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12 03:02:04
历史上的所谓“八姓入闽”始于三国后的西晋王朝,“闽”即现在的福建省,而“八姓”指的是林姓、黄姓、陈姓、郑姓、詹姓、邱姓、何姓、胡姓八姓。至于为何会有“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八姓入闽”这一说法,还要从西晋王朝的建立开始说起。
公元265年,司马炎逼魏元帝退位,司马炎顺势继位建立晋朝,并定都洛阳,史称西晋。但西晋一统天下后的安稳日子,仅仅过了十几年,至晋惠帝继位后,西晋朝廷的动荡开始愈演愈烈。最开始只是西晋宫廷内部的权利斗争,但由于没有强有力的人物站出来统一政权,导致这场动乱开始向外扩散,最终酿成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宫廷斗争终于从单纯的政治斗争,演变成波及全国的内战。
而就在晋朝内部打得热火朝天、一塌糊涂之时,各个地方的实权势力也开始渐渐脱离朝廷的掌控,逐渐地有一些地方势力开始自立为王。 而且北方的一些游牧民族也开始向中原地区扩展,以匈奴为代表,包括羯、鲜卑、羌及氐等五族开始不断侵扰中原王朝,最终北方地区开始形成“五胡十六国”的态势。西晋朝廷因为内乱已经完全无法控制住局面。最终导致五胡乱华的发生。
而西晋朝廷也因为匈奴攻破洛阳而不得不举国南迁,晋元帝在南迁后于建康建都(即现在的南京),历史上称之为东晋。而中原的世家大族也因为不堪战乱,跟随西晋朝廷向南方迁移,上文中所说的八姓入闽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的事情。
...虽然古代的交通与今天完全无法相比,但中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引起广泛关注的包括洪洞大迁徙、湖广入川……这些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多是古人为了生存而组织的,参与者主要是劳作的普通百姓。终日衣食困难。但历史上,其实也曾发生过大规模的世家大族的迁徙,比如西晋末年开始的义官南迁:是什么让他们放弃了原来的居所和世代积累的部分家产?并迁移到遥远的家乡?尝试在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原作为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发达的政治、先进的农业、灿烂的文化……世家世家在此发家致富、定居于此,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所以,如果没有发生影响重大的意外,这些世家也不会主动离开这个经营多年的地方。北。
然而,虽然世家往往拥有影响某些政治势力的能力,但却不足以抵御一切负面因素,永远维持土地的和平与繁荣。就像西晋末年一样,混乱的西晋王朝和逼近的北方异族突破了世家的层层“防线”。中原陷入战火,“中国”不再是“中国”,世家的产业深受影响,士大夫的政治权力付之东流……带着之前生命的恐惧在他们眼里,西晋的世家怎么可能不南迁到相对稳定的地方呢?
当然,中原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人们在南迁时会有不同的具体选择。在众多离开中原南渡避祸的中原士族中,大量士族南渡可视为自发南迁,但其中不少是因为政治斗争而离开,或者是因为军事行动而迁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