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7 04:29:57
,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
唐朝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
公元875年,黄巢发动起义,起义军提出“均平”的政治口号。公元881年,起义军攻下唐都长安,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国号“大齐”,又称“齐”,后来起义被唐王朝所镇压,但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
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此诗借一位逃难的妇女之口描述了唐末黄巢起义时的社会乱象,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因在诗成当时就深受人们称赏,诗人还得到“秦妇吟秀才”的雅称。
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木兰辞》并称为“乐府三绝”
唐朝时期玄武门之变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入侵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
公元626年,突厥攻至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京师震动。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唐太宗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
唐太宗杀白马与突厥可汗之结“渭水之盟”,突厥兵于是退去。
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 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单选题)"乐府三绝"是指《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和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