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幻小说的理解

更新时间: 2025-08-19 03:45:38

站內所有关于科幻小说的理解的知识专题整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跟科幻小说的理解有关的所有知识

科幻小说的变迁

当今科幻小说的体裁已经与过去的作品有很大不同,过去的科幻小说如初唐时期的边塞诗,诗人豪情万丈,自许封侯在万里。现在的科幻小说的重点似乎更偏向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婉约派的宋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对于科幻小说变化,刘慈欣给出了他的解读:我觉得就是说科幻小说它是诞生于工业革命的初期,到了现在的话,我们的时代比那个时代要向前发展了很多,所以说科幻小说它也随着我们的时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是说科幻小说它最初诞生的时候它是产生于科学的神奇感,人们对科学感到很神奇,所以诞生了科幻小说。但是在我们现在的时代,科学技术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已经失去了它的神奇感。所以现在的科幻小说它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就是由当初描写科学的神奇感,转而更关注于我们生活中所面对的这些问题。不过在回答读者提问时,刘慈欣也表示,他一直对宇宙很感兴趣,因此他的小说关注这方面比较多,将来可能也会写更多关于宇宙这方面的小说。可以看出,中国还处在初唐时期,中国的科幻小说和作者仍然有着边塞诗人那样对外界的向往,只不过由边塞变为遥远的宇宙。而西方的科幻小说和读者已经不再对宇宙感兴趣了,就象宋朝已经不再对边疆感兴趣一样。宋朝之所以不再对边疆感兴趣,主要是因为重文抵武,诗人不可能通过累积战功获得仕途上的成就感。《卖油翁》中的陈尧咨喜欢弓马骑射,却被母亲痛斥,母亲希望他通过科举走上仕途。西方已经进入到科技过剩时代,美国虽然自冷战时期开始,科技日新月异,但是美国工人的工资四十年不升反降。普罗大众无法从科技进步是获得好处,自然就对科幻小说没有多大兴趣了。因此在美国成功地登月后,美国民众开始反对宇宙探索计划,希望将巨额的经费用于改善民众生活。曾经科技是做大蛋糕的重要力量,但是现在无论西方科技怎么发展,都不能解决西方工人日益严重的生存危险。未来科幻小说会如何发展呢?我觉得中国文学历史其实已经给出提示了:唐诗之后是宋词,宋词之后是元曲,元曲之后是明清小说。科幻小说的发展路径可能是:1)对宇宙等外界的向往,向读者展现科技征服自然的能力。2)关注现实生活的科幻小说,除了个别的科幻小说如苏轼的词,持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大多数科幻小说如柳永的词,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3)随着虚拟现实技术(VR)的发展,人们沉浸在元曲般的梦幻中。人生种种不如意,可以通过《盗梦空间》得到缓解。4)元曲产量太低,到了明清,一方面,市民阶层有了充裕的闲暇时间,一方面小说可以印刷术可以大规模复制,科幻小说已经进入黑客帝国时代,人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盗梦空间也许只是针对少数几个人的,而在矩阵中工作的人数以亿计。为什么会有这种趋势,主要是因为钱越来越少。唐宋时,文人的经济地位比较高,以至于可以在诗词中凡尔赛自己的财富,“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与之对应,纸质时代的小说家获得的稿费比较丰厚。​在元代,汉族人遭到了普遍的种族歧视,科举制在元代也出现了一段没落的时期,不仅科举次数少,录取人数少,并且做官做吏的大都是蒙古人,儒生能出人头地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就导致了在这一时期,有文化,有能力的才子学士没能得到应有的待遇,而沦为下层人民,他们在市瓦街社里谋求生计。而在前朝多为农民所做,大多用于娱乐,内容较为浅显,发展不成熟的戏曲也得到了这些人的青睐,或者说,这是他们不得已的生存方式。他们在戏曲里揭露现实,讽刺吏治,追求美好生活。犹如唐诗宋词,这俨然成了元代文人们表达自己情感,折射社会的一个缩影。与之对应,网文时代的小说家虽然每天辛苦码字数万,但是仍然不足以果腹,一些平台对小说家如果对待包身工一般。到了明朝,因为朱元璋是农民出身,痛恨贪官,给官员发的工资只够养家,却忽视了官员还要养活办事员,还有一定的人际往来,而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的俸禄是不够的。与之对应,码农开始进入文字创作领域,高纳德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文学编程”的概念,在这个阶段,码农已经用VR技术取代文字进行科幻小说创造,或者说码农已经开始成为造梦者。有时这些码农不得不转一下陀螺,以证实自己没有沉浸在梦中。

...
相关标签:
科幻小说的英文 科幻小说的英文可数吗 科幻小说的英语 科幻小说的英文缩写 科幻小说的英语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