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1 06:50:51
柳云龙既是一位演技精湛的好演员,也是一名执导能力在线的大导演,因此他自导自演了很多作品,其中以谍战剧为主。不过柳云龙也一直在寻找突破自我的机会,而他最新执导的武侠剧《英雄志》,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英雄志》改编自作家孙晓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卢云、伍定远、秦仲海以及杨肃观这四位少年英雄,一起闯荡江湖的故事。这部小说在武侠界的评价很高,作者孙晓也一度被誉为金庸老爷子的接班人,可见《英雄志》原著的人气有多火爆。
对于大IP改编剧,观众们最关心的自然就是还原度了,一方面是剧情还原,另一方面则是选角契合原作。由于作者孙晓就是剧版《英雄志》的编剧,因此大家对于剧情的把控并不担忧,毕竟这部小说倾注了作者二十多年的心血,如今影视化了,他一定不会魔改自己的作品。导演柳云龙虽然没有拍摄武侠剧的经验,但他为人诚恳、做事认真,接受了这个题材就一定会竭尽全力。
根据网上爆出的演员阵容来看,成毅确认要出演《英雄志》,并且饰演卢云一角。卢云在原作中的个性十分复杂,他既有文人的才华与谦逊,同时又略带一些迂腐与古板,算是一个成长型角色。作为《英雄志》的第一男主,卢云文能高中状元,武能平定天下,是一个非常全能的儒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尽管这几年以来现实题材的作品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但武侠剧也有逐渐复兴的势头。不仅有耀客传媒翻拍了单元剧新版《射雕英雄传》,还有徐克执导的电影《侠之大者》也在做准备工作。
在武侠题材的影视剧方面,成毅可以说是独占鳌头,他主演的《莲花楼》和《英雄志》虽说还未上线,但从路透造型来看已经让人足够期待。在武侠生的道路上可以说是越走越远,不过成毅的古装造型本就很符合网友心中的武侠男主,完全就是扬长避短的最佳风格。
而且成毅主演的《英雄志》在同时期开拍的作品中算是拍摄周期比较长的,虽说作品已经正式杀青,但时不时还有新路透造型曝光,可以说完全满足了网友的好奇心。
成毅在《英雄志》中饰演的角色是一代儒侠卢云,他最开始只是一个温润才子,所以路透造型中有与松柏相依的少年风格。
随着命运线的转动,书生卢云经历了参加科举成为状元进入官场,也有孤身一人仗剑走天涯的洒脱。哪怕身穿麻衣头戴斗笠,眼神依旧如同闪烁的星辰般璀璨,和脏脏包的妆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不得不说,斗笠简直就是武侠剧男主的标配,总能给人神秘莫测的感觉。比起之前带着斗笠抱着孩子的温柔,这套造型多了几分英勇就义的决绝,已经开始期待成毅在正片中的表现了。
...一个男人不应该不看武侠小说,“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武侠小说中蕴藏着男人那热血贲张的雄性激情,诠释着男人那快意恩仇的英雄梦想,圆梦着男人那平寇四方的侠气干云。作为一个武侠迷,几年的武侠阅读生涯,只觉得天下的武侠已尽入腹中,“曾经美味难为菜,除却西施不是人。”看完金庸的《鹿鼎记》以后,曾经悲观地把把武侠书一合,心说完了,金老头已经把武侠写到尽头了,并决定悲壮地告别武侠。但婆婆妈妈地孙晓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连拉带拽地把笔者又拽回了武侠阵营。 一本写了十年的书,一联“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惟有英雄志”,就已道尽了这部书的优秀与辉煌。不知有多少同道中人为其通宵达旦、茶饭不思。亡命天涯的捕快、落魄潦倒的书生,豪迈不羁的将军与心机深沉的贵公子,四个人在黑暗时代中,交错复杂的感人故事。命运相连,爱情故事动人,武打与剧情再再超出预料,被公认具有【清明上河图】风貌的武侠小说 ...... 。 首先,我认为《英雄志》是一部具有写作理想的书,而且部分实现了作者的理想,可以说,这部作品在思想与文化深度上达到了武侠小说的新高。凭什么这样说?在阅读中我深切感受到,作者在创作理念上有明确的超越金庸、古龙的意识,他在努力追求对武侠小说内容与形式的突破。《英雄志》中的第一号男主人公卢云是武侠文学中的一个崭新的人物形象,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人、书生形象。如果说金庸成功的秘诀在于他对中国文化的精辟理解和独到诠释,那么,孙晓则在直面人性、直面社会、直面现实方面取得了突破。郭靖也好,韦小宝、令狐冲也罢,他们似乎是来无影去无踪的人物,但卢云不是,他所蒙受的一系列挫折,让人深刻体会到了人世间的悲凉,他的痛让我们感同身受,他的坚毅让我们汗颜。这是作家对世界独特认知的结果,也因此,它的深刻性,丰富性,导致读者年龄偏大,并或多或少被涉世不深的读者所误解。 其次,《英雄志》在痛苦与苍凉中建立了自己观察人生的坐标,写尽了人生的无奈。杨肃观、秦仲海、卢云、伍定远,四个主角的理想与现实相互冲突,并产生剧烈碰撞。在互相牵制中,他们的武功、智谋和人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何为“是非”、何为“正道”,这是个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思索的难题,卢云面对的正是这个拷问灵魂的难题。在人格尊严被践踏的环境里,他艰难的完成了自我人格塑造。捕快伍定远所坚持的底线“人道”,使他在齐家灭门后的幸存者齐伯川被杀后,不屈不挠地追缉昆仑派。而秦仲海的终极反抗与毁灭之道与杨肃观视生命如草芥,视万事如尘埃的一成不变的“修罗之道”等等,均可看出作者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意识。 第三,《英雄志》依托“土木之变”“夺门之变”构建叙事框架,使用的仍然是传统武侠小说的招数,但并未因此进入对历史的模式化解读。比如,在处理卢云的情感问题上,作者打破了以往武侠小说英雄美人死去活来,几乎互为修辞的常规。《英雄志》中的爱,残酷,却真。类似的细节并不少见。面对金、古武侠小说已经建立的强大审美趣味,《英雄志》敢于冲破固有的模式,先破后立,令人敬佩。或许有人会这样问,金、古作品里的英雄形象十分鲜明,《英雄志》里谁是英雄?是啊,似乎没有哪一个称得上是绝对的英雄。然而,这正是《英雄志》的过人之处,因为武侠精神只有遭遇现实,才会攀越人类精神的高度。《英雄志》中的英雄是踏在土地上的英雄,而不是飞在天上的英雄。 然而这种写法却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究竟武侠中所谓的正义人物,是否真正代表着正义?快意恩仇是为了自己痛快还是为了社会大众? 甚至连故事中的主角也怀疑自己,卢云为了坚持心中的正道,落得妻离子散,冤屈缠身,最好的朋友也离弃自己。最后连自己也怀疑,是否值得?十年之后,若是他振臂一呼,足可阻止许多杀戮,但连他自己也怀疑,是否应该这么做? 孙晓这些主角都有着极强的信念,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严格来讲,好像他们谁也没有错,但偏偏却相互变成对头,偏偏引起天下苍生的颠沛流离。 不但是读者,恐怕连孙晓自己都不知道该偏帮谁。孙晓血淋淋的告诉大家,武侠不是童话,不是说主角自己认为正确的,就可以拿起刀去打打杀杀。快意恩仇是有后果的。 是与非,对与错,本就不是绝对的,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谁又能分得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