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从军行七首 大漠

更新时间: 2025-09-11 11:31:43

站內所有关于从军行七首 大漠的知识专题整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跟从军行七首 大漠有关的所有知识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此句描绘黄昏时分战士出征的场景,苍凉的环境,反衬托出将士们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显得意气昂扬。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独坐 一作:独上)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沙海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组诗《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相关标签:
从军行七首其四图 从军行七首古诗 从军行七首诗全部 从军行中玉门关 从军行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