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2025-09-07 17:33:55
奇葩儿童天才多——80后教师用《解密》教你如何培养孩子
前几天看到新闻,又有一名孩子的父亲拒绝让孩子上小学而选择在家中自己给孩子上课。他接受采访时的回答很简单,“现在的义务制教育会把孩子的独特性给抹杀,我不想让我孩子的天才被禁锢,不想让他今后变成普通人。”这可能是众多在家开办“私塾”的家长们的真实想法。 在中国,我们一直对孩童教育采取统一模式化的教学方式,不少人会举出美国的例子来对比,美国教师会让每个孩子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因为在他们看来,每个孩子,哪怕是最淘气的孩子都是天才,但是对于我们中国的老师而言,孩子的考分更大过他们的天性。 儿童教育该怎么做?怎么在模式化的义务制教育下发现自己孩子的天性并开发,在不影响升学毕业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最优质,最终令其成为天才?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家长都深思的问题。 我出生在80年代初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也做过几年班主任,每次家长会时,面对家长提出的疑问,我总是觉得无能为力。是不是学习不好的孩子就没有出息?是不是性格孤僻的孩子特别聪明?是不是数学好的孩子将来更有发展?家长们总是把自身孩子的优缺点和别的孩子做对比,但我总是告诉他们,你的孩子是唯一独特的,培养孩子先从了解孩子入手。 因为平时喜欢看谍战小说,谍战小说中大多记录了天才的成长经历,特此拿麦家小说《解密》给孩子家长一些粗浅的建议。《解密》中的主人公容金珍就是从一个性格孤僻的奇葩小孩成长为破译专家的,书中详细的记述了他是如何转化的过程,可谓是一个天才是怎样炼成的小说版。 希望通过这个混搭的对比,帮助广大家长发现孩子天赋,合理疏导的方法。 一、双语教学,给孩子塑造外语环境 《解密》中的容金珍,外号大头虫,因为出生时脑袋奇大无比而得名。因为私生子的身份,被管家夫妇收养,刚会走的时候阴差阳错,被在院内居住的老洋人收做义子,老洋人教给了他最初的语言,英语。这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的双语教学。容金珍跟着老洋人每天学一点英文,跟着管家夫妇日常学中文,所以长大之后成功攻克英文,能听说读写外教希金斯的英文讲解,为后来成为破译天才打下了语言基础。 在孩子学习语言之初就让他同时接触外语。全天汉语,一小时外语环境比例为最佳。如果没有条件有双语幼儿园环境可以通过播放幼儿英语童话的方式来营造。不用刻意教孩子单词,整体学习大过单个词汇。要记住:外语语感比单词更重要。 二、隔代教育,为孩子打造高情商 容金珍在1到12岁完全在老洋人的抚养下成长,缺失了作为父母的中间代,从小被隔代抚养。这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现状。虽然无奈但是也并非没有好处。和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生活能够让孩子从小接触上一代人。老一辈家长比孩子父母更了解生活点滴更有生活感悟,他们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将这些传输给孩子,为孩子打下更为生活化的基础,比如:二十四节气、尊老爱幼、各种蔬菜和粮食的珍惜辨识、古老的童话故事、种花种草小常识等等,对孩子敏感细腻的情商有很大帮助。 经验借鉴:如果有条件,最好在隔代抚养同时,增加孩子和父母的接触时间。现在不少孩子家长在外工作,孩子教给老人养,可以尝试保持一周至少三个晚上与孩子相处。这样可以有效填补隔代抚养的不足。 三、细致观察,天才的关键在于发现 《解密》中的容金珍在老洋人去世前,因为一句“想埋葬和我年龄一样多天数的梨花”开始痴迷于数梨花瓣。他先是在纸张上验算老洋人活在人世的天数,又去计算需要多少梨花瓣,在计算中逐渐自己学会了加减法,并还摸索出了乘法,从而找到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结果。这不能不说是他的细致观察和孝心让他自我开发出了自己的数学天才。直到成为天才破译专家后还经常会数蚂蚁。有位知名的数学家曾经说过:所有的答案在生活中。所以,在孩子教育早期,不要拘泥于普通成套的儿童教课书,让孩子多亲近自然,善于观察和发现,并在他的兴趣方向上加以引导,才更有利于发现他的特性。成套的教科书只能培养每个孩子最基本的知识体系,难以适应个体差异。父母在这一点上可以多带孩子跳脱传统教科书,找到适合自己的早教方法。 经验借鉴:可以利用上下学路上和去公园游玩的时间让孩子尽可能多的亲近自然,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参加简单的家务,在灌输给孩子大人早已知道的知识之前,先听听孩子的想法,不用在乎是否正确,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大胆尝试。比如,如果孩子觉得饺子包成正方形更好就让他包一个正方形,可能你会接下来看到他包出圆形、菱形、三角形的饺子,借此发现孩子对形状的敏感。 四、释放天性,不上课的孩子未必不聪明 很多孩子不喜欢上课,其实没有谁天生喜欢上课。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我们上过的课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每个人都有逃课的经历,对于不喜欢的科目,装病,请事假不去,在我们小的时候被看做是坏学生的体现,那么是不是不喜欢上课的孩子就不聪明就是坏孩子呢?在我来看,未必如此。《解密》中的容金珍被带到学校上学后虽然有数学的天赋但是其他课程都不感兴趣,经常逃课,躲在家里看闲书。如果是一般的老师肯定要告家长罚做作业了。可是他碰上了一个好老师,一个真正的老师希金斯。这个从外国来华的天才老师很快发现了容金珍的数学天赋,说,这样的学生只要好好引导必能引发起天才的思想。所以,他采取疏通并非阻截的方式,不单不批评容金珍反而和他一起“不务学业”,开始下数学棋。这究竟是一个多神气的棋,我至今不知道怎么下,可是这个希金斯却使用数学棋开发了容金珍最初的数学天赋,并在过程中逐渐加入数学题目让其解答验算,只有验算通过才能赢得数学棋。这就有了督促容金珍主动回归课堂的诱因。使得他最终以天才的成绩毕业并成为破译天才。 经验借鉴:面对不爱上课的学生,与其批评教育不如斗智斗勇,采用更为巧妙的方式让他重新对学习产生兴趣。 五、勤做笔记,天才密码就在笔记本里 提起记笔记,不少人都痛恨不已,我记得自己上中学时,笔记是家庭作业的一部分。老师要我们提交笔记评分才作罢,这使得我当时不注意听课却很注意笔记是否工整,走了不少弯路。这里,我们谈到的笔记并不是课堂笔记,而是生活笔记。《解密》中,容金珍从小就有记笔记的好习惯,他把生活中的灵光闪现都记录在笔记本里,让自己的思想在笔记本的海洋中畅游。对于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孩子而言,缺乏想象力是众矢之的,生活笔记能够很好的让你的孩子发挥想象力。 经验借鉴:在你孩子上学的第一天,送给他(她)一个空白页的笔记本,告诉孩子可以随便写随便画,只要生活中有什么新奇有趣的事情就记录下来。长期下去,孩子在课堂上不能展现的天才会在笔记本中展现。说不定有天你会惊讶孩子竟然是个绘画高手呢。 总之,我们的孩子每一个都是独特而可爱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自然也会千差万别,只要肯于发现并多和孩子沟通,就能找到一种方法弥补模式化的义务制教育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