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军阀混战时代,各式军队服饰及单兵装备图解

更新时间: 2025-06-22 19:43:35

阅读人数: 915

本文主题: 穿越清末新军的小说

军阀混战时代,各式军队服饰及单兵装备图解 2018-12-31 16:58 上世纪初叶,随着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军到武昌起义成立民国,我国大地上逐渐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军阀势力,各式军队体制也慢慢走向变革。 本文列举了清末民初这个期间段内,各式军阀势力单兵装备以及服饰图解。 清末新军 1、左边这位是刽子手,武昌起义爆发负责后,负责新占领地方的治安巡逻工作,身穿新式夏季军服,五星帽徽代替了原来的团龙帽徽。手持大砍刀,俗称“鬼头刀”,腰间手枪是1901式曼利夏手枪。 2、1911年,中间这名清朝新军士兵,身穿1910式军服(深蓝色棉布冬季军装),装备奥地利产M1888曼利夏步枪,标准的近代军队制式装备。 3、1911年,右边这们是大清新军陆军正参领(正三品),身穿1910年式深蓝色礼服,佩剑也是1910式。 4、图片上部的龙形装饰,是陆军正参领的领章放大图,还是跟传统相结合。 清末新军 北洋时期 1、1913年,北洋时期军阀部队,左起北洋军军官,手持佩剑,留着当时很流行的八字胡。 2、1914年,中间是手持毛瑟步枪的滇军下士,军容一般,除了制服装备极为简陋。 3、1917年,右边是手持汉阳造的张勋辫子兵,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留着辫子,不过装备形象比滇军士兵看起来好多了。 北洋时期军阀部队 20年代初期的军阀部队 1、1920年,左一是浙江省防担架兵,手持友坂38式步枪,看起来装备精良。 2、1924年,左二是孙中山部队中的粤军医务兵,手持红十字旗(表明身份、防止误伤),一把传统雨伞,一个斜跨包。 3、1920年,皖系定国军(本为参加一战组建的部队)旗手。 4、1923年,川军第一军,装备M1883温彻斯特·哈奇开斯步枪,装备确实寒酸。 20年代初期的军阀部队 20年代中后期各部军队 1、1927年,国民北伐军军官,身穿一件浅棕色棉布制服,胸牌写着隶属部队、职务等,头戴有青天白地帽徽的大盖帽。装备毛瑟军用手枪,又称“盒子炮或驳壳枪”,整体训练和纪律性严明。 2、1924年,中间这位是冯玉祥部宪兵,护目镜仅限于防止风沙进入眼睛,并不是摩托化部队。左臂佩戴黑底白圈写有“冯”字的袖标,装备莫辛纳干1891型步枪。 3、1925年,右边这位是操作装甲列车的俄国军,身穿奉系军阀的标准军装,袖标上写着他“张宗昌”,抽着俄式水龙头烟斗,装备奥地利产的斯太尔-曼利夏步枪。 20年代中后期各部军队 20年代的奉军部队 1、1924年,左一奉军中的日本军事顾问。 2、1925年,中间手持短柄骑枪的奉军军官,和日军顾问穿戴基本一致,头上是奉军常用的狗皮帽子。 3、1924年,右一第四混成旅步兵,手持三八式步枪,脚上穿的是中式布鞋。 20年代的奉军部队 20年代的安国军部队 1、左一是孙传芳部童子军。 2、中间是孙传芳,手持望远镜,一身戎装,时任安国军副司令,兼五省联军总司令。 3、右一是孙传芳部长矛兵,手持红缨枪,回到古代了。 这种装备水准备真是不像正规部队,一触即溃毫无意外。 20年代的安国军部队 军阀部队 1、直系陆军精锐的“锡帽旅”士兵,佩戴的是一顶镶嵌了双头鹰标志阿德里安头盔钢盔,左臂佩戴写有“吴”字的袖标。装备MP18冲锋枪,俗称“花机关”。 2、奉系陆军士兵,身穿灰绿色加厚棉质冬装,红白色袖标,装备三八式步枪,背着一把大刀。 3、直系军阀士兵,身穿浅色卡其布制服,头戴有五色星徽章的大盖帽,左臂佩戴写有“孙”字的袖标。手持雨伞,肩背汉阳造步枪,脚上只有草鞋。 4、最顶部是北洋军阀的五色星帽徽。 军阀部队 直系军阀部队 1、1924年,第3师(直系王牌部队)传令兵 ,娃娃兵。 2、1924年,大刀队也就是督战队中士,这是古今混搭。 3、1923年,第8师第2骑兵团骑兵,手持马刀,身背步枪。 4、1922年,第11师步兵,连工兵铲都有,装备相对精良。 直系军阀部队 张宗昌部队 1、民国初期的时代特色,白俄雇佣军,入乡随俗居然连大刀都背上了。 2、司号兵,身背斯太尔-曼利夏M1895步枪。 3、步兵手持汉阳造,军帽很有特色。 张宗昌部队 冯玉祥国民军 1、基督将军手下的士兵,一手持枪,一手捧读圣经(还以为是个手机),全军读圣经绝对是民国时代的唯一。 2、国民军创始人冯玉祥,朴素无比和普通士兵打扮一致。 3、精锐的手枪队士兵,身背大砍刀,手持装备毛瑟军用手枪,又称“盒子炮或驳壳枪”。 冯玉祥国民军 北伐时期囯民革命军 1、1927年,旗手。 2、1926年,北伐军,好像是校长。 3、第四军“铁军”步兵,手持MP18冲锋枪,标配草鞋。 北伐时期囯民革命军 图文来源河东三叔(侵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阅读 ()

