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07 04:59:46
他创作的歌曲在20世纪的大上海引领时尚潮流;他是中国儿童音乐的开创者,“小兔子乖乖”的歌声,曾陪伴无数中国人的童年;他组织的明月社成就了周璇、王人美等一大批家喻户晓的明星,培养了冼星海、聂耳等优秀的音乐创作者——他的明月星辉曾点亮一个有声有色的大上海!他就是黎锦晖。
团结出版社近期出版《民国风华:我的父亲黎锦晖》,带您回顾黎锦晖的艺术人生。
黎锦晖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不容忽视的一颗明星,他开创了中国白话文流行音乐和中国儿童歌舞剧音乐的先河,也是中国儿童音乐的开创者。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他所创立的歌舞团培养了周璇、王人美、徐来、黎莉莉等一大批家喻户晓的明星,更是发掘和培养了聂耳、冼星海等优秀的音乐创作者,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书写下浓墨重彩。《民国风华:我的父亲黎锦晖》是黎锦晖音乐人生的传记,材料丰富,论述详实、其中不少珍贵的资料,填补了中国现代音乐史料的空白。
《民国风华:我的父亲黎锦晖》讲述了一些大家熟悉的人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五四”时期的中国音乐界在如何接受西方音乐与发展民族音乐方面,有很大的分歧。诚然,自“五四”始中国音乐开始有了新型的专业音乐教育,有了第一代中国作曲家,有了现代音乐学研究,中国音乐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但其初期,中国音乐界对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对“俚俗不堪”的民间音乐,还是颇为不屑的。当时中小学生所唱歌曲除了外国歌曲之外,就是采用外国的曲调填上新词的所谓“乐歌”。蔡元培先生主张“兼容并包”,他在北大音乐研究会同乐会的演说词中讲道 :“音乐为美术之一种,与文化演进有密切之关系……吾国今日尚无音乐学校,即吾校尚未能设正式之音乐科……所望在会诸君,知音乐为一种助进文化之利器,共同研究至高尚之乐理,而养成创造新谱之人才,采西乐之特长,以补中乐之缺点,而使之以时进步,庶不负建设此会之初意也。”蔡先生由此鼓励父亲创作新歌“作一番竞赛”,但父亲真做下去,却是困难重重、阻力甚大,他在 1949 年以后的《干部自传》里如此说 :“那时中国音乐家,均以西乐为正宗,唱中国歌就会被人笑话……可以说,拿民族的东西也是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