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4 14:41:50
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类别,是一种中国特有的小说。在中国,相信不论男女老少,或多或少都看过武侠小说,即便没看过武侠小说,也看过由武侠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因为由武侠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其可观性非常强,引发了收视热潮,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就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楚留香传奇》等等。中国武侠小说及其影视作品,不仅风靡中国,还深受外国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回归主题,尽管武侠小说及其影视作品多么火爆,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些幕后的原著作者,也就是那些武侠小说作家。在中国,有四位最著名、最高成就的武侠小说作家,他们是金庸、古龙、梁羽生,还有一位温瑞安。这四位武侠小说作家,两个已经仙去,一个已经封笔四十年,一个还在创作。
金庸无疑是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身浙江世家大族海宁查氏,近代著名文学家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哥。金庸从小深受家族文化熏陶,十几岁就开始写散文、随笔。新中国成立后,金庸到了香港,在报社任职编辑、记者等职业,又帮电影公司写过剧本。1955年,金庸创作处女作《书剑恩仇录》,开始武侠小说创作生涯。后来,金庸又创作了《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重量级作品,奠定了他武侠小说泰山北斗的地位。1972年,金庸的最后一部作品《鹿鼎记》创作完毕,宣布封笔。
...陈鲁劲(我是山人)生于1916年,卒于1974-08-25,享年58岁。 将其列为先金梁期香港武侠作家的代表,主要是陈鲁劲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随中华救护队,抵达香港从事抗日救亡。 作为老报人,被分配至香港的《中华时报》,宣传抗日救亡,并在香港的报纸发表过文章。 可查到民国26年(1937年)2月,香港报纸《自然三日刊》的3-6版,连载《佛山赞先生》,标为“技击实录”, 从内容辨认与我是山人的著作《佛山赞先生》,但署名模糊难辨人。 如果的确为我是山人文章,或可得到陈鲁劲的另一笔名。 图 《自然三日刊》文章《佛山赞先生》证据 (待补) 而在1949年《广东商报》停刊后,陈鲁劲南下香港发展,自此基本在香港从业,包括武侠小说创作。 以前对陈鲁劲之一类作家,内地研究者称为“南下香港”的内地文人,按此定义,倪匡也包含进去,甚至《武侠世界》的老板罗斌也是。 但采用先金梁期概念,可避开内地与本港的争议,使用香港武侠作家的严格定义,还可分离诸如司马翎、溫凉玉这些客居香港的台湾武侠作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