军阀混战时代,各式军队服饰及单兵装备图解

【品·鉴】训练好的新军终究守不住积弱的清王朝(清末新军)书评

新军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陆军,是清末最主要的国防力量。曾经说:“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我看可以分作三个阶段。第一代是清朝末年高的新军。第二代是黄埔军,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第三代。”封面上写的这几句话,很到位的总结了清末新军的作用和意义。简单朴素的封面,大社的气质彰显无疑厚厚的一本《清末新军》532页。详细介绍了清末新军的方方面面。从政治角度是维护了清王朝统治;军事角度代表我国军队从中世纪向现代转变。之前历史老师讲过,清末的诸多改革措施是学习西方先进事物,从器物层到制度层,清末的新军也是如此,不仅从武器装备上向西方军队看齐;军事理论,作战素养方面也是向西方看齐。对内:新军镇压人民起义 对外:反抗外国侵略者对内远大于对外,新军对付国内反动势力绰绰有余,但是根本打不过成熟的外国军队。新军是袁世凯的私人武装,甚至后来不受控制的新军推动了辛亥革命,清政府也算给自己送来了一杆枪。新军产生的历史条件: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全灭,陆军在朝鲜战场全线溃败,清政府痛定思痛,洋务派、维新派甚至朝廷都在反思如何救国,最后提出练兵自强,练的兵即是新军,新军有别于旧兵(湘军、淮军、绿营,八旗兵等等)。从装备上新军装备了西方装备,采用西方建制。采用德国兵制,聘用外国教官,并从天津武备学堂(李鸿章建立)招收成熟军事人才。新军均采用德国兵制,德国军制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日本明治维新后也模仿德国军制训练日本陆军新军具有几大特点:1.多兵种,合成军制;2.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武器装备(外国造);3.军纪严明;4.有军事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新军分为北洋新军和南方自强军甲午中日战争后,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至今还有小站稻,小站练兵园甚至一些地名也沿用了下来。1895年12月-1899年12月 四年时间 袁世凯小站练兵训练的新军只听从袁世凯的命令,具有私人武装属性。张之洞在南方编练自强军。张之洞的自强军与袁世凯的小站新军不同的是军队指挥权与训练权,自强军的指挥权与训练权交给德国军官,训练成熟后交由中国人自己统领。自强军原计划训练四期,只练成一期,自强军相对小站新军人数少,后自强军编入袁世凯的新军,所有的新军受袁世凯所辖,称为“北洋新军” 袁世凯出身军人,发迹于小站训练新军,崛起于李鸿章病逝后,袁世凯任直隶总督,统领南北所有新军(北方为袁世凯自己的小站新军,南方为张之洞的自强军)合称为北洋新军,这也是直属于袁的亲军,是袁世凯最大的底牌,在后期的清末官场大放异彩,也为后期袁后军阀割据埋下了伏笔;辉煌于辛亥革命后窃取革命胜利果实,排挤孙中山成为大总统,企图复辟帝制,自己当皇帝;没落于被大家众而矢之,死后中华陷入军阀混战的乱世局面。不谈政治,只说军事,袁世凯的新军在压制义和团,抵御外国列强具有重要作用。袁世凯确实是个军事人才,他亲自监督训练执掌的新军军纪严明,作战勇猛,从袁世凯治军之法就可以看出。但是新军练成后只经过几次会操(河间、彰德等)虽为实战,但是缺少对外国军队作战经验,最多只在会操之后见于报纸褒扬,对外国起到震慑作用。清王朝积弱已久,依靠新军不足以再度辉煌,甚至后来新军中军官士兵参加革命,起到了推翻清政府统治的作用。新军中也涌现了很多人物:袁世凯、张之洞、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等,甚至还有后来复辟的张勋等等,原来都是北洋新军里面的军官,书中有一章专门讲了新军中的人物,这些人在清末民国甚至后来的中国近代史中都历史留名,袁世凯之后这些北洋新军里面的人物谁也不服谁,最后每个人自己占了地盘,变成了军阀割据,相互之间打仗,搞得乱世民不聊生。总体来说这本书资料很多,很详细,是近年来研究清末新军的专著,体例完整,资料详细,涉及方方面面,全面深入的研究结合了新发现的史料,融合了多门学科综合研究,适合作为工具书查阅。但还是有一些瑕疵,还是希望以后新史料的发现有所补充,还有本书缺少图,新军会操的地图甚至一些额外的图片资料,使本书还是不尽完美。缺少同时期的外国军队详细对比(比如德国、日本),作者自己的观点也偏少,希望看到更多的研究新成果。我个人认为清末的新军只是开端,是中国向外国军事制度的初学,黄埔军校是中国对外国军事系统详细的学习,再往后有一段时间抗日时期是和日本军队的对抗,是中国军队对外国军队的一种磨砺,真实的战场是对军队最好的训练,甚至中国军队一度打乱建制上山打游击,与此同时外国提出了特种作战理论,中国那时候已经开始尝试了,游击队就是特种部队的雏形,到了解放战争,重新变为集团军,其实那时候是野战集团军,还带有一些游击特种部队的性格,再到后来转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才是近代中国军队的演变。在我看来本书的精髓在于偏后部分,一些新军人物的传记,可以当做参考书来看,了解了他们的一些生平事迹,还有最后新军的重要性和意义等等以前清末新军的研究政治性大于军事性,这本书的军事性大于政治性,从军事为主体出发,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作者无疑是贡献巨大。以前看袁氏当国只知道袁世凯在政治上的劣迹,没想到从这本书从军事角度发现袁世凯其实也是一个军事人才,劝兵歌还有各种军纪制定,治军方法训练的新军足够说明他的军事能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个角度的袁世凯。感谢人民出版社还有作者、编辑让我邂逅了这本好书

