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02 19:02:42
阅读本文之前,真诚邀请您先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不仅能方便以后持续接收到类似内容的推送,也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创作的最大动力!
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便是文言文。许多文言文篇章不仅包含大量生僻字,而且语义晦涩,结构紧凑,甚至夹杂许多通假字。那么,为什么古代人偏爱使用文言文呢?从先秦时代直至新文化运动前,文言文始终是汉语书面表达的主流。
难道白话文不好吗?其实并非如此,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狂人日记》被誉为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白话文迅速崛起,成为大众推崇的表达形式。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批判古代汉语,尤其是文言文,认为它过于晦涩难懂,写作风格过于简洁凝练。此外,文言文在封建社会的体制下,也被视为扼杀青年创造力的桎梏。
那么,文言文究竟是什么?为何它曾受到古代社会如此高度的推崇?“文言”与“白话”是一对明显的对立概念。文言文起源于我国先秦时期,是在口语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书面语言。换句话说,文言文并非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交流用语,而是一种专门用于书写的规范语言。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指出,文言文实际上是历代文人仿古创作而成的。正因为有了文言,才衍生出文言文的文学形式。虽然从上古到现代,汉语的口音不断变化,但汉字这一书写体系始终没有改变,这也促使文言文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