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12 05:54:03
伤口结痂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一般来说伤口结痂,是病情好转的迹象。伤口结痂一般不建议局部外涂红霉素软膏,可以采用碘伏进行局部消毒,避免结痂感染。红霉素软膏属于抗生素,局部使用抗生素容易造成耐药性,而且不利于伤口的恢复。
部分患者伤口痂下可能会伴有局部积血、积液,这种情况如果能够使用碘伏进行消毒,会促进局部少量积血、积液缓慢吸收。但如果单纯使用红霉素软膏外涂,可能在使用2-3天后产生耐药性,不仅不利于伤口恢复,而且也不能促使局部炎症的消退。
综上来看,伤口结痂是病情转归好转的迹象,但是仍然不能大意。每天需要碘伏消毒,而且可以采用红外线或者艾灸条进行局部烘烤,进行伤口处的理疗治疗。这样可以促进伤口恢复,但不要盲目外涂红霉素软膏,以免影响伤口的恢复。
伤口形成结痂后,要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平时尽量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香蕉、苹果、橘子、梨子、猕猴桃、火龙果、豆浆、牛奶、豆腐、鱼肉、瘦肉等。这些食物会为机体提供营养和能量,有利于伤口结痂处的恢复。
伤口结痂了以后,一般在不出现痂下感染时,无需使用红霉素软膏。因为红霉素软膏主要成分是红霉素,红霉素是一种抑菌剂,主要抑制细菌生长,主要用于表皮皮肤感染时,只是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生长,从而避免伤口出现感染。而如果身体的伤口出现结痂,一般绝大多数患者已经处于瘢痕修复时期,此时通常不会出现感染,所以无需使用红霉素软膏进行涂抹。 当然,极少数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痂下感染,如果出现痂下感染,需要及时将表面揭出来,把瘢痕切除,从而暴露创面,必要时甚至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