清末旧军及换装前新军

类似文章更多北洋新军战斗力如何?北洋新军战斗力如何?江苏是全国最富庶的省份,编练新军也颇有成效,江苏新军第九镇也是全国新军中少数的几个被陆军部认可的正式成镇的... 大清朝各地区清军照片 [26P]大清朝各地区清军照片 [26P] 大清朝各地区清军照片 [26P] 上海地区清兵队。福建地区清军演练大杆射击。福建地区清军官兵。驻守山海关炮... 晚清时的清兵战斗力很渣?被影视剧骗了!他们其实很猛很强大被影视剧骗了!晚清时的清兵战斗力很渣?大概是和洋大人作战时的表现实在对不起观众,所以我们看到的现在拍的晚清影视剧,一出现清兵,...南明王朝南明王朝 简单的说,就是京师陷落后,崇祯的嫡系子孙都死了,或者失踪了 他的远支血裔还在,于是N多人被立为皇帝,监国,还是在南方建国 然后,满清大兵一到,全部灰飞烟灭,凡是朱氏子孙全部被...QQ浏览器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原来的100多万清兵也丢掉了“铁饭碗”全都失业了,100多万的清兵主要是清朝的八旗军、北洋海军和北洋新军。这么庞大的人数清兵都去了哪里?据说一支清兵到了1984年才被瓦解。八旗军是... 【风雅民国】护国军神蔡锷传(三) ┃ 从中国士官三杰到云南都督【风雅民国】护国军神蔡锷传(三) ┃ 从中国士官三杰到云南都督蔡锷将军戎装照┏━━┓从中国士官三杰到云南都督┗━━┛再回头说蔡锷... 晚清各地军人照[组图]晚清各地军人照[组图]_历史_凤凰网晚清各地军人照[组图]1900年代,广州的清兵。1900年代,东北的清军。1901年的清兵护卫(护送外国人前... 清末各地清兵装束一览清末各地清兵装束一览。1900年代,广州的清兵。1900年代,满洲的骑兵。1900年代,满洲的清军。1901年的清兵护卫(护送外国人前往热河)... 清朝灭亡以后,一百多万遗留的清兵去哪了?除了归顺还有一条出路军队是一国之利器,即便这个国家有多么的落后,只要有人在,那就有军队在,不论装备如何,战斗力如何,军队反正都是存在的。在太平天国...

标签: 清末新军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