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19 22:35:10
清晨,漫步在改造后的二校门滨河小路上,日头暖洋洋的,晒得人脸痒痒的,心也痒痒的。溪水曲折蜿蜒伸向远方,草坪散落着露珠,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清澈的浅溪里,鸳鸯妈妈身后跟着一排鸳鸯宝宝,惬意地戏水。
去年夏天,修缮校园管理中心园林环卫科完成对校河南支河二校门至问询处约230米长的景观段改造,浅水溪流和两岸景观令人眼前一亮。
2021年初,根据北京市滨水空间规划建设的要求,海淀区水务局启动对万泉河(清华段)的治理,在校河南支河地下修建箱涵以实现河道蓄洪排洪的功能,同时综合利用雨水和优质再生水,在地上形成浅水溪流,从而为河床河岸的生态和景观恢复提供了可能。
借着这个契机,校河景观改造也启动了。原本的直线河道变为有宽有窄、进出有度的曲线空间,河岸改为自然草坡浅滩并增加亲水空间。两岸的置石错落分布,搭配芦苇、香蒲、黄菖蒲等挺水植物,以及马蔺、德国鸢尾、千屈菜等亲水植物,局部种植垂柳作为点缀。未来,河底将种植沉水植物来净化水质,实现可持续的水环境生态孕育。
浅水溪流生机勃勃,一改之前毛石墙堤岸的呆板景象。这不只是一次创新,也是昨日重现。
清华校河分为南北两条支流,是万泉河的一段。在清代,万泉河是为皇家园林供水的两条主要河流之一,其水体本身也是园林景观的一部分。清华建校之后,校河继承古典园林风貌,给当时的师生留下了惬意美好的印象。除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文学大师余冠英也曾描绘道:“河身修长而且微有曲折,两岸的树丰茂可喜,河上几座桥都很好。在桥上,近可以看鱼,远可以看迷离的树影。”后来,城市河流进行统一规划,硬化河堤以加速排洪,两岸的生态逐渐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