医之后,很幸运的,目前基本达到康复程度。
所以,这个世界很冷酷,一个人能平平安安过完一生,其实是很难的!
也许这世界本来就不公平,但是,纵使不敌,也绝不能屈服!毕竟,不是有了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而看到希望!
了,去墓地和医院看一眼,就知道更应该珍惜和体会生活的乐趣了,想一想我们的父母,他们其实只有一个心愿,就是你平平安安的活着就行了。
所以,如果做交易真的做不出来,也不要灰心,大不了换个行当继续干,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

“茅奖三部曲”《平凡的世界》《主角》《白鹿原》来沪,让戏剧重回文学传统
陕西人艺“茅奖三部曲”系列作品《平凡的世界》《主角》《白鹿原》将于9月9日至18日在沪上演。三部作品均改编自陕西作家荣获“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巨著,凝聚着对人生、历史、文化、时代、命运的深刻思索和生动描绘,文学性与戏剧性在舞台上碰撞交融。三部作品的上演,也拉开上海文化广场70周年特别呈现的序幕。
1952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由陈毅市长批准,将逸园改建成为“人民文化广场”。70年来,文化广场几经演变,从证券交易场所到花市,再到剧院,一直与城市、街区和人民同呼吸共生长。9月,上海文化广场开启作为现代化剧院的第二个十年。除了“茅奖三部曲”,本月还将上演音乐剧《粉丝来信》中文版、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等热门剧目。
把经典搬上舞台,如何忠实原著,如何追求超越?《平凡的世界》改编自路遥获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将120万字的著作浓缩成170分钟的波澜壮阔,展现了一代中国青年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平凡而又跌宕的人生道路。16米直径、大气磅礴的360度旋转舞台,象征着日月如梭、往事如烟,还原了陕北高原风情地貌,编织出黄土高坡上悠远辽阔的日日夜夜。
话剧《主角》改编自陈彦获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位名叫忆秦娥的放羊娃,从剧团烧火丫头再到主角,在无数次命运轨迹的艰难抉择中始终坚守艺术初心、不断突破自我,并最终成长为“秦腔皇后”的奋斗历程。《主角》将70余万字巨著高度浓缩于210分钟的舞台之上,用六部秦腔剧目精巧连接起整部话剧,以中国古典的审美方式讲述了一个寓意深远的“中国故事”。
话剧《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生前最满意的改编版本,版权费分文不取。他曾说:“不必用明星,让娃们演,亮出老陕风采。”演员里有不少土生土长的陕西人,配上剧中地道的“白鹿村”方言,再加上时不时出现的华阴老腔,浓浓的陕西味。《白鹿原》凭借其高品质赢得业内外认可,成为中国话剧史上无法忽视的一抹色彩。这也是继2017年、2020年与2021年之后,话剧《白鹿原》第四次登陆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
尽管同样作为陕西本土作家的代表作品,但三部作品可谓一戏一格,各具风采。主创们以敬畏之心“让戏剧回归文学”,又“将文学浓缩于戏剧”。
《平凡的世界》导演宫晓东依托既具陕北高原地域气质又象征命运转盘的大石碾设计,完成故事的进展和布景的转换,以“信天游”为代表的陕北民歌也强化了舞台艺术感染力。《主角》中,胡宗琪导演用53个场景切换、16根柱子的变化展现跨越几十年的时空和命运,同时保留中国传统戏曲“一桌二椅”的简约和写意,留给演员足够的表演空间,也赋予观众更多想象空间。《白鹿原》的舞台上,胡宗琪导演则搭建起写意的宗族祠堂,并引入村民族人歌队,让整个舞台朴实又不失灵动,恰到好处的秦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茅奖三部曲”系列作品与音乐剧《粉丝来信》均将参加剧院9月会员剧惠日相关活动,以“一方舞台看岁月流转”多演出套票的形式,为文化广场庆生。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虎扑体育网
平凡的世界三部曲_路遥_虎扑评分
孙少平回煤矿当工人,孙少安修学校,秀莲肺癌,润叶家庭美满,向前双腿截肢,王满银旅馆照镜子回家,田晓霞为救女孩死亡,田福堂放下偏见,总的来说,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晓霞的死是必然的,她太完美了,在那个时代就是天使,如果真的和少平在一起这就不叫平凡的世界了。而路遥也想不到这种性格的晓霞除了死该如何与少平分别了……
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已不再是青春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