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26 10:51:39
本期科普专家介绍:郑海生 海南省眼科医院角膜病专科 副主任医师
正常人的眼睛,黑眼珠和白眼珠的分界非常清晰。但是,有的人白眼珠上却长出一块儿多余的赘肉,形状类似于三角形,大多数患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通常医学上,我们称之为“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位于睑裂区角膜缘的附近,并且不同程度地侵入角膜,因其形态与昆虫的“翅膀”相似而得名,俗称“鱼肉”,又称“胬肉”。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见于眼球内侧,偶尔也可在眼球外侧,有时也同时发生在内侧和颞侧。肉眼即可识别。
环境因素。外界刺激如眼部长期受到紫外线、风沙、烟尘、花粉等过度刺激,尤其是渔民、农民、海员、砂石工人等长期户外劳动者在上述刺激因素作用下使局部角膜缘干细胞受损,失去屏障作用,角膜缘部结膜血管或结膜上皮组织发生非感染性慢性炎症,组织增生、成纤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这是翼状胬肉形成的一系列过程。
身体因素。可能与患者自身遗传、营养缺乏、过敏反应及解剖等因素有关。有人认为由于泪膜异常,泪液分泌不足而引起角膜、结膜局部干燥引起局部组织增生。
多双眼发病,以鼻侧多见,部分患者鼻、颞侧均有。初期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在胬肉伸展至角膜时,由于牵扯而产生散光;当病变长入瞳孔区遮蔽瞳孔而造成视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可妨碍眼球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