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7 12:45:44
2022年,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强调,“加强对中医药从业人员文化熏陶,大力宣传和践行以‘大医精诚’为核心的职业精神”,以期“推动中医药医教研产彰显文化特色”。2024年,相关部门又联合印发《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以中医药文化涵养医德医风,大力宣传与践行“大医精诚”“仁心仁术”,贯穿医学生培养全过程和医务人员职业全周期。
“大医”之名出自唐代医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首《大医习业》与《大医精诚》两篇文章。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化梳理与研究,挖掘大医文化内涵,完成大医文化凝练,挖掘其中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拟从苍生大医、天道大医、国之大医、民族大医四个层面阐释大医文化内涵。
苍生,指世间生灵、众生百姓之谓。苍生大医,意指拯救百姓生命之医者。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在其序言中专门注“千金”之名源于“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大医”之德立足对生命敬畏的“人命至重”,“大医”之责在于“普救含灵之苦”,“大医”之心源自对生命“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的诚意,“大医”之术乃是对医技精湛的追求。孙思邈对医者“大医精诚”的升华,传承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