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8-18 10:42:00
《魔戒》系列电影已经上映20周年了,20年后的今天,电影仍在影视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为了庆祝《魔戒》20岁周年,电影中扮演佛罗多的伊利亚·伍德接受了《Esquire》杂志的采访,在采访时他承认了一些他称之为“相当尴尬”的事情。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仍然没有读完《魔戒》原著。
“20年后的今天,我仍然没有读过这本书。可笑的是我没有,这是我要背负的十字架……其他人都读过这本书,”伍德透露。“我发现阅读这本书和我对角色所做的所有工作都很累。”伍德解释说,他没有参考书中的角色,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剧本里的角色上。
希望伍德能有空把《魔戒》三部曲看完,这样他就知道自己演的怎么样了。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又译《指环王》,是英国作家、牛津大学教授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创作的长篇奇幻小说。该书是《霍比特人》的续作,被公认为近代奇幻文学的鼻祖。经过十二年的创作和四年的修改,《魔戒》于1954年至1955年出版。全书分为三部:《护戒同盟》《双塔奇兵》《王者归来》。
《魔戒》主要讲述了中土世界第三纪元末年魔戒圣战时期,各种族人民为追求自由而联合起来,反抗黑暗魔君索伦的故事。
拖延症古已有之,大部分可以原谅,反正它是人之共性,被拖的事情大部分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但伟大如托尔金呢,在拿霍比特人成功的勾起孩子们的狂热以后,外加全家上阵的出版商督促,还有甩手不干的余地么?我相信倘若魔戒前两部出来后,托翁竟然敢把结局拖黄了的话,一定会被从从坟墓里拽出来继续写的。 事实证明,他的确是一个不断跳票的高手。自The Hobbit在儿童文学中大获成功后,出版商昂温父子郁闷的12年就此开始了。那一年,小昂温刚好10岁,他看完霍比特的人手稿,写了一份报告交给父亲,做出如下评论,”棒!这本书有地图帮助阅读,不需要配任何插图。这是本相当精彩的书,适合年龄五岁至九岁“。下一步就该趁热打铁,写写霍比特人的续集了,拖延症正式拉开帷幕。 第一阶段——积极创作期,逐渐偏离霍比特人续集的定位,找出最重要的主题,”返还魔戒“。 1937年11月18日,信件,”我已经在写新霍比特人故事第一章——期待已久的宴会“。 1938年3月4日,第三章接近完成。 1938年8月31日,正式提出The Lord of Ring这一题目,定位从”面向儿童“到神话创作。这一转变十分关键,他得以将《精灵宝钻》中对中土世界的设定延续,做为一个”次创造者“,讲一个让人信服、乃至经得起考古和社会学调查的的神话世界。为此,他在故事还未开始前就先自行画了一系列地图。 上等的写作者,在讲述某个故事前,心中都有一个完整的宏大图景。落笔的文字中,不会完完全全去复现,只用借助少量的人、空旷的景,读者往里看,那个世界越看越丰富,每次看、每年看,都有点不一样。上等中的上等呢,如托尔金,看一辈子,就是比别人多活了一个世界,在多的那个世界里活得同样很真实,里头的月亮起落时间、风的知识和种族特质,乃至烤兔子的方法,都有一以贯之的规律。类似的体验在国内的科幻中也有一个,刘慈欣所写的”三体游戏“。 第二阶段,拖延症患者的拉锯战。 1939年2月10日,信件,保证当年6月中旬可以写完。当年12月19日,信件,因整理园子受伤,故事越写越长,拖到春天。 1940年3月27日,老昂温催稿,”哪怕只写两三句也行“。回信,因家里水管爆了,两口子身体不好,研究工作太认真了,还没洗完真是不好意思啊。 1940年,创作停滞,可能原因,二战、拖延症发作、心情不好。 拖延症的原因之一是完美主义,表现之一是放着该干的正事不干专心干边边角角的。所以托尔金确定是一名典型患者。完美主义在于,他要他的中土世界有一种”摸起来是真的“的感觉,为此在乎每一件琐事。”书里的每一句话我都反复斟酌过“,”如今我迫切需要知道月亮在接近满月时每晚升起的时间会比之前晚多少,还有就是,究竟该如何煮兔子“。由于对这个月亮的描述错误,影响Frodo行程的科学性,返工耗时一下午。还要研究精灵语等等——这样写能不慢吗? 天生不干正事也体现得很明显,该写霍比特人续集的时候捣腾起了魔戒,该写魔戒的时候还惦记着精灵宝钻,该交完稿的时候,干脆再去捣腾一把地图。 第三阶段,收尾工作通常是让人绝望的。 1944年4月5日及之后数月,良心发现,灵感卷土重来,狂热的写作中,”尽管被琐事缠住,但还要赶在被打断前绝望的续写“,进展很大。 1944年晚春以后,几乎再也没有怎么动过笔,万能原因,”如果你愿意听听我当时遇到的那些家事和事业上的那些麻烦,那您应该会原谅我的“。 1947年,信件,”已经在写最后几章了“。1950年,着手出版事宜,坚持《魔戒》与《精灵宝钻》必须打包出版,但其实后者还没有写完。随后因为多方面的拖延,战后纸张涨价,妥协,决定先将魔戒分三部出版。 1954年,出版魔戒第一部、第二部。1955年3月,第三部的附录还没拖出来。1955年10月,第三部终于带着偷工减料的附录出版,附作者致歉,因曾许诺的附录中名词索引被取消了。 1973年,托尔金因胃出血去世。1977年,其子终将其遗稿《精灵宝钻》出版,对他而言,这是他所经历的的”中土世界的次创造者“的一生中,最根源的作品。《魔戒》始于儿童文学,由一枚戒指为线索,终于神话创作。许多故事的展开,并不是情节的简单想象与堆砌,而是受一个人名、地点、一句箴言的引导,以新奇的目光对中土世界进行观察与发现。 虽然魔戒三部曲取得了最大的成功,售出数亿本,但托尔金最伟大之处不在于此,他于头脑中凭空构造出的中土世界,第一、二、三纪元,在这个世界的设定中体现的严密的逻辑线,”永生“与”力量“,善与恶的力量的的微妙平衡……此后的许多神话、奇幻、游戏创作的角色设定借鉴于此。最为人所知的当属魔兽世界与哈利波特系列。 另外说起哈利波特,虽然同样是巨大的压力,同样数次跳票,J.K罗琳阿姨面临的显然和他不同。罗琳阿姨受到十年中承受读者巨大期待所产生的压力,一部部写下来,最困难的事情当属写作速度跟不上读者期待。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实际上仅仅是一部,由于战争与他自身的磨叽,导致纸张紧缺,还怕读者还未读已被大部头吓死,只好拆三小本卖(其实他心里非常不乐意),他只是用了12年”一气呵成“罢了。他以12年时间方成就50万字的魔戒,一方面因为典型的拖延症状,不得不被琐事与借口缠身。而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这期间,他以大量精力对中土世界的诸多方面修修补补,始终惦记精灵宝钻,写作关于中土世界的其他故事,与读者友人书信来往阐述论证中土世界观,发明完善精灵语乃至以此记录日记,最终成就了这样一个世界,”人们能够融入这个故事中,并且将其看做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阅读托尔金系列的阶段性小结。主要内容参考《读库》1206中的《魔戒之王》专题(其中全文刊载了托尔金给出版商的长信) ———————————— 快要被自己的拖延症弄死了,重新拉出来这篇评论刺激一下自己。此书的前2\3用掉几周,后三分之一却活生生拖过了半年。虽然托老爷子时刻在拖延,但人家时刻在战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