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1 17:30:25
本期是我们创刊十周年特刊,我们选取了这十年来采访和拍摄过的一百个人物,有光鲜的成功者与胜利者,也有伤痕累累的劫后余生者和往事不堪回首的幸存者,再让记者讲述采访背后的故事。今天推送第一部分,拍摄时间为2004年-2006年。 2004年8月,香港,金庸在自己的书房兼办公室(图/张飙) 金庸不是江湖大侠,而是温文尔雅的作家与沉稳警觉的企业家的合体。 大侠要身手矫健、行走如风,有渊渟岳峙的体格,以及快意恩仇、仗剑走江湖的风采,但金庸身材不高大,体型也不健硕,更显而易见的是他的文人气质。和他谈话是愉快的,他口才称不上好,但谈吐文雅,态度恳切,不搞外交辞令,不雕琢字句,既有读书人的真性情,也有老年人世事看透之后的坦荡和放松。 这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资料中说他“不喜欢说话、不擅言辞”,我想,这并非一个对中国文化有深刻观察的知识分子,在远离权力角斗场和媒体聚光灯之后策略性地对大陆发言。这才是真实的查良镛,只不过那时的他被“金庸”的盛名、波诡云谲的香港风云、《明报》老板的身份所局限,当其时也,非“言简虑精”,不能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武侠宗师金庸发现有一本小说抄袭了自己作品中的经典人物。
这本名叫《此间的少年》的小说将金庸笔下的原创人物乔峰、郭靖、令狐冲重新组合,让这些经典人物在北宋时期的“汴京大学”上学,在这个学校里,郭靖和黄蓉是因为一场自行车的事故认识的,而这辆自行车是化学系的老师丘处机淘汰下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