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7 15:50:50
找到了第一次读小说的感觉,那种吸引着人一口气看完的感觉。 男作家里我还是喜欢苏童、毕飞宇这一路子,细腻温柔,他们不强行输出观点,不强行乡土,简直就是妇女之友嘛。 这样的叙事语言才配算当代文学名篇,这几年茅盾文学奖评出来的作品真的可以烧了。中篇小说,在叙事节奏上就注定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所以讲一家三个女孩子分别的青春时期就刚刚好。如果说短篇小说语言节奏是跳楼,长篇小说是马拉松,那么中篇小说就是拔河,坚定地把读者吸引进文本里。 我完全没觉得这是男性目光无情地打量女性的身体。这明明是作者对女性身体器官化的抨击,作者表露出的明显是叹息哀婉。女人的身体只被当做乳房、阴道、子宫,在书里那个时代体现得尤为明显。总有人叫人不要给时代挑刺,但是连对“时代”这个抽象又具体,遥远而亲近的东西都不能批判,人活着也太窝囊了。但是为什么时代不进步呢?从赫拉克勒斯开始,女人身体就成为了价值容器,凭什么呢? 玉米和玉秀都是人中龙凤,作者写她们明显比写玉秧这个平凡人好。不过看玉秧这一篇时候想到了钱钟书关于老实人恶毒的经典比喻。
《林红的假日》收入毕飞宇的另两个中篇小说《青衣》和《玉米》,其中《青衣》曾拍同名电视剧在各家电视台热播,《玉米》更被誉为是毕飞宇分水岭式的作品。毕飞宇被当代文坛誉为写女性心理最好的作家,其中的《青衣》《玉米》更是典范之作。《青衣》写了女演员筱燕秋对于《嫦娥奔月》这一出戏的痴迷,为了演出,她把热水泼在权威演员的脸上,以至于她被封杀多年,没有演出的机会,进而影响到她的个人婚姻。后来终于有了再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她为了这一次的演出,不惜陪投资的老板吃饭喝酒。为了上台她拼命减肥,并狠心堕胎。但最后,她被自己亲手培养的演员春来击溃,在大风雪中,流着血,木然站立。《玉米》同样也是写了一个倔强的女性玉米。玉米的父亲是村支书。但由于个人的问题,她的父亲被撤职,自此,玉米便处于一种压抑的想要要回尊严的状态。可是,要强的玉米却接而连三地受到打击,她的两个妹妹一夜之间被轮...
...《玉米》是毕飞宇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玉米》描述了玉米、玉秀、玉秧三姐妹不同的性格命运、人生轨迹,为我们展现了三姐妹之间以及她们与周遭与时代之间普遍而又奇特关系。小说曾获2011年第四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毕飞宇,1964年1月生于江苏兴化,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赴南京任教,1992年至1998年任《南京日报》记者,1998年至今供职于江苏作家协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著有《毕飞宇文集》四卷,《毕飞宇作品集》7卷,长篇小说《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平原》、《推拿》。
摘要:毕飞宇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乡村女性人物形象,她们拥有别具一格的魅力。此文以毕飞宇发表于21世纪初的中篇小说《玉米》三部曲为例,分析他所塑造的乡村悲剧女性人物形象。玉米作为男权文化认同者,玉秀作为传统道德受害者,玉秧作为夹缝中的弃儿,男权文化、特殊时期的思想压迫和传统性爱观对她们的悲剧命运始终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关键词:毕飞宇;《玉米》三部曲;乡村悲剧;女性形象
一、以玉米、玉秀、玉秧为代表的乡村女性的类型探究- 2 -
(一)玉米——男权文化的认同者- 2 -
1.依托于男权的欲望追寻- 2 -
2.权力异化下的人性扭曲-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