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10-12 09:01:09
与其说他们是在心疼抬轿师傅,倒不如说他们只是在刻意营造自我的道德形象。
近期,一旅游博主在网上发视频称,自己因为在重庆某景区雇人抬轿子(当地称为“滑竿”)上山,之后遭遇网暴。有网友谴责他:“大家都生而为人,你凭什么花钱践踏他的尊严?”该博主还称,他与滑竿师傅攀谈得知,很多年轻人都不敢坐(滑竿),怕发到网上被人骂,师傅还说现在生意不好,一天最多能拉两个(游客)。
看到这样的新闻,这样的结果,简直让人哭笑不得。好在,大部分网友还是比较理性的。有网友调侃:“现在网络上有个怪圈,客人说可以,大哥说可以,网友说不行!”还有网友直指要害,键盘侠谴责的逻辑相当于——“外卖员好辛苦啊,我只要不点外卖,他们就能在家吹空调了。”只管自己讲“道德”,哪管别人有无收入。
其实,不只是针对乘坐人工轿子的年轻人,近年来网络上的很多事情,都充满了类似的道德指责。此前,就有一位女网友表示,自己因为下雨天不想出门,于是上网订了外卖,却被朋友骂“自私”“不体谅外送员的辛劳”。而当他们的指责在实质性地伤害一些人的生计时,他们又会拿出“我是为你好”的说辞来。
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紧密协作的集合体。人与人的工作相连、利益相连、情感相连,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个事件或者某种行为。正常情况下,在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下,交易公开、透明、平等,我们各自的正常消费,都是对彼此行业的支持。这只是一种社会规律,没必要动辄用道德来说教,稍加换位思考便可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