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25 18:37:28
上次我们说道,由于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瓦解,进而导致募兵制的出现。募兵制又使得军队中出现了固定的将领和士兵,从而形成“将领+士兵”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不断发展进而在天宝年间使唐玄宗李隆基任命了著名的“天宝十节度”。这代表着节度使制度的正式诞生!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华夏问长安节度使的第二集,节度使的蜕变!
“天宝十节度”出现之后,地方军事实力派算是正式登上大唐的政治舞台了。但是我们要认清楚一点,实际上这一时期,地方军事实力派对于大唐王朝的对外军事扩张是极为有利的。毕竟,将领和军队形成了稳定的组合,这就在整体的指挥上实现了“扁平化”,毕竟长官随时就在身边;各个部队的协调整合更加紧密,毕竟大家的利益已经趋向于一致。
由于当时唐朝正处于开元盛世时期,外向型国家的本质显露到了极致。而国家既然要对外扩张,自然要面对来自于外部实力的各种压力,而抗压的主要任务自然就落在了边境节度使的身上。通俗的说,也就是老大有钱有势,社团必须要做大,那就得花重金养一批能打敢拼的马仔!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朝廷中枢对于边境军事集团实际上是采取的扶持态度的,毕竟边军越强帝国边境越安全。所以,接下来唐玄宗李隆基进行了一系列的权力下放:原本节度使和经略仅仅只有地方驻军的军事指挥权,接下来唐玄宗又把地方州县的财政支配权以及州县官吏的监察权下放给了节度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