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09 01:27:52
初夏时节,接到这本《挑战古人100天2》,只觉眼前一亮。简单清新的白底绿色封面图案,清晰的宋代名画插图穿行书中,令人爱不释手。细细读来,大宋市井小民的生活无非柴米油盐酱醋茶,虽与现代人大致相似,但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古人为了防止书籍发霉虫蛀,会定期把书拿出来翻晒,由此演变成后来的图书展览会——曝书会。这种曝书的习俗慢慢演变成一个品评书画古玩的大型学术交流会。
皇家的曝书会只允许部分官员参观阅览,平民百姓没有机会。但民间也有这类的书展。
北宋初期,国子监主簿胡仲尧是一位有名的藏书家,他建有华林书院一座,藏书万卷,并对天下的学士开放。对远道而来的的学士,免费提供食宿,没有一定的实力还真搞不动。
北宋知名藏书家宋敏求,因其对外开放藏书,学者们都想去跟他当邻居,导致他家附近房价暴涨。
京城人口密度大,住房紧张,房价很高。平民百姓在京城居住多在偏僻处租房。宋朝政府为解决百姓住房问题,向民众提供公租房,房价比私人租赁的房子要低廉许多,与现代的状况相似。
但想不到朝廷大官员也要租房住。曾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欧阳修也只能租简陋的房子住,其有诗句为证: “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可见京城房价之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