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卦中心 >> 正文

试析姚雪垠《李自成》的成就及其“历史小说观”的局限

更新时间: 2025-07-03 16:14:50

阅读人数: 138

本文主题: 阅读历史小说李自成

姚雪垠(1910—1999)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由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7月出版;第二卷由中国青年出版社1976年12月出版,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第三卷出版于1981年;第四、第五两卷于1995出齐)是一部结构宏伟、规模浩大的歌颂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小说以明末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与朱明王朝之间的斗争为主线,以明、清之间的民族矛盾,明王朝的内部矛盾等为副线,多侧面多角度地勾画出明末清初波谲云诡的社会情势及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画面。小说也是一曲响遏行云的农民起义的英雄赞歌,作者形象而细腻地叙述了农民起义军从起义、受挫到发展、壮大,直到最后失败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既歌颂了他们的历史功勋,也写出了他们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无论就其思想成就还是就其艺术成就而言都是过去的历史小说所难以企及的。《李自成》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构成丰富多彩、个性突出的形象群体,这在当代小说的创作中无疑也是一大创举。李自成是小说刻画得最为动人的一个人物,是一个集中了许多优秀品质和才于的农民英雄。尤其是通过南原大战、商洛整军、谷城相会、洛阳攻坚等故事的叙述,成功地塑造了李自成坚定顽强、英勇机智的政治家、战略家的性格、气质和风度。同时小说还通过义送郝摇旗、挥泪斩鸿恩等细节写出了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人道情怀。另外,小说也写出了这个农民英雄的弱点和局限,从而使这个人物富有更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更鲜明的个性。小说中的另外一些人物,如祟祯、张献忠等也都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姚雪垠认为:“历史小说应该是历史科学和小说艺术的有机结合,而历史小说家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时必须做到深入历史,跳出历史。不深入历史就不能达到历史科学,不跳出历史就不能完成艺术使命。”(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前言》)。姚雪垠小说的得与失都与他的这种“历史小说观”密切相关。其实,让历史小说来创造历史科学或曰还原历史真相,这是一种奢望,就连历史学家也只能根据历史遗留的一些片断接近历史真相,而不可能恢复历史的原貌。小说家更没有必要代替历史学家行事,他们追求的只是对历史精神的重新发掘和阐释而已。以历史科学的追求为己任只能是自缚手脚,《李自成》有些情节、细节过实过密,叙述过于缓慢拖拉就都与这种追求有关。事实上小说中那些灵气飞动的笔墨就都是跳出历史的结果。另  外,姚氏的所谓历史科学还指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读历史、创作小说, 而这种观点当时却打上了很深的极左政治的印记,致使他小说中的一些农民英雄很像共产领导的农民起义英雄,有些读者就认为“李自成太革命, 高夫人太高,红娘子太红,老神仙太神”,从而使小说的历史真实性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试析姚雪垠《李自成》的成就及其“历史小说观”的局限

我在红楼肝属性

(建了个书友群905428355,喜欢聊聊剧情的可以进群探讨)(新书《神话红楼:从箭术开始修行》发布,仙侠版红楼,欢迎新老读者评阅)红楼世界历史轨迹在明末发生偏移。闯王李自成中流矢而亡,太祖李岩率四王八公夺取京城,建立大夏。数十年后,大夏军纪衰驰,文恬武嬉,满清卷土重来,夺取大夏燕云十六州。后世一个美术老师魂穿贾琮,其父贾赦是个只知吃酒玩小老婆的荒淫昏聩之人。嫡母邢夫人,禀性愚弱,只知奉承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幸得亲母梅姨娘呵护,他方才得以周全。只是梅姨娘身染重病,命在垂危。真真是地狱难度开局啊!幸好,我有熟练度面板!(本书幼苗,求收藏、求推荐票、月票、求追读,喜欢红楼的读者,可以移步烟雨老书《剧透红楼,黛玉心态崩了》)

顾诚明清史大全集(共6册)

《明末农民战争史》: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此时他已奋战十六年;同年四月,李自成败于山海关,清军入关;次年五月,李自成牺牲于湖广九宫山,距离明朝灭亡仅四百天。《南明史》:内斗就要亡国,亡国也要内斗!人性的荒唐莫过于此!《读历史就该这样细读:顾诚明清史文集》:李自成麾下大将李岩其实并不存在?这些看似惊人的观点,背后都是顾诚先生对史料极其小心的抽丝剥茧和极其严谨的推理考证所得。《明前期耕地数新探》《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谈明代的卫籍》等文,更是因其开创性的贡献,在学界具有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

黑米吧

欢迎來到黑米吧指南,我们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日常生活健康知识,涵盖了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是值得信赖的社区。

猜你喜欢