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05 22:54:05
凌晨三点看完了《尘埃落定》,死光光的结局惯例是要流下泪的。其实我的感动点是在倒数第二段的话,“上天啊,如果灵魂真的有轮回,叫我下一生再回到这个地方,我爱这个美丽的地方!”我相信轮回,却又有时怀疑它,但毫无疑问,我是感动于它。就像一种宿命,一种羁绊,一种残忍而美丽的东西。我似懂非懂地触碰到了藏民内心神奇的虔诚,很好奇,莫名地感动……是一种毋庸置疑的相信使我感动吗?“神灵啊,我的灵魂终于挣脱了流血的躯体,飞升起来了,直到阳光一晃,灵魂也飘散,一片白光,就什么都没有了”这副肉体的存在是使“我”痛苦的,“终于挣脱了”应该是快乐的。但我却还是希望回到这片我无比热爱着的土地,这与幸福无关,只是因为我是属于这儿的。 故事背景是在民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后,动乱的年代里,这个故事似乎是热锅边洗好待炒的小白菜,冷眼旁观锅中翻滚的世界,或是说没必要知道锅里捣腾的是什么,我在自己的世界里安稳着。尤其是全书一贯的“傻子”的口吻,更是让一切变化都显得理所当然顺势而下,所以让这个故事显得与背景更加“格格不入”,从而升华到人性、信仰的境界,不用牵扯到某些庸俗的东西,例如书后期的“红白”。也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时代的热点只是轻描淡写,不仅让故事独特,更是让其深刻。从前是对信仰还是有很大疑问的,现在似乎靠近了点,但那种感觉果真是不能表达出来,只是,一种感觉。 所以,这正是这部小说的伟大之处吧,光洁的信仰隐藏于文字中,留下的不仅是那时候的生活印记,还有人类的一些共通的东西——命运、轮回、痛苦、快乐…… 某些伟大的东西果真是大同小异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伟大的宗教总是最终走向同一个地方。傻子二少爷究竟是不是傻,始终没有定论,因为这不重要啊,如果全世界都是傻的,就只有一个人是聪明的,那究竟谁才是聪明人?所以不重要,这里的傻和聪明都是相对的,就像书中主人公反反复复说到的“傻”和“聪明”,一时你觉得他装傻,一时你觉得他是大智若愚,其实他只是很能看清别人,和洞穿事情的真相或是背后的意味罢了。而他又很真实,嘴里都是别人不愿意说出口的实话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