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09 14:11:04
22位摄影师,22位写作者。他们对有关城市的影像,自由地进行更拓展性的深度表述,兼具文学性与纪实性,是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的一份忠实且饱含温情又不乏思考的记录。22组作品唤醒、再现、重写了一种根植于城市经验的时代缩影及其中集体或个人的境况。
回望并阐释不同历史阶段的上海,一窥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与市民生活的变迁
观察今日作为大都市的上海,独特角度解码“魔都”的魅力
记录上海城市空间的变迁更新,以更立体的角度来观看这个巨大的都市是转动的
深入到街头巷尾和市井纵深之处普通人的生活,捕捉独属于上海的丰富的生活气息或城市气质
“水渍兼容天然的朝露和夜雨,以及人工勤勉的荡涤。散发着洗衣粉气味的湿漉漉的衣服,顺从地心引力,暂时脱离人身的囚禁,悬浮于社会。在天台上晾晒是多么幸福,失去人形而有一种自由的错觉。”(文/于是,摄影/徐昕)
“曾经的鳞次栉比,也有可能演化为郁郁葱葱的绿化带,熙熙攘攘被安静干净所替代。有人留下了照片吗?或许吧。但昔日的气味已经随风飘散,我们今天所谈论的,都是往日的印象的错觉的幻视的影子罢了。”(文/王若虚,摄影/朱锋)
(三)我曾飞身跃过那道护栏,奔向蘑菇头
“1995年的冬日,我翻跃人民大道护栏直奔蘑菇头而去。未知的生活图景只徐徐展开了一个角,乡间沸腾的生活尚属序章。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在蘑菇头下?大字还是大宇?铅与火的游戏刚game over,这个时代的武器刚刚开箱,谁也不知道这一次的玩家能够闯关何处。”(文/费里尼,摄影/